赵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其中翻转课堂以其“先学后教”“归还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和优势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每位小学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本文主要以《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为例,从翻转课堂构建趣味课堂的优势和构建对策两个方面作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比较高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念,这对素质教育的落实,对人文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翻转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的优势
首先,所谓的翻转课堂也被称为“颠倒课堂”,它的重点不是在于“推翻”,而是在与“转”,其主要分为三点,其一是“角色的转换”,是指由以往的“教师好教”变为“学生好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而课堂趣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主地探索,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实施有助于趣味课堂的构建。其二是“教学流程的转变”,是指由以往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探讨合作,这不仅是学生碰撞出思维火花的有力保障,而且还是“欢声笑语”的有利保障,这有利于学生放松自己,这同样也是构建趣味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其三是“教学途径的转变”,翻转课堂主要是依靠“微课”来进行教学,而“微课”的教学时间是5到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这与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相比,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趣味课堂的构建,另外,微课是信息技术的产物,这与传统的以板书来进行教学相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有趣、真实、生动,这同样也有利于趣味课堂的构建。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无论是从学生、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来看都体现了“趣味”的特点,是实现学生兴趣学习,高效学习的保证。
二、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
1.运用“微课”作为课前学习,体现趣味化的自主学习
上文提到过翻转课堂的关键是“微课视频”,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划分为一个个有趣的微课视频,例如:在学习《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相关的“微课视频”,其中可以包括“各种常见花草”的微课视频、包括“怎么爱护花草的动画”的微课视频、包括“保护花草儿歌”的微课视频,等等。然后,分享到班级群或者教学网站上,鼓励学生先根据“微课视频”来进行自学,并且还可以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观看,并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问题的回答,如,你见过哪几种花草呢?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花草的儿歌呢?等等,通过设计这些有趣的微课视频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通俗易懂让学生明白爱护花草的道理,一举多得。
2.利用翻转课堂施行合作教学,体验趣味化的多样学习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他们自学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来进行相互探讨学习。例如:在自学完上述的《花儿草儿真美丽》后,在课上教师可以先将班级的学生每4到6人分成一组,然后让小组成员都来说一说自己学会了什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相互讨论解决那些难题。如果组内依然不能解决,教师就可以鼓励班级的学生来一起进行探讨,与此同时,教师在一旁进行监督和指导,待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和教学的经验来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提问和讲解,以便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趣味,而且还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有助于高效趣味课堂的构建。
3.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总结,深化趣味课堂学习效果
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待每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来制作一个“课后总结”的微课视频,并进行当堂播放,鼓励学生们根据总结内容来进行回想和补充,其中说的好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表扬,说的不对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及时地纠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印象,而且还能活跃课堂的氛围,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趣味课堂的构建。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合作能力,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有利于高效趣味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余文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实现“翻转”[J].中小学校长,2020(5):57-58.
[2]王冠.翻转课堂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趣味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