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男,彭小娟
(1.新加坡欢乐点睛华文教育中心,新加坡 570279;2.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介词在国际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介词“以”的用法,张萍指出“以”是古汉语里的虚词,其介词用法在古代就较为复杂,且延续至今,这对多数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内容〔1〕。目前介词“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刘滔从语表、语义和语用三个角度探讨“以”的用法,对教材中的“以”加以分析,结合HSK语料库分析学生偏误,将偏误原因分为语际和语内偏误,最后提出教学建议〔2〕。王妍探析了虚词“以”的连词和介词用法,并指出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混淆二者,考察了教材中“以”的介连词编排及语料库中留学生的偏误情况,并从教材、教师等角度提出教学建议〔3〕。本文对韩国留学生介词“以”的偏误进行考察,用对比分析和难度等级模式来分析偏误原因并预测偏误难度,尝试给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建议,以期给介词“以”的教学带来启发和借鉴。
本文研究韩国留学生介词“以”的偏误现象,采集的偏误用例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在语料库中,搜索介词“以”偏误用例共64例。根据偏误理论,按照赘余、遗漏、误代和错序对语料进行分类。在此要说明,为了能更加清晰看到“以”的偏误,对其他词语以及语法的偏误已进行了修改。对错误用例进行分类之后,发现占比最大的是替代,占比最小的是错序,各种偏误类型所占比例见表1。
表1 介词“以”偏误类型占比[n(%)]
第一类为赘余,这类偏误占比22%,其中多字占3%、多词占19%。例如:
例[1]*尽管现在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因饥饿而死去,但是我不同意{CD以}使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产量。
例[2]*从那天起到现在我的心里一直不舒服,又不敢给你们打个电话,现在时间长了更不好说了,所以在此{CD以}借信向两位表示歉意,爸爸、妈妈能原谅我吗?
例[3]*所以总而〔D以〕言之,吸烟损害了你自己的身体。
例[4]*我们要改善这些情况,不然的话流行歌手们会得到荣耀和钱,有实力的歌手们只能够满足〔D以〕他们的生活,这是很不公平的。
赘余为不该用“以”时多加了“以”的情况,例[1][2]都是多词。例[1][2]中“以”都表示“凭借”,例[1]中“以”的前后是因果关系,介词“让”有表示结果的意思。例[2]中“借”有凭借之意,所以都不需要加“以”。例[3][4]是多字,“总而言之”是来自古语,现代为固定搭配,不需要多加字,例[4]中“以”是介词,而满足是动词,后直接跟宾语,也不需要加介词“以”。
第二类为遗漏,这类偏误占比47%,全是缺词。例如:
例[5]*在产业革命之前,所有的地方都{CQ以}农业为主维持生活。
例[6]*对我来说,不太喜欢流行歌曲,是因为目前的流行歌曲一般都是{CQ以}年轻人为主。
例[7]*我觉得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因长辈和晚辈之间互相没有想理解的心而造成的这个代沟问题,我们互相要{CQ以}理解双方的心来对待长辈或是晚辈。
遗漏为该使用“以”时,却没有用。例[5][6]的“以”和“为”组成固定搭配“以……为……”,意为“把……看作……”。例[7]中“以”表示“用”的意思,“以”和“来”组成固定搭配“以……来……”,表示凭借之意。
第三类为误代,这类偏误占比29%,其中错字6%、错词20%、别字3%。关于错字用例如下:
例[8]*我们不应该让自己的国家成为青少年吸烟者最多的国家,也要多加注意以〔C〕防因烟头发生火灾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例[9]*以〔C〕我的父亲和我的关系来说,从小时候到现在经历过几次变化。
例[10]*韩国也是一年一度,以〔C〕愿意帮助的人为主,参加一些“帮助挨饿民族活动”。
关于别字用例如下:
例[11]*因个人利益以〔B一〕更好地享受比如:为自己的健康吃好的,而别人死不死都不管的态度是不道德、非正义的。
例[12]*那么,在许多变化当中,我在这里以〔B已〕所要的题目来记下我的意见来吧。
关于错词用例如下:
例[14]*我个人认为喜欢不喜欢流行歌曲是个人的爱好,所以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爱好,不要以{CC为}自己的爱好为中心,妨碍别人的爱好。
例[15]*因为经常以{CC由}自已的方式、态度和观念来看子女,所以孩子跟父母不一样就批评他们。
例[16]*还有我们能以{CC从}别的方式来获得我们的身体健康。举个例子说,每天早起早睡、每天做点运动、节制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
误代为该用“以”时却用了其他词或字来替代,可分为错字、别字和错词。错字偏误,例[8][9][10]均为书写错误。别字偏误,例[11][13]把“以”写成了容易写的“一”,说明对“以”字的练习不够,例[12]把“以”写成了形近字“已”,说明对“以”的近音字没有进行辨析。错词偏误,例[14]把“以”写成“为”,“以……为……”是固定搭配,表示“凭借”之意,没有“为……为……”的搭配。例[15]将“以”和“由”混淆,“由”强调某件事的负责者是谁,目的性强,而这句话此处缺乏表示“用”“凭借”之一的介词,加之后面有“为”,所以用“以” 恰当。例[16]将“以”和“从”混淆,“以别的方式”和“从别的方面”是两个不同的搭配,在这里被混为一谈。
第四类为错序{CJX},这类偏误占比2%。例如:
例[17]*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改变了,以{CJX}旧社会的观念不能对待新一代。那么,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错序表示位置不当。介词“以”要放在否定词之后,可改为“不能以旧社会的观念对待新一代”。
语言学家拉多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在接触外语时,凡跟学习者母语相同的要素,他们就觉得简单,而和他们的母语不同的地方,学起来就很困难〔4〕。以此理论为基础,刘珣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中的相关语言点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难点”〔5〕。通过考察相关论文,我们发现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例如李明月发现日本留学生使用数量词时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经常出现一些偏误。如:“一本报纸”“一枚报纸”〔6〕。为了验证母语负迁移对学生习得介词“以”的相关句式的影响,以语料库中出现偏误最多的韩国为例,其偏误数量占到总偏误的39%。我们对吕叔湘编写的介词“以”相关四种句式与韩语的相关四种句式进行了对比〔7〕。
1.以……+动
句式a表示凭借;用;拿。
例[18]汉语:以我的观点来看,汉语不难学。
韩语:내 관점 으로 볼 때 중국어를 배우기 어렵지 않다.
词译:我 观点 以 来 看 汉语 学习 不 难
例[19]汉语:以现在的情况而言,他是个好人。
韩语:현재 상황 으로 볼 때 그는 좋은 사람이다.
词译:现在 情况 以 而 言 他 好的 人 是
例[20]汉语:我在以彩色铅笔画画。
韩语:나는 색연필을 가지고 그림을 그리고 있었다
词译: 我 彩色铅笔 用/以 画画
句式b表示方式;按照;根据。
例[21]汉语:每个班以十个人来计算。
韩语: 각 반은 열 명 으로 계산한다.
词译:每个 班 十 名 以 算
例[22]汉语:姐姐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减肥。
韩语:언니는 엄격한 기준 으로 다이어트를 하라고 한다.
词译: 姐姐 严格的 标准 以 减肥 要求
句式c表示原因,因为,由于。后面有时用而呼应。
例[23]汉语:她以有这样的成绩而自豪。
韩语:그녀는 이러한 성과를 자랑스럽게 여긴다.
词译: 她 这样的 成绩 自豪地 认为
例[24]汉语:我们以有这样的老板而感到高兴。
韩语:우리는 이런 사장님이 계셔서 기쁩니다.
词译: 我们 这样的 老板 有 高兴
例[25]汉语:以3:2的战况输给了对方。
韩语:3:2의 전황 때문에 상대에게 지다.
词译:3:2的 战况 因为/以 对方给 输了
例[26]汉语:以不利的形势失去了领土。
韩语:불리한 형세 때문에 영토를 잃다.
词译:不利的 形势 因为/以 领土 失去了
2.动+以……
句式d“动+以……”。动词限于“给予”一类意义的。(用“以”书面语色彩浓)
例[27]汉语:这次考试给我以极大的打击。
韩语:이번 시험은 나에게 큰 타격을 주었다.
词译:这次 考试 我给 大的 打击 给了
例[28]汉语:南方供给北方以大量物资。
韩语:남방은 북방에(게) 대량의 물자를 공급한다
词译: 南方 北方给 大量的 物资 供给
经过两种语言对比之后,可以发现,中韩语言与介词“以”相关的语句初步差异主要体现在语序不同。为了进一步考察韩国留学生对4种句式的语序习得情况,我们利用普拉克特提出的难度等级模式对几种句式的语序习得难度进行分析。在难度等级模式中,将难度分为零级到五级,级数与难度系数成正比,级数越高难度越大。(1)零级:指两种语言的相同成分。如汉语里的“香蕉”与韩语的“바나나”、汉语里的“公园”与韩语里的“공원”,含义相等。(2)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项,在第二语言中合成了一项。如韩语里的“姐姐”,性别不同叫法不同,男生叫姐姐为“누나”,女生叫姐姐为“언니”。而汉语里则没有这样的规定,都叫“姐姐”。(3)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在第二语言中没有的项目。如在韩语中,元音之后除了跟n〔n〕 ng〔ŋ〕这两个辅音外,还可跟〔k〕〔t〕〔p〕等辅音,而汉语普通话辅音中只有n〔n〕 ng〔ŋ〕这两个鼻音可以跟元音,其他不可以。(4)三级:第一语言中的语言项目在第二语言中有对应项,但其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都有差异。如韩语和汉语都有辅音z、c、s,但韩语发音与汉语的发音稍有不同。(5)四级:第二语言中的某个项目,在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项目。如韩语中没有声调,而汉语中有声调,这对学习者来说是学习的难点。(6)五级:第一语言中的语言项目在第二语言中分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如韩语里的“个”只可作名量词,而汉语里的“个”既是名量词也作度量衡词。
根据普拉克特提出的难度等级理论,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在韩语里没有和介词“以”相对应的词,如例[23][24],这符合难度等级四。韩语助词“으로”,一般放在名词后,表示“利用……”,有时也可表汉语里“以”的意思,如例[18][19]和例[21][22]。同样,韩语助词“에게”,一般放在名词后,表示“给”,也可表汉语介词“以”的意思,如例[27][28]。韩语里有表示“用”的介词“을 가지고”,翻译成汉语有时也可为“以”,如例[20]。此外,韩语里“때문에”可表原因,用在不好的因果关系中,有时也可译作汉语里“以”,如例[25][26]。上述例句均符合难度等级五,即在韩语里表一个意思的词,到了汉语中可分成多个意思。通过对比中韩这4个句式,首先我们发现韩语词译里没有出现“以”的类似成分,学生学习的时候容易遗漏,符合难度等级序列四。其次,我们发现例[18]~例[22]、例[25]~例[28]都符合难度等级五的描述,所以学生还容易出现误用。为了测试难度等级的合理性,我们对韩语介词“以”四类偏误进行了统计,发现遗漏占韩语总偏误的42%,误用占总偏误的45%,这也证明了难度等级可以预测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此外,要指出的一点是,作为三级难度的语序差异没有构成学生学习的难点,是因为介词“以”在中高级阶段学习,学生已基本克服了语序带来的干扰。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不仅受到母语的影响,还受到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罗仁杰提到韩语留学生在学习离合词的重叠时,经常用一般动词的重叠形式ABAB或AAB式来代替动宾式离合词VVO,V不VO,V了VO的重叠形式,如会出现“我喜欢在家上网上网”“快来帮忙帮忙”这些偏误;把普通动词加助词套在动宾式离合词上,则出现了“生着气”“散着步”等偏误〔8〕。同样,留学生在学习介词“以”的相关句式时,受到目的语规则泛化的影响产生诸多偏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词“以”和动词“用”相混淆
在统计留学生的替代偏误中,最多的偏误是将“以”和“用”相混淆。因为“以”和“用”都有表示“凭借”之意,然而二者在具体用法上有差异。首先,“以”和“用”的词性不同。“以”是介词,而“用”是动词。其次,在表示凭借意之时,两个词的组合形式不同。介词“以”通常跟“为”组成“以……为”的结构,如“以协议为前提,我们才能合作”。而“用”则通常后面跟“以”,其形式为“用+以+动词”,如“大力宣传爱护花草树木,用以保护我们的环境”。留学生未对“用”和“以”的词性以及固定的搭配进行详尽的区分,导致出现了偏误。
2.介词“以”和介词“对”“从”混淆
除了上述混淆外,将“对”“从”和“以”混淆也是占比较多的偏误。“对”和“以”混淆,如“*对我家庭的情况来看,我和我的母亲之间的代沟问题其实是不太大的问题”。“从”和“以”混淆,如“*从别的方式来获得我们的身体健康”。“以”“从”和“对”都是介词,在句法中的位置相同,这易导致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混淆。然而,这三者的意思不同,固定搭配也不同。在表示凭借时,介词“对”经常以“对……来说”表示从某人的观点看,一般指人。介词“从”可与“从……出发”组合。而介词“以”和“以……来看/以……来”组合。所以,两个偏误例句可改为“以我的家庭情况来看……”“以别的方式来获得……”。由此可看出,留学生未掌握几个介词之间的区别,导致了混淆偏误。
赵永新指出“如果教师有一定的对比语言学知识和修养,把握汉外语言的相同点、相似点就能预言、解释、改正并消除学生由于母语干扰而出现的错误”〔9〕。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做好汉外对比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同样,在介词“以”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对比日韩语序和汉语语序的差异,减少学生在语序方面的偏误。此外,根据我们对比中韩4种介词“以”的相关例句,预测和证实了韩国留学生的遗漏和误用偏误较多。教师也可根据此方法对比汉语和其他语言中的“以”的偏误情况,来预测教学难点和重点。
根据对语料库中留学生“以”的偏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留学生在学习该词时会受到汉语其他词的影响。比如将介词“以”和动词“用”相混淆。而在语料库中,我们也总结出了几类相混淆的词组:介词“以”和动词“用”、“拿”相混淆;介词“以”和介词“从”“把”相混淆;介词“以”和连词“而”以及副词“在”相混淆。熟知这些学生易混淆的词组,做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会减少目的语对学习的干扰。
在偏误分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错别字占了误用的29%。韩国作为汉字文化圈的国家,由于受到汉字历史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比非汉字圈更加严重的书写偏误。因此,教师在教“以”时,更不能忽视汉字文化圈的书写情况。从具体的错别字来看,部分学生把“以”写成“已”,这反映了学生对“以”的记忆不牢固。此外,还将“以”写成“易”和“一”,反映了学生对声调的掌握不当导致出现书写偏误。为此,教师要结合声调教学,重视“以”字的笔顺练习,同时对学生的偏误进行及时恰当的纠正。
综上所述,作为虚词的介词一直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在最开始学习时,受到母语的影响,容易产生与母语相关的偏误。而在学习的中级阶段又受制于汉语内部的规则,易出现同音词或同义词的混淆以及一直伴随的书写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难度等级对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进行比对,预测学生的偏误情况,准确把握教学方向,科学教学。此外还要对汉语的同义词和同音词进行有效的辨析。最后要关注学生的书写问题。书写教学如同语音教学,教师在一开始做好纠字正字工作,会为日后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汉语学习是难是易,主要看教师如何教和学生怎么学。教师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学生的介词学习便更容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