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沄
从一份调查报告谈起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一时间,该政策迅速引发了相关各方的热议。
就此,《中国教育报》于近期针对“教育培训”话题做了一份市场调查,目前已经有将近7万人参与。首先,参与调查者的子女小学学段(52%)和初中学段(23%),总人数达到75%。这凸显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家长,尤其是中小学学段家长对教培话题的关心和焦虑。其次,在“有没有报校外培训班”的选项中,“有”(85%)和“准备报”(3%)的合计达88%。这可以视为绝大多数家长和子女都参与了校外培训,既体现了教培市场的所谓“刚需”,也体现了子女教育“内卷化”的严重程度。打蛇打七寸,中央此次出台的“双减”政策确实击中了“内卷”的命门。再次,在“如何安排孩子暑假生活”的选项中,与教培相关的活动合计达到44%。现实中,无论线上线下,利用寒暑假期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充电成为很多家长的不二选择。最后,在“报什么类型校外培训班”选项中,与学科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课程比例达到54%。各级各类学科培训依然是大多数家长的首选。
由此报告不难看出,教育的内卷化已经几近疯狂。家长、孩子、学校在这个疯狂旋转的陀螺里已经精疲力竭,不可持续,不可长久。基于此,从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双减”政策绝对是好事;从百姓的安身立命来看,“双减”政策也非常必要。比如,减负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在某些方面学生的负担反而越来越重。不仅孩子负担重,家长负担更重。陪读、陪写作业、判作业、参与各种活动,还要搭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近乎癫狂的教育内卷不冷却下来,势必压得家长喘不过气来。
家长在想什么
作为家长,我和其他家长一样也很关心教育政策的走向,也会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就参与到教育“内卷化”中,在“双减”政策的大潮中,抚卷反思,家长有两种基本心理。
“补差”代偿心理。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家长认为学校授课水平不够,那么家长就会考虑通过校外购买教育服务的方式来给孩子“补差”。所谓“补差代偿”就是花钱买心理平衡或安慰,反正钱给孩子花了,家长对得起孩子了,学好学坏以后孩子埋怨不着家长。事实上,于此问题,家长往往会有一个误区。学校内学不好的学生,单纯靠校外补课效果不大;只有家长真正重视起来,严格管教帮扶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校内校外学习才会有真正的起色,否则事倍功半,徒劳无功。这种补差代偿往往建立在孩子学习确实不理想的情况下,但倘若孩子学习尚可,只是不够优秀或家长判断只是阶段性不行(男孩淘气,女孩贪玩),那么家长就会自然过渡到下一种(“提高”培优)心理。
“提高”培优心理。补差代偿和提高培优是相辅相成的,是相同目标的不同阶段。相同目标是指无论“补差”还是“提高”,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跟上“大部队”,甚至成为领头的狮子王,只不过在孩子能力不足的时候不得不临时性地降低心理预期。试想,天下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之龙凤!如果补差代偿是初级阶段,那么提高培优就是家长心理焦虑的根本:优秀才有好未来。在两种心理的共同驱动下,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不能倒在中途”“不能躺平在终点线”“未来社会精英”等广告词的诱导下,家长一定会把孩子们驱赶到教培机构,接受再教育,从而获得可能的“竞争优势”,妥妥地赢取未来。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无论其智商还是能力,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普通人。现实是,把那么一大群普通人驱赶到所谓的精英成长的轨道上,他们可能依然是普通人,除了挤得头破血流外,孩子们获得了什么?换言之,什么才是孩子们未来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
现在,“双减”政策来了。有些家长又开始逆向忧虑起来。还是《中国教育报》的调查,在“如何看待当前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选项中,有26%的家长认为培训机构“扰乱教育生态,助长应试之风,加重孩子负担”;有另外16%的家长认为培训机构补习后“孩子成绩不理想,还需要额外补习”。家长既需要让孩子学习成绩上台阶,又痛恨培训机构的多种弊端,对“砸钱”搞教育可谓是爱恨交织。以前是“大家都上,我也得上”的焦虑,现在是“大家都不上,我们也不上”后的逆向忧虑。忧虑什么?当然还是孩子的成绩和与之相关的中高考。由此,就产生了家长们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对学校教育的诉求。
家长的诉求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学校和教师首先深入研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强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我们还希望学校能够强化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集体备课质量,打造优质教师团队,实现校内、区域内资源共享。
我们更希望学校落实好“减负”工作,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有效性研究,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精细作业分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真正将知识习得内化为能力的提升。
我们更希望孩子遇到好老师,能够在人格塑造、人品打造、情商达成等方面对孩子有积极正面的推动,毕竟教师对孩子人格的影响相当巨大;同时,学校和教师还能够对各层次学生学习有适度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发展档案,尽可能解决“吃不饱”“吃不下”等问题。当然,如有可能,可以考虑扎实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尝试利用网络平台打造具有公益性且个性化的教育空间。
找准着力点
我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基于社会观察、兴趣爱好和社交情商可能是拉开优势的本源。换言之,竞争优势不仅在于某一阶段的成绩,更在于学习成绩之外的综合能力,比如沟通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组织合作能力等诸多方面。而这种综合能力不是靠校内校外刷题就能培养出来的。“双减”政策的发力可以浇灭“内卷”之火,也可以慢慢改变人们对于人才和未来的重新认知与定位。教育需要回归本源,家庭和孩子同样也需要回归基于“人”的屬性。毕竟人生道路很长,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只看一时,更要看长远些。因此,作为家长,我对孩子未来人生的要求:自食其力,健康快乐。
(责编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