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强
摘 要:美术知识那丰富的形象走进数学教案,对数学教案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美术的渗透让数学课堂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得到的效果就是老师乐教、学生乐学,让数学教案事半功倍,增强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案;美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正文:
新课标赋予了我们现在初中几何教学更多的活力。在数学教案中,挖掘教案的有利因素,寻找数学与美术的融汇点,则会有效地提高数学教案的质量。学生是课堂学习里的主人,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其饶有兴趣,充满好奇。在实际数学几何课堂里,合理运用美术手段,发挥美术教育活动直观的表现作用,会让学生对数学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数学学科本身的一些特点,可以使抽象地数学问题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使枯燥的几何内容变得生动又很有趣,推动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乐于分析,主动建构几何知识。
一、彩图应用展示,感知生动数学
一般学生都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视觉上就会有一些冲击,如果在他们面前摆一张黑白的图片和一张彩色的图片,他们会比较喜欢看彩色的,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案中,应多用一些生动鲜艳的画面或图案。心理学里认识规律是:1。感知——2。表象——3。概念。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直观、鲜艳、生动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初中几何教学的第一节课里,就是通过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感觉图形世界丰富多彩。让他们在课堂内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就要用图画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并且无需对具体定义有深刻理解,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考验学生的图形化认知,增强他们的美感意识。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我结合PPT图画让学生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并在黑板上画出形状。并鼓励他们能用白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某些特征。从而进一步教他们认识点、线、面、体,让孩子们初步感受点、线、体之间的关系。以形象直观地图画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这个抽象的过程,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抽象判別能力。从生活中的各种画面里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几何的热情。在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里,更进一步的认识点、线、面、体这几个概念。然后就能很好的区分立体图形和平图形,学习热情得到激发。
二、妙笔用来生花,描绘彩色数学。
初中生对涂涂画画有一种好感,美术的地位在学生的心中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教师要抓住孩子的这一天性,将它运用到数学教案中来。例如在教案人教版初中数学二年级上册有一题,题目如下: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哪个?然后给出了A,B,C,D四个图案分别是华为公司的LOGO商标、甲骨文的图案、北京现代的图案标志、由两条鱼和一个企鹅形成的图案,题目一出,同学们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们对这些组合图案很感兴趣,也很想动手画一画。所以,我在课后没有布置其他的作业,就让学生利用圆规等工具画一画跟圆有关的图案,可以参考课本中的图案来画,也可以发挥自己地想象画。说实在话,学生要画出这些图案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在仔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的把他们画下来,需要孩子们耐心的观察,仔细的构图。这种数学知识与美术结合的练习,学生既有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准确的掌握知识。
三、心灵方能手巧,具象完美数学。
美术在初中数学教案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地,手工制作是美术的一部分,把手工制作带进数学课堂并不表示用数学课来做手工,这里讲的是数学课上动手操作的部分或者是在课前课后完成的部分,这样的方式让数学的学习更加具象化。在数学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现在都有学具袋,袋子里面装了许多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学具。这给我们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多方便,学生也很喜欢里面的东西,乐意动手去操作。特别是在学习各种图形以后,可以让学生剪一剪简单的几何图形,也可以在上面着色,或者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拼一拼,拼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图案。在“观察物体”中,是观察用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这里就要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把更多的研究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探索。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實践,新的几何知识在学生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就极其深刻。美术在小学数学教案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
数学美育思想在数学练习中的渗透巧用,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灵活的处理,仔细的思考,然后巧妙设计,将美术与数学有机的整合,明白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高于我们的生活。这样在数学课堂里,美术得到实在的运用结合数形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课堂里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美术之间的美妙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快乐中培养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相信这样的几何课堂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别具一番风味。
参考文献:
【1】《新教材完全解读》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7.
【2】《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