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为主导的“Hello护理会诊”APP的设计与应用

2021-10-29 02:40:34王思思万文林张红梅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疑难界面专家

王思思 钟 威 万文林 朱 婵 张红梅

护理会诊是对病情危重或存在跨专科护理问题的患者,通过寻求其他专科护士的指导或讨论,研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护理方案的一种方法[1]。随着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发展,护理会诊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2-5]。通过护理会诊能有效解决临床上疑难和重症患者的护理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韩媛等[6]指出临床护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医院信息化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护士作为护理信息学专家可在移动健康APP的支持和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7-8]。目前,大多数护理会诊需通过书面申请,存在书写繁琐,申请单容易丢失,质量控制困难,缺乏持续的追踪等问题。且随着多学科交叉联合的快速发展,院区内会诊需求量日益增多,鉴于此,我们开发设计了以护士为主导的“Hello护理会诊”APP,并将其应用于院内护理会诊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年门急诊量约30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达到25.7万人次,医院于 2017 年成立了护理信息学组、压力性损伤护理学组、糖尿病护理学组、静脉治疗护理学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组等共计22个护理专科学组。每个护理专科小组根据院内护理会诊需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护理会诊专家,由护理部统一协调支配。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7月的笔者所在医院需护理会诊的22例疑难危重病例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3-6月22例疑难危重病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9~92岁,会诊原因为压力性损伤组8例,静脉治疗组6例, 糖尿病组8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22~89岁,压力性损伤造口组5例,静脉治疗组8例,糖尿病组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会诊模式。对于有疑难护理问题的患者,由责任护士提出护理会诊申请,病区护士长上报科护士长,填写会诊申请单报送护理部,护理部与相关护理学组组长沟通后,确定会诊专家或专家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急会诊半小时内、疑难危重病例会诊4 h内、普通会诊24 h内完成。会诊地点一般设在患者所在的病区,由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主持,特殊会诊由科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主持,责任护士做记录。会诊护理专家查看患者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会诊单中填写会诊意见。责任护士将会诊意见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注明专家会诊意见。申请会诊病区落实会诊意见,观察效果并记录。观察组采用“Hello护理会诊”APP进行院内护理会诊。具体如下。

1.2.1 组建设计小组

医院护士研究小组于2020年1月开始开发设计 “Hello护理会诊”APP,于2021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本研究以河南省某三甲综合性教学医院为研究单位组建设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护理信息学专职工程师,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管理者,4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护士。

1.2.2 APP的设计

基于Peter Given模型[9]设计护士为主导的“Hello护理会诊”APP,主要理论支持参考临床护士专家的发展趋势[10-11]、O2O外卖平台商业模式以及谷歌地图的位置导航功能[12]。小组成员在总结临床上常规护理会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自评与互评的方式完成APP设计形成最终“Hello护理会诊”APP V1.0版本(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0SR1215606)。

1.2.3 APP的功能模块

APP的功能模块包括创建会诊患者信息、选择会诊专家、专家接受并实施会诊等,APP首页最下方的4个图标代表不同功能模块,分别是信息创建、会诊专家、会诊提醒、会诊记录存储。

1.2.3.1 创建会诊患者信息

患者所在科室的责任护士向护士长报告需会诊患者的情况,经护士长同意后,责任护士申请护理会诊。点击APP进入初始界面(图1),点击“预定会诊”按钮,进入创建患者信息界面(图2)。录入患者姓名、主要症状、会诊类型,并可以通过摄像功能记录患者实时状况,点击“提交”按钮,将会诊申请发送至护理信息团队进行审查。

图1 初始界面

图2 创建患者信息界面

1.2.3.2 选择会诊专家

护理信息团队管理人员收到会诊申请后,根据患者会诊需求,通过会诊分组界面匹配相应的会诊专家。会诊分组界面有护理会诊小组选项。每个会诊小组有对应的护理专家名单供选择。列表中当前值班专家姓名以绿色显示,不值班的专家以灰色显示。选择专家后,界面可显示该专家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职务、科室、工作年限、专业资格等(图3)。选定专家后提交至下一流程。

图3 选择会诊专家的界面

1.2.3.3 专家接受并实施会诊

护理会诊专家打开APP,等待会诊界面(图4)会出现等待会诊患者人数的提示。点击界面下方钟表图标会出现患者会诊清单。清单中等待会诊的患者显示为红色,已会诊且下一次要继续会诊的患者显示为灰色。专家单击红色标记的患者, 系统会显示患者的相关信息。护理会诊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做出初步判断,并准备会诊材料。该APP还具有院内导航功能,当专家单击患者右边的地图图标时,系统将自动跳转到导航页面进行实时院内导航,此功能可帮助专家准确、快速到达患者所处的位置。接诊患者时,会诊专家需要再次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认无误后实施会诊及相应的护理干预。

图4 专家接受会诊的界面

1.2.3.4 会诊记录

点击下方小药箱图标进入会诊记录界面(图5)。该界面有4项功能。(1)会诊专家点击“治疗信息”时,界面会显示患者治疗的相关信息和历史会诊记录。(2)会诊专家完成本次会诊后,点击“记录”按钮,可采用多种方式记录本次会诊情况,包括文本输入、语音记录、视频录制等。(3)点击“存储”可将治疗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到数据库。(4)若患者后续有进一步会诊需求,专家可点击“预订”按钮,为患者预约下一次会诊治疗。

图5 会诊情况记录界面

1.3 评价指标

(1)比较2组疑难危重患者的平均护理会诊时间。会诊时间指从护士递交会诊申请至专家完成会诊的时间。(2) 患者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会诊的满意度。于会诊结束时,采用医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问卷的Cronbach′s α 0.85,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为5分,总分100分。95分及以上为满意,80~94分为一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会诊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会诊时间为(54.32±12.1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9.32±49.58)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8,P<0.001)。

2.2 2组患者对会诊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会诊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3 讨论

随着护理实践范畴的多样化拓展、互联网+护理的逐步推广运用,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深入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是新时代护理人的目标[13]。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护患群体对高效率、高质量护理的需求,护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安全及患者满意度的趋势[14]。

“Hello护理会诊”APP通过网络建立护理会诊平台,临床护士使用该APP提交会诊请求,护士点击“预定会诊”按钮,快速创建患者会诊信息。同时,可以通过摄像功能记录患者实时状况,避免了书写繁琐,申请单容易丢失的问题。护理专家使用该APP一键接受会诊信息,同时护理会诊结束后在APP中可以采用语音、文字录入功能及时做好记录会诊,节约了手写会诊记录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护理会诊工作效率,节约了会诊工作时间。同时,在APP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提升了护士主动应用信息软件开发的思维,进一步促进护理信息学在临床的应用。手机“Hello护理会诊”APP的应用,不仅简化了传统模式的护理会诊流程,并且APP嵌入的院内位置导航功能,快速定位患者位置,避免了院区建筑物多、病区复杂等外部环境对会诊时间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手机APP使用的便捷性,使护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患者护理会诊记录,从而实现多学科合作,高效、连续和动态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会诊的满意度。本研究由于科研成本及人力资源有限,“Hello护理会诊”APP目前仅适用于 Android 系统手机。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定期根据用户使用反馈进行调研,及时对APP功能进行优化升级,同时开发适用于IOS系统的应用程序,下一步将尝试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综上所述,以护士为主导的“Hello护理会诊”APP的软件设计应用激发了护士主动应用信息软件开发的思维。护理会诊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护理会诊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疑难界面专家
致谢审稿专家
计算机应用(2022年2期)2022-03-01 12:35:06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2:02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请叫我专家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新闻传播(2015年11期)2015-07-18 1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