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金良
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印发《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相继出台了多个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的相关文件通知和指导意见,并在2013年编制了《上海市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根据文件精神,我们以课堂为渠道,各校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进行扎实实施与探索。安全重于泰山,建设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既体现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主旨,又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
1.课程内容丰富但缺少系统建构
《通知》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出台的《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对中小学安全教育的专题与内容进行了明确,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向。但由于教育内容多、范围广,落实途径多样,学校难以进行系统化的建构与落实,部分学校虽然进行了常态化的教学,但规范化不够,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也不强,已有的活动较为关注安全知识传授,学生的切身体验不够[1],丰富内容和落实现状对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整体建构提出了要求,从课程视角系统化地落实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必然。
除此之外,支持课程实施的资源较为缺乏,没有进行系统、整体的开发,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其他平台,与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匹配程度较差,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2.任课教师众多但专业知识不足
系统化落实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是关键。建设完成的课程需要落实,教师是关键。目前学校中进行安全教育的教师以班主任为主,专职教师较少,他们掌握的安全知识不够专业,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也较少,不少教师的教学活动依据要求和教材照本宣科,或直接从网络下载相关资料,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更谈不上系统落实。从区域学校与现实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需要专业支持,也需要学校与教师形成共同体。
1.常规安全教育落实为课程开发提供基础
安全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实践活动和学科中进行了多样的安全教育。部分学校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主题和内容,形成了可借鉴的实施方法和途径,也涌现出了对安全教育有着深刻理解并具备一定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为区域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区域课程研究成果为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上海市金山区在“项目驱动,推进区域拓展型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集体开发,区域共享的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丰富的经验。研究成果被应用到研究型课程和其他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可为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区域建设提供借鉴。
3. 区域校本课程网为课程共享提供平台
金山区在两类课程共建过程中,搭建了区域校本课程网作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平台,前后历经三次改版,满足了课程开发、实施与共享的需要,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专业的支持。区域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也需要继续依托网络与信息技术进行共建共享。
我们在对公共安全课程建设现实和发展基础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两类课程共建共享的路径与经验,厘清公共安全教育时代背景和课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之后,对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路径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见图1)。
图1 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建设路径
首先组建了课程研究与开发团队,进入课程的规划与架构阶段,形成了区域课程实施纲要,在对文件和教材全面梳理之后,依据学生的特点,系统安排了各年级公共安全学习内容,课时安排及相应的实施方法与途径。随后在区教研室的引领下,在试点学校的支持下,进入课程共建共享阶段,通过反复修改与完善形成规范的课程设计要求,通过案例征集等活动,完成了学习内容的活动设计及配套课程资源的建设。最后在对共建的课程进行评价、评比中进行改进与完善,借助区校本课程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实现课程资源的全覆盖与全共享。
区域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路径可以总结归纳为三个“一”:一是找准一个支点,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二是构建一条路径,即“公共安全教育计划—公共安全教育体验教室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路径,帮助教师有目的地实施公共安全教育,使公共安全教育落地;三是采用一个策略,用“以评促建”的策略,推进区域内学校重视公共安全教育,给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
在课程研究与开发路径确定之后,区域围绕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课程评价进行了设计,在课程实践中持续地调整与完善。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课程价值的集中体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出台的《关于本市实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公共安全教育需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防护意识,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识险避险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公共安全行为习惯,《指南》中公共安全教育的核心目标与《意见》一致,都从学生发展视角出发进行了高位和整体的明确,但目标的落实需要从具体的年级和内容出发进行梳理与细化。
区域从公共安全教育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基本特点出发,对照核心目标对每一个学习内容制订了相应的具体目标,对同一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形成了阶梯式的目标要求,体现出螺旋上升、持续发展的特点,如“鼻出血的处理方法”,一年级的学习目标是“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在学校鼻出血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告诉老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鼻出血的简单处理方法”;三年级的学习目标是“了解鼻出血的原因和简单处理方法,掌握鼻出血的简单处理方法,了解鼻出血的预防方法。”不同学习阶段目标具有递进性与发展性。
在对课程目标进行梳理、整合与细化的基础上,区域对原有分散的教育主题、内容进行了梳理,对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强调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
1.四大学习内容模块的整体建设
根据《指南》要求,为使学生能在小学阶段系统化地接受公共安全教育,达到“识险、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在实施公共安全教育过程中达到相应的要求,区域对《指南》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了一至五年级学生“在学校”“在路上”“在社区”“在家里”四个学习模块共69项学习内容,对学习内容进行统一规范的设计,形成全方位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的安排既考虑到了各年级课时要求,又考虑到学习内容的螺旋上升,同时也考虑了地域和学校特点,如一年级“在路上”就设置了常见的报警求救方法、安全行走、安全乘车、注意水边的危险、远离无证小摊贩五项学习内容。四年级在安全乘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补充了放学立即回家、安全乘电梯、注意雷电大风、不要轻信陌生人、机智摆脱坏人、施工现场隐患多等内容。内容上既体现出了连续性,也及时补充和重组安全内容。
2.匹配课程内容的在线资源建设
除了对课程模块和内容进行整体梳理与重组之外,区域还围绕课程内容进行了优秀活动设计征集、安全教育精品课程征集等活动。区域学校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形成了与课程内容匹配的课程资源200多份,精品活动与课堂录像22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建设,保证了课程能够在学校落实,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开展。
在共建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与资源按照“专题方案”“活动设计”“课程资源”“活动介绍”四个组成部分进行整理并上传至课程网,如在“专题方案”栏目下有学校的课程方案和计划、课程内容结构图、课程内容序列等;“活动设计”栏目则将每一个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呈现,也包括学校安全体验教室活动设计等,将平面的课程内容以全面、立体的方式呈现,方便学校和教师随时查阅与下载。
《意见》明确了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实施。区域从《指南》出发,对课程的落实途径进行梳理,形成了“一主多翼”的实施方法。
1.设立重点主要落实课时
区域依据《指南》要求,对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落实时间进行了规定,要求每个学校的一年级和四年级必须实施区域共建共享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每个学期至少安排8个课时,以专题教育为课程实施的主要落实课时,区域很多学校从一到五年级系统化实施公共安全教育课程,让安全从小就在学生心中扎下根,并在持续的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与意识。
2.借助典型课程专题落实
除了规定安全教育的课时,区域还从与安全联系紧密的学科出发进行专题落实,对学科中与公共安全教育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挖掘了学科教材中隐性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形成了公共安全教育专题落实途径梳理汇总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2]。
如一年级“在路上”模块中的“安全行走”与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上学路上”的要求一致,在具体的实施中依托道德与法治学科予以落实。区域还有学校将安全教育课程与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相结合,比如在低年级主题综合活动课程中设置了“健康自护真安全”主题,设置了“安全标识”“自我防护”“消防安全”“饮食健康”四个活动,既利用了区域共建课程内容,又补充了新的内容,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3.依托多学科渗透落实
小学阶段的学科较多,安全教育内容在不同学科中都有分布,在完成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学科教师结合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强化。区域对小学段《指南》的69项学习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组织学科教师从自身学科出发并对照《指南》进行一一对应梳理。学校在制订课程方案时可以充分借鉴与应用,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实施,便于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科承担的公共安全教育责任。
“安全用电”在很多学科中都有涉及,如四年级的数学、自然、道德与法治及五年级科学技术学科、“消防安全”专题教育,不同学科的教育侧重点有所差异,但都可以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见表1),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安全教育目标的落实。
表1 “安全用电”落实途径梳理汇总
为使各校公共安全教育能够扎实、有效地落实,在对区域公共安全落实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活动方案设计、学生表现等多方面建立了评价体系。
1.指向教师理解的课程设计评价
区域在统一的活动设计基本要素框架,强调规范的基础上,围绕课程基本信息、目标设计、过程设计、活动评价及课程资源形成了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评价量表(见表2),并对评价指标的表现标准进行了细化,强调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同时根据区域课程建设的侧重点,对5个一级指标的所占权重进行了商榷与确定,活动过程设计权重占整个设计的50%,课程资源配置权重占20%,其余三项一级指标均占10%的权重。
表2 区域公共安全教育活动设计评价量表
在评价量表确定之后,区域组织研究团队对学校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了评价,在掌握区域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学校明确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2.指向学生发展的表现性评价
根据《意见》和《指南》要求,区域还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了评价研究,形成了 “在路上”“在学校”“在社区”“在家里”四个模块、37个指标、69项具体学习内容的基本表现标准,研制了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学习表现性评价工具。评价工具包含了学习模块、评价内容及行为表现三个方面。在评价方法上结合常规的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同时增加了家长评价,通过家长参与评价,家校共同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评价等第采用了小学生喜欢的图标“安全帽”来表示,“安全帽”从多到少分别表示安全、较安全、警告、危险。
通过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包括过程性的文字材料、实物作品等,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区域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在持续的实施中调整与完善,伴随课程的迭代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后续的建设中需要进行针对性地研究与解决。
在各部门合力协作下,区域通过各类评比活动,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形成了系统化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资源,但从“文本的课程”到“实践的课程”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已有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活动过程设计不够流畅,学习单的设计使用不够便捷,资源提供不够丰富等,需要课程开发者或者实施教师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不断地优化,充实课程资源,使得网络共享课程能够成为教师得力帮手。除此之外,如何调动教师对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区域与学校需要在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持续不断地参与到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建设中来。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公共安全问题也不断出现。学校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农村学校在夏季应加强“防溺水”,假期独自在家“安全用电”等教育;又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就需要加强学生日常公共卫生的教育,强化“洗手”习惯和技能的学习,学会正确佩戴口罩等学习内容。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不是固定的,应该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地增减,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更新内容框架与具体的组成。
区域公共安全教育课程资源已形成了系统化、序列化,资源丰富且方便使用,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技能,有效地保障了区小学生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在学校持续加强实施的同时,需要综合社会资源和力量,拓宽渠道,延伸管道。区域将与社区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公共场所等进行紧密联系,优势互补。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媒体资源,将课程内容与资源进行加工,利用各种平台进行社会宣传,发挥网络传递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优势,为公共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小手牵大手,共筑安全长城。
区域针对学校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进行了评价,但没有对学生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研究,公共安全教育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养成一定的安全意识,不同的发展目标需要不同的评价方式,还需要对评价标准、手段进行多元性的设计与实施[3],如安全技能的评价可以给定常用的安全防护设备,观察学生能否正确使用,而安全意识则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定。区域将继续依据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评价的整体设计,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而是整体把握课程的实施现状,让学校和学生重视必备安全技能的达成以及生活中安全意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