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学素养的科学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

2021-10-29 09:22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信息

◎ 陈 健

科学阅读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上海市小学自然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对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会从图书、网络等途径查找所需资料”的阅读能力要求。报告建议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教学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动态信息等资源”。[1]在小学自然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阅读活动的开展,并通过系统规范的评价检验科学阅读的效果。有效组织开展科学阅读活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一、科学阅读对提升科学素养的意义

在小学自然学科的学习中,科学阅读是指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的科学内容,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学习活动之一。开展科学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满足科学好奇心

每一个学生对周围未知事物始终充满好奇心,永远具有探索各种自然现象的欲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是每一个科学教师的义务。但是,学生们有各种问题出现的时候,教师不可能随时随刻出现在他们身边。这时,提供学生们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各种科学书籍等图文信息资源,让他们通过阅读获得答案,是满足他们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是自然课程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形成科学观念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在自然课程各个领域的认知内容中有许多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既不能通过观察,又不能通过实验获得。科学阅读则能通过提供科学信息满足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的获得,并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因此,科学阅读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间接经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体系。

(三)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开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科学探究主要以假设与验证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科学阅读则恰好建立在猜想与假设之上,主要价值在于补充获取科学事实以求得验证假设的手段。通过科学阅读,能给予学生许多无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历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活动中以他们的能力不可逾越的障碍。科学阅读与科学探究互补,促成学生深入开展科学学习,并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

(四)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尊重实证、批判地思考、灵活性以及对变化世界敏感五项内容。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科学态度的过程。在科学发展史上,有无数的科学家因为坚持真理、维护科学事实而做出巨大牺牲的故事。在新科技发展的今天,也有很多科技工作者接受挑战、勇于创新的事例。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中,更有对小学生来说感到新奇的事物。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对身边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创新多样类型的科学阅读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与组织实施不同类型的科学阅读活动。

(一)结合活动场景的科学阅读

自然学科有九类主要的学习活动,结合“观察”“实验”“种养”“调查”“制作”等活动场景,通过凸显其中的阅读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科学阅读。如结合观察活动场景的阅读,可以提供学生图文或配有字幕的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或视频内容时阅读相关文字,获取关键的信息,辅助学生提升对观察对象的理解;如结合实验活动场景的阅读,可以在实验前提供学生实验任务的目标、步骤、要求和安全提示等信息,引导学生提前阅读了解,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避免安全隐患;如融合多种活动场景的阅读,则能支持多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更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有学生在阅读了有关蝴蝶的书籍后,就结合“昆虫的生命周期”一课的学习,饲养蝴蝶的幼虫并仔细观察其生长发育的过程,并以“自然笔记”方式将观察结果完整地记录下来,最后分享自己饲养观察蝴蝶的经历。这名学生由阅读引发的饲养和观察学习成果的分享,最终带动了其他同学参与类似活动的积极性。

(二)贯穿课堂内外的科学阅读

根据开展活动时空的不同,科学阅读可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针对学习目标通过有教师支持的阅读,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获取科学信息、参与科学探究、形成科学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学习动力和方法。在课堂内组织开展阅读活动,能弥补其他学习活动无法达成的自主学习效果,从而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开展课外科学阅读,是培养学生个性思考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阅读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科学结论,学生开展阅读的过程也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伴随思考、培养思维、自主发现的过程。以课外阅读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多种渠道,可以培养他们在关联生活和反复历练中拓宽视野,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思考力。

(三)体现内容关联的科学阅读

从科学阅读内容的系统性上看,可分为片段式阅读和主题性阅读。前者阅读量较小、阅读时间短、难度较低,后者则正好相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阅读可从片段式阅读开始,逐渐过渡到主题性阅读。对片段式阅读要选择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资料,组织阅读时要做好衔接引导,为学生从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提供支持。对主题性阅读要围绕同一个主题选择连续性和系统性的资料,组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获取关联性的信息,鼓励学生坚持完成阅读。无论何种阅读,在构建内容时都要关注学生基础、价值导向和阅读实效,精心挑选寓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阅读资料,必要时可适当进行加工,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有教师在执教“地球的内部”一课中,就采用借鉴优化和原创编写的方式创设主题性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通过“挖穿地球的故事”“人类如何探索地球内部”“地球的内部结构”等一连串相关联的阅读,不仅认知了地球内部的结构,更对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方法和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

(四)承载形式多样的科学阅读

根据阅读载体的形式,科学阅读可分为纸质读物阅读和数字化读物阅读等。在阅读活动中,纸质书籍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对象,融合信息化、媒体化和网络化于一体的数字化读物更能让学生乐读、能读、勤读、善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条件和需求,合理选择阅读载体,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不同阅读载体的功能,引导学生掌握阅读不同载体信息的技能,帮助学生获得形式多样、生动的信息,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有教师在执教“太空探索”一课的“认识太空探索的成果和进展”活动中,就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阅读资料,使得他们对探索太空的工具、重大事件及空间技术对人类影响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将数字化阅读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探索有效措施推进科学阅读

科学阅读的有效推进,需要有一定的措施来保障实施。如何让科学阅读覆盖到教与学的方方面面,可以从提炼课堂科学阅读实施路径与指导策略、搭建阅读与交流平台及加强科学阅读技能指导这三个方面推进,具体如下。

(一)提炼路径策略,支持阅读实施

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针对阅读的内容、形式、目标、成效等方面,我们探索出“以材料选取为基础”“以数字化阅读为载体”“以目标问题为导向”“以阅读任务为驱动”等课堂科学阅读的实施路径。同时,紧紧围绕获取信息、形成思考、解决问题和支持探究等阅读任务目标,我们提炼了包括“明确提示,加强指向”“问题引领,评价导航”“自主探究,促进迁移”等课堂科学阅读的指导策略,为教师开展科学阅读活动指导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如有教师在执教“探索太阳系”一课中,利用网络课堂教学管理平台提供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数字阅读资料,并发布了“建立太阳系模型”的任务和评价要求。学生在平板电脑终端自主选择阅读资料,获取支持模型搭建的相关信息,上传学习成果并开展评价。这种有明确科学阅读实施路径并获取阅读指导策略支持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推进课堂阅读活动的实施。

(二)搭建交流平台,创设交互空间

对于学生来说,科学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无论在课堂内外,提供便捷的阅读交流平台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校园网搭建学生阅读平台;在课外,教师则可以借助各种网络形式提供学生阅读平台,积极推进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感想。

如有教师在执教“污染”一课中,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调查、收集、整理世界上重大污染事件的资料,自主开展阅读并分组制作“各种污染的危害及解决方案”等各相关主题的PPT,借助校园网学习平台分享学习成果,最后进行现场演示PPT并开展演讲。通过网络阅读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获取的途径,还为学生提供更多分享的空间。学生尽情畅游在数字化阅读资讯的“海洋”中,自由地分享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经历。

(三)提升阅读技能,加强有效指导

科学阅读能力是自然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科学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可以对学生从明确阅读任务、获取阅读信息、掌握阅读方法和交流阅读成果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

在指导学生明确阅读任务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示帮助学生清晰了解阅读的目标指向,促使其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在指导学生获取阅读信息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阅读途径,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形式与载体。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不同速度与精度的阅读,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录与整理信息的方法。在指导学生交流阅读成果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读后交流,引导学生针对阅读任务解决具体问题,并用适切的形式分享阅读成果。

四、构建评价体系检验实施成效

为了检测学生科学阅读的成效,我们研制了“小学自然学科学生阅读能力矩阵”(见表1)。

基于学生科学阅读的过程,表1提出了“明确阅读任务”“选择阅读途径”“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精度”“记录(交流)阅读结果”“追求阅读实效”六个方面的阅读能力要素,并分别列出了六个要素在低、中、高三个能力水平的具体要求。六个要素一般贯穿在科学阅读的全过程中,在某个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的要素。其中对于低年段的学生,其阅读能力需达到低水平的要求;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其阅读能力需达到中水平的要求;对于中高年段的部分学生,其阅读能力可以达到高水平的要求。

表1 小学自然学科学生阅读能力矩阵

表1除了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科学阅读能力水平,还可以检验教师指导科学阅读的成效。既可以帮助学科教师形成科学规范的阅读评价体系,也为教师发展学生科学阅读能力指明了方向。

有效的科学阅读不一定是海量的阅读,但一定是可持续的、提升智慧的阅读。通过促进科学阅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需要我们每一位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思考、不断实践。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信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订阅信息
科学拔牙
展会信息
衰落的科学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