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景的方法探讨

2021-10-28 15:56俞永婵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

俞永婵

摘要:情境教学法因其生动形象、立体感强等特点对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很有好处。以初中生物教学来说,恰当利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对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的内在规律理解得更为深入。生物教师在设置具体情境之时,应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兴奋点所在,力争让情境教学法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学习体验;初中生物;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知识覆盖面宽,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由于许多生物知识学生闻所未闻,所以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陌生感。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生物科学世界,早日窥透科学奥秘,生物教师可以恰当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抛引创设法

初中生物所讲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贴得很近,教材上所讲的生物理论知识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尽可能挑选广为初中生熟悉的知识作为切入点,这样学生既容易产生探索热情,同时,也能很快地对新学的生物知识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可以带动学习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人的性别遗传》时,教师首先可以问学生:“夫妻结婚后要繁衍后代。可是,你们知道夫妻二人在什么情形下会生男孩,什么情形下会生女孩吗?”初中生也都知道中国过去重男轻女的传统,也都知道医院的B超能够检验胎儿性别。可是,具体生男生女遵从什么规律,却是初中生不知道的。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此情形下,教师开始由浅入深地为学生讲人类性别遗传规律,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性别遗传理论知识时,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如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告诉学生:即使夫妻二人都没有某种疾病,可是,并不排除其身上带有导致某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如果夫妻二人均带有此种病的致病基因,二人结合后,其子女则很可能就患有此种疾病。这就是说,夫妻二人均以隐性遗传的方式从各自的家族身上继承了该疾病,而他们的子女则以显性遗传的形式显现了该疾病的具体病症。这也就是我国提倡婚前进行DNA检查的原因。

二、应用场景创设法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学习此门课程最终还是要利用生物理论知识为人类造福。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设置情境教学时,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利用从课上学得的生物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物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这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是一个鼓舞。

比如,在学习《传染病和免疫》时,教师即可让学生走进社区,向居民住户宣传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防控新冠病毒肺炎为例,指导群众远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少到人群密集场所、出门戴口罩),积极锻炼身体、合理调配饮食(避免成为易感人群)。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走进市流利病调查中心、传染病医院、机场等防疫一线,了解各职能部门为防疫抗疫都做了哪些工作,并分别写好调研报告。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认识到传染病的危害性,也能详细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为了预防传染病普通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实验模拟创设法

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但是,在生物教学课堂上,许多生物教师却没有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意义。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足。尽管新课改早就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是,许多生物教师仍是只重视生物知识教学,没有按课改要求贯彻生物实验教学。其实,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起到验证生物理论教学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探索的快感和热情。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可以选择与生活相贴近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可以验证教材所讲的生物科学知识,也能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做些力所能及的科普工作,等于丰富了教学实践[2]。

比如,在学习《鸟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即可让学生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受精的鸡蛋,观察鸡蛋的结构。教师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内部各部分(胚盘、卵黄、卵白)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孵化几枚鸡蛋,每天用纸筒观察鸡蛋内部发生的变化。学生如果能够连续观察21天,一直将小鸡孵活,这样既能摸清雏鸡发育过程,又等于受了一次珍爱生命的德育教育。

除了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生物实验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一些本校不具备实际操作条件的生物实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生物实验展现得形象生动,既能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也能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将生物实验化繁为简的办法,让学生尽量能够实地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比如,为了了解昆虫的生活方式和繁殖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抓些苍蝇、蚯蚓、蟑螂、蝴蝶之类,将其放在适宜栖息的环境中,观察其生活习惯和如何活动。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敢于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从小树立起对自然万物的浓厚兴趣。

四、语言情景创设

为了活跃生物教学课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觉得从生物知识中可以参悟到哲理,现实生活中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生物知识。比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时,教师可以跟学生分享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学习《生物的变异》时,教师可以同学生分享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在学习《杂交水稻的优良性征》时,教师可以同学生分享人类中的混血儿相貌好看,头脑聪明的现象。借助浅显生动的语言情景设置,学生不但能够化繁为简,也可以认识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许多事物内部的规律都是相通的。这等于提高了学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五、总结

情景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目的是让学生迅速进入情景之中,马上能对生物知识展开探究。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认识到生物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可以说,情景教学是为落实素质教育而采取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智军.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景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2):107-107.

[2]章小荣.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新课程,2020,31(9):37-37.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