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1-10-28 15:59李博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及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越来越不可或缺。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高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本文以微项目为切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微项目;校企合作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地方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国家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面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学历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十分紧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的地方高校在加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1]。

一、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已成为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其中在培养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学生缺乏岗位职业能力

应用型人才一方面社会需求量巨大,另一方面很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因为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在学校和企业的过渡环节不能很好的衔接,众多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相应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从而出现了供需矛盾。

2.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与实际需求脱节

教学过程中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陈旧,且相关课程教师与业界企业联系较少,对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认知不足,导致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

3.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目的

在部分实践环节中会出现时间短、不深入、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受诸多因素制约、流于形式等情况,实践环节中评价方法和标准简单,不能有效区分学生层次,既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不够重视实践环节。

4.教师来源单一,实践指导能力不足

由于高校本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引进侧重于高校的博士化,但大多数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不具备行业工程背景,缺乏真实项目的实战经验。

因此,综合当前普遍实践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现状,构建出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保障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以适应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对人才的要求,显得尤为必要。

二、基于微项目的应用型人才的改革策略

项目创新模式主要是以解决微小项目为任务驱动,以企业工程师、专业导师和授课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面向企业实际产品、面向企业应用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1.校企共建,共同引导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型人才,就应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高校应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当地企业充分沟通交流,以目前不同专业的发展大趋势以及高校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建专业的培养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学生的方方面面[2]。在管理方面应由企业与高校共同进行,实现深度合作,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进行学生管理,共同教学,共同开展研究,共同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以及共同完成相关科研项目等。

校企之间应深入交流合作,学校应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兼职,交流学习,获取实践经验,有计划地将教师派出学习,不断充实、更新教学理念。企业也将公司优秀的工程师派出,来到高校为学生授课,提供新思想,提供新理念[3]。专业授课教师既有校内教师,也有企业工程师,两者相得益彰,多渠道多环节的解决学生实践问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协同育人为手段、以用人单位反馈为评价,持续不断改进和更新,使得培养的人才应用能力跟上行业企业的需要。

2.以微项目引导,贯穿课堂内外

学校教师积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投身于产学研活动,从中挖掘出可以和学校合作的产学研项目,凝练提炼出微项目。根据学校安排的教学计划以及学校各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来完成微项目,同时根据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活动的研究进展实时调整。以微项目作为引导,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验、课程设计、课内外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梳理,將教学计划外的学科竞赛及专业导师培养制等的所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打通,相辅相成,构成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完整体系。在完成微项目过程中,以学校老师为依托,明确安排好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保证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发起主体作用。

3.优化专业目标,形成产业优势

社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职业,新技术。在新形势下要通过校企双方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其中应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二是专业应用能力训练内容。要依据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制定应用人才的课程内容体系。

高校在授课时,不仅包含专业教学计划内的实验课、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还要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在保证理论课的实践支撑环节之外,又要来源于实际需求,将企业、竞赛实际需求的实战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设计创新项目驱动化、课程设计实物化产品化、实习定向化订单化、毕业设计生产实际化为主,做到每一个环节以项目驱动扎实落实不流于形式。

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模式下应用型高校的改革,需要院校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专业建设,深入课程专业技术研究,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使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更合理,知识更新更快,培养职业素养更高,创业能力更,更受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倩.产教融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09):45-48.

[2]汤正华,谢金楼.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23-128

[3]李健,李媛.产教融合战略下应用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探究[J].未来与发展,2018,(11).

项目支持:大连工业大学21校级教改立项。

作者简介:李博(1986.02)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学历:博士研究生,讲师。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