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丹丹,孙靖云,李慧慧
(三门峡市中医院 内分泌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较多,发病率高居不下,以老年群体为主,近年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是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1-2]。糖尿病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以糖尿病足为典型,长期慢性高血糖的糖毒性作用导致患者下肢神经、血管病变后行走能力受阻,影响患者日常活动[3]。目前多通过控制血糖血脂水平以控制病情,但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影响着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激发患者内在动机实现行为转变[4-5]。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9~67岁,平均(48.20±7.51)岁;病程3~6 a,平均(4.80±1.34)a;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17例,高中23例,高中以上20例;糖尿病类型Ⅰ型28例,Ⅱ型32例;治疗方式口服降糖药24例,胰岛素治疗18例,两者联合治疗18例;已婚35例,单身25例。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30~69岁,平均(49.87±7.71)岁;病程3~6 a,平均(4.90±1.15)a;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22例,高中16例,高中以上22例;糖尿病类型Ⅰ型34例,Ⅱ型26例;治疗方式口服降糖药19例,胰岛素治疗22例,两者联合治疗19例;已婚39例,单身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三门峡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版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空腹血糖超过7.0 mmol·L-1,且行走困难;②语言功能正常,意识清晰,能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心脑血管重大疾病。(2)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知识的宣传、血糖水平监测、饮食控制、服药注意事项、足部护理等,每周接受健康知识宣讲,每次45 min。干预3个月。
1.3.2观察组 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7-8]。成立专业护理小组,由1名5 a以上从医经验的内分泌科主治医生和4名专科护士组成,从易感性、严重性、内部奖励、外部奖励、自我效能、反应效能、反应代价维度入手,采用小组干预的形式,制定患者康复计划[9]。(1)易感性、严重性。每周举行健康知识宣讲的同时,采取问答互动的形式,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及时解答,并让患者意识到了解疾病知识的重要性,了解适量的运动、规律饮食对疾病好转的益处,提高治疗依从性。讲座结束后,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每位患者的情况并整理成册,录入电子档案。(2)内部奖励、外部奖励。经过2~3周的健康知识宣讲,举办病情交流会,要求每位患者及其家属到位,时长1 h。鼓励患者将自己对护理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并根据其发言,纠正护理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准备牙膏、水杯之类的小礼品用作奖励发放。(3)自我效能、反应效能。糖尿病发病年龄广,可以采取病友帮扶的方法,鼓励依从性好、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多的青壮年群体帮助老年群体完成血糖检测、服药督促,共同树立治疗信心,提高反应效能。(4)反应代价。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导患者的情绪变换,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支持,保证患者心理健康。给予出院指导,将患者个人档案精简修改后,制定成手册发放给患者或家属,以保证出院后患者的护理能够得到延续。出院1周后,护理人员进行电话回访,评估患者病情。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1)生理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水平、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腹围。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值为3.9~6.1 mmol·L-1,甘油三酯正常参考值为0.56~1.70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值为4%~6%。(2)自我管理水平。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elf-management behavior scale,SDSCA)[10]评估。该量表共6个维度,包含运动、饮食控制、按时服药、血糖监测、异常血糖应对能力、足部护理,各维度分值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自我能力越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效度良好。(3)护理满意程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评估。该量表共19个条目,每项分值范围为1~5分,总分95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2.1 生理指标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腹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腹围减小,且观察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腹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理指标比较
2.2 自我管理水平护理前,两组运动、饮食控制、按时服药、血糖监测、异常血糖应对能力、足部护理各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NSNS得分[(89.12±7.25)]高于对照组[(72.13±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2,P<0.05)。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好发于年轻群体的Ⅰ型糖尿病、后天发病的Ⅱ型糖尿病、原发病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11]。糖尿病足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病因复杂难以阐明,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间歇性跛行、行走困难等[12],目前尚无彻底根治手段,一般采用降糖药和胰岛素调节体内血糖平衡来控制病情,其治疗过程漫长,容易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患者的依从性在治疗中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的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护理模式通过激发患者内在治疗动机来促使其行为转变[13],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体内血糖血脂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腹围均低于对照组,SDSCA中运动、饮食控制、按时服药、血糖监测、异常血糖应对能力、足部护理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护理可改善患者糖尿病症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体内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14],甘油三酯和腹围分别从正面、侧面揭示患者饮食习惯[15]。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护理模式通过宣传健康知识,为患者提供有效信息,关注患者信息行为转变,通过正反馈、心理暗示等方式促进行为加强。常规护理属于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效率低下,再加上糖尿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下降,均会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16]。
有研究表明,专业护理人员的管理和支持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7]。本研究中,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主治医生和具备专业技能的责任护士组成,其专业化的治疗和护理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行为改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患者的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降低反应代价。同时,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护理模式注重个性化管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计划,有的放矢,提高治疗效果。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护理模式还增加了患者与家属、患者与患者间的交流,当个人处于群体中时,认同感与归属感十分重要,注重患者的情感需求也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因素,能够提高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干预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但由于人力、时间等限制,本次研究样量小,护理时间短,尚不能揭示后续的治疗进程,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