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及激发路径研究

2021-10-28 05:47王小龙
煤炭高等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意愿受访者毕业

曹 翔,王小龙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工作,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口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一个维度上,给出了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必然离不开人才振兴。我国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人才培养质量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变量”。乡村人才振兴,一方面需要“留住乡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需要鼓励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然而,尽管从政策层面上给予了多维度的支持,但受民众对乡村刻板印象与传统的“读书改变命运”思想相融合的影响,我国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具体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城乡发展的差距,尤其是公共资源方面的不均衡,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走进城市打工,农村的资金与人才开始大量流入城市,“读书就是为了离开乡村”的思想开始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这些累积的“矛盾”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影响。在我国高校,学生往往“谈农色变”。涉农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就业前景以及希望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专业认同度处于较低水平;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选择投身乡村振兴相关行业的人数少,或者即便选择了相关工作,数年后的转行比例也处于较高水平。在这些现实问题的影响下,高校如何激发大学生的服务乡村振兴意愿,成为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调查

为探究我国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现状,本研究对华东地区五所综合性高校涉农专业和非农科专业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 201 份,收回问卷3201 份,其中有效问卷2 928 份。调查对象中,男性1 085 人,女性1 843 人;城镇户口1 224人,农村户口1 704 人。

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意愿是其毕业后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的直接影响因素。在针对受访者“您是否愿意在毕业后去(回)农村建功立业?”的问题中,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4.51%)有在毕业后去(回)农村建功立业的意愿。但是,将受访者意愿分为6 个等级,其中1 为最不愿意,6 为最愿意,其服务乡村振兴意愿平均值为3.70,标准差为1.35。可见,大部分受访者有去(回)农村建功立业的意愿,但意愿并不强烈,可能处于观望态度。面对这一调查结果,我们首先想到,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是否与其性别、户口类型、年级或所学专业具有相关性?运用SPSS 统计软件,分别对以上可能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表1 性别与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相关性

表2 户口类型与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相关性

表3 年级与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相关性

表4 专业与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学生专业与其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P 值为0.001,具有显著相关性,而户口类型和年级等因素,与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性不显著。可见,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中,专业是其中之一。同时,在针对样本大学生父母职业与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交叉分析后显示,父母或直系亲属职业对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影响不大。此外,研究发现,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总体上偏高。

分析服务乡村振兴意愿较低的被调查者问卷,结果显示,影响其做出这一选择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农村没有就业创业环境(51.13%)、专业不对口(49.24%)和农村基础设施落后(45.72%),具体如图1所示。而在针对服务乡村振兴意愿较高的被调查者的问卷中显示,影响其做出这一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可以和亲人朋友在一起(40.57%)、通过所接受教育改变家乡(38.21%)、农村生态环境好(37.46%)、农村市场潜力大(37.43%)和专业对口(30.91%)等因素,具体如图2所示。

图1 毕业后去(回)乡村建功立业意愿低的原因

图2 毕业后去(回)乡村建功立业意愿高的原因

可见,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因素主要来自专业选择、个人的乡土情结以及对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程度。就专业而言,在“您认为自己对所学专业在农村的发展现状了解程度如何?”这一问题中,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自己专业在农村的发展现状不够了解。该问题以分值计算程度,1 分为非常不了解,5 分为非常了解,其平均值为2.92,且较为集中。

研究针对2928 名受访者“毕业后留在高校所在地服务乡村振兴意愿”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仅有约15.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毕业后留在学校所在地从事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在255 名本地户籍受访者中,也只有40.3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毕业后在户籍所在地服务乡村振兴。在影响受访者做出这一决定的因素中,离家远近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空间以及环境等直接感受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受访者选择毕业后是否留在学校所在地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见图3)。

图3 影响受访者做出去(留)某地农村工作选择的主要因素

在针对受访者期望从事职业的调查中显示,其期望从事的行业前四位分别是教育培训/科研(21%)、互联网/IT/电子/通信(19%)、文化/体育/娱乐(12%)和卫生及社会工作(12%)。此外,研究表明,父母职业对受访者毕业后从事乡村振兴工作影响不大。此外,研究还表明,年级与大学生毕业后从事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学生就读年级的升高,其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有升高趋势(见图4)。

图4 受访者年级与服务乡村振兴意愿交叉分析

在“对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程度”这个问题上,调查显示,受访对象对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了解乡村振兴的途径主要来自于课堂学习(81.49%),具体见图5。此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也是其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还有98 名受访者认为,网络平台(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微博、抖音、哔哩哔哩)是其了解乡村振兴的主渠道之一。在投身实践方面,受访对象中,约有49.38%的受访者在大学阶段已经参加了乡村振兴类服务,其服务的主要形式来自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谈及受访者对“农科大学生毕业后就应该在乡村大地成就精彩人生”的看法,该问题以分值计算程度,1 分为非常不认同,5分为非常认同,大部分受访者也持中立态度。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存在对个人职业身份不明晰的现状,这与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图5 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的主要渠道

二、归因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当前在人才振兴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总体不高,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职业身份不够明晰,专业认同度低,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在问卷调查中涉及“您是否愿意在毕业后去(回)农村建功立业?”及“是否赞同‘农科大学生毕业后就应该在乡村大地成就精彩人生’”这类涉及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这一未来生涯规划的量表问题中,受访者的意愿较多处于中间水平,较难体现出受访者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这也间接导致了受访者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呈现较低水平。尽管研究也表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其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有升高趋势,但处于观望水平。选择“看情况”的受访者接近半数,即使毕业班学生中也有平均超过36%的受访者对未来规划不够明晰。在这类毕业班学生中,有81%的受访者称“在大学阶段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有85%的受访者的未来职业规划是“走一步是一步”。这体现出当前高校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缺位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和实践,但其系统性和实效性还亟待加强。

二是政策了解不够充分,青年群体中学农爱农知农氛围较弱,缺少了解乡村振兴事业的动力,更难谈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调查中,受访对象不论关于对国家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了解程度,还是对其家乡或学校所在地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了解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针对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学生,其对有关政策和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了解程度也未见显著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然没有形成围绕服务乡村振兴事业高参与度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这一现实状况的影响下,甚至是涉农高校的学生也无法对国家乡村振兴事业产生共鸣,进而无法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兴趣。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不论是在校学生的志愿实践服务,还是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都很难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首选因素。

三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了解和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较为单一。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超过80%的受访者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渠道来自于课堂学习,学生在校阶段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要形式主要来自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其具体参与形式超过95%为暑期/寒假社会实践。可见,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了解和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仍然不够多样化。在了解渠道方面,没有做到紧跟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拓宽包括网络新媒体在内的宣传渠道,社会力量的作用还不够显著;在参与渠道方面,大部分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还简单停留在通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支农服务上,而通过专创融合促进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借助政府和企业力量合作开展志愿实践以及其他特色化的参与渠道还未完全打通。

三、对策和建议

1.生涯领航,构建全周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鉴于问卷调查中所表现出的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意愿与所学专业的高相关性,以及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的提升,均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职业生涯教育对学生毕业后能否愿意从事与服务乡村振兴相关行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学校层面看,大学生生涯教育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完善生涯教育的组织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给予在校大学生系统、有效的职业生涯教育,将高校大学生从入学前到毕业的整个阶段进行针对性、持续性的指导和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1]。

构建全周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需要贯通入学前的高考招生阶段到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实践阶段全周期。在招生宣讲阶段,将生涯教育向前延伸,通过返校宣讲、招生宣传、夏令营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现状和未来发展,为乡村人才振兴培养“预备军”。在入学教育阶段,通过朋辈引领、校友讲座、实践参观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意识,提高对自身学习专业的认同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阶段,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聘请乡村振兴相关行业校外专家等作为学生的第二导师、假期“试就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育学生“三农情怀”;通过专业技能竞赛、就业指导课程等形式,指导学生制定自身未来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并依照计划不断完善相关技能和知识体系,为毕业后服务乡村振兴培养“生力军”。在就业创业阶段,要充分发挥已毕业优秀学生的“领头羊”作用,提高校友与母校的黏性和互动,通过校友一对一帮扶、开展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坚定学生从事乡村振兴行业的兴趣和信心,并建立台账,持续跟踪,提供不间断的生涯教育服务,使乡村人才振兴源源不断,后继有人。

2.文化育人,涵育全维度学农爱农知农氛围

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学习,信息渠道单一导致学生对我国乡村振兴政策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均呈现较低水平。可见,仅通过传统的课堂学习,给学生价值观上所带来的转变是有限的,这一部分的缺位需要通过文化育人来弥补。高校的文化育人要围绕三个目标来开展,即体现为成人,成为中国人,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成人,就是使人由一个自然生命到具有文化的生命;成为中国人,就是使人具有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先进的中国人,就是使其中一部分人愿意为社会、国家、人类的发展而奋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2]。

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全维度地涵育学生学农爱农知农氛围。一方面,拓宽学生参与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体验路径。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高校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创新创业类竞赛等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在活动和实践中涵育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学农爱农知农的良好校园文化场景。具体来说,高校要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举办专业文化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主动地去了解农村与农村振兴事业。涉农高校还可以在校内设立农业农村领域优秀模范雕塑,命名学校楼宇、道路等,举办相关主题的文化节,以文育人,实现校园内人人了解乡村振兴政策、人人讨论乡村振兴发展、人人志愿投身乡村振兴服务的良好氛围。

3.资源整合,拓宽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形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靠的不仅仅是人才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可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各行各业资源的充分整合。这些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它们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特殊优势[3]。

当社会力量的优势资源与高校大学生的系统化专业知识有效融合时,就建起了联结乡村振兴的桥梁纽带。一是要通过政校企合作的形式,设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赞助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二是要通过开展乡村振兴典型报告会、设立校外实践基地和课外辅导站等方式,提振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为其毕业后反哺社会建立情感基础;三是要通过资源整合,搭建学生行业认识、专业实习和就业创业一贯制的服务体系,为低年级学生了解行业提供渠道,为中高年级学生专业实习提供场所,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一贯制的服务体系,不仅畅通了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也为其毕业后在服务乡村振兴岗位上创新工作方法、整合行业资源、提高自身工作技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意愿受访者毕业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今天毕业了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