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琪 王烽力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课程思政和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将课程思政与三教改革有机结合,才能更符合我过社会主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融入不够,教师政治素养不高,当前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显性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单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以及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三教改革实施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三教改革;高职英语;教材
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6年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跟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相结合,并且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自身的修养,促进个人的成长。在教师中,将思政教育与各门课程进行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高职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责无旁贷且首当其冲
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程。些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超出了对本国语言文化的了解,认为外国的月亮圆。当前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通过一些媒介慢慢渗透,使得一些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出现问题,高校英语课堂在传播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通过中西语言文化学习和对比,提高文化辨别力和判断力,引导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三教改革实施路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任务。“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2]那么在课程思政这一当前大环境下,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三教改革,如何把高职英语教学三教改革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是寇待解决的问题。
1.高职英语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是根本。首先,“欲育人先自育,欲言教先自教”。教师不是知识搬运工,而是课堂的指导者及对学生实施直接语言和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是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实践者和推动者。[3]课程思政融入每一堂课已然成为一种教学理念和趋势,然而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实施却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英语教师尤其是高职英语教师本国语言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教学中重语言轻文化,重西方文化传播而忽视本国文化的弘扬。在当前课程思政大背景下,英语教师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化互鉴能力和文化判断力,要通过英语课堂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学习的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本国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文化鉴赏和判断能力。
2.教材与思政元素应有机结合
教材是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4]教材是课堂最基础最核心的教学资源,是老师讲授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目前,很多英语课程为了追求纯正的英语,偏爱进口教材,本土英语教材为了模仿国外教材,也很少添加中华文化的内容。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教材严重缺乏课程思政元素,缺乏中国本国文化相关内容。新教材的开发应不断跟进,教材编写应有意识地添加和融入中国文化内容。
以《客源国概况一(英)》这门教材为例,全书共七章,按照地理板块介绍了21个国内入境游市场中的主要客源国家概况。教材突破传统的国家地理、气候、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民俗和旅游景点等内容,将每个国家的相应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基本国情”“特色国情”“文化互鉴”和“专业任务”模块。
“文化互鉴”板块每一章都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如与客源国有关的人物故事,在人物的选择上,既有获得国家友谊勋章的外国友人,也有在历史上对文化交流互鉴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还有如今在体育、经济等领域有着影响的人物,通过该国人物篇的引领,让读者感受到文化交流的魅力。通过一些经典思政案例,如泰国篇微笑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本篇中国文字、语言和建筑对日本的影响、越南篇从越南春节、服饰和皇家文化中感悟中国文化对越南人文的影响、大洋洲板块任务中“聆听中国”——以“聆听中国”为主题搜集适合推荐给大洋洲客人的中国影视作品等,培养学生文化互鉴能力,提升文化自信、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该教材,教师能够依托教材引导学生认识文明的多样性,提高对多元文化辨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用英语这种世界语言,表达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3.教学理念和方法需与时俱进
教法是途徑。英语课堂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阵地。在教师自我素质提升、教材思政元素增加的基础上,如何教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中,发挥英语课堂思政育人的功能。传统高职英语教学,以语言技能学习和西方文化学习为主,注重语言的工具性,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轻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忽视了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是能够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化过程中,了解文化冲突,提升文化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外语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了解本国文化,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的外语人才。
其次应积极探索融入课程思政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由于很多高职英语教师自身缺乏系统性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关心时事政治,因此课程思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容易被省略。有的教师生搬硬套,只能勉强把知识点和思政点结合起来,但生硬地联系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教学教过不理想。[5]因此,要求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的同时,应结合教材深挖教材中隐性的思政点,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来促使学生自己思考,提升文化鉴赏力和判断力。
例如在使用《客源国概况一(英)》这门教材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模块,以“5C”为主线,从国家内容(Content)知识入手,分析文化(Culture)异同,认识到不同文化因交流(Communication)而互鉴发展,对待不同的文化需要有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在思辨过程中树立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Confidence)。
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外语人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职英语三教改革中必须在每一个层面上都考虑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高职英语教师要自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铸魂立心,引导学生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在英语教学中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的跨文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18-10-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3]王光彦.充分發挥高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4-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5]衡清芝.课程思政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21(06):193-196.
[6]韩玲.文化自信视阈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四维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65-69.
作者简介:殷琪,女(1987.7——),汉族,四川德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