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的教学设计思考

2021-10-25 01:20张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教案教学设计

摘要:本教案将基于STEAM教育作为基本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结合地方特色,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四个维度指定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旨在厚植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情怀;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科学知识,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创造创新意识。

关键词:STEAM;教学设计;教案

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形态和模式,STEAM教育由美国率先发起,是一种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创新精神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它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构成。本教案设计中有效对接STEAM教育,借助创意搭建积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结合5E教学法,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热身-导入—探究—设计—制作—交流—延伸,其设计思路和教案内容于本文中进行探讨。

一、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本活动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考虑以40~50人为一个班开展活动,并以小组形式(每组6~8人)开展活动。

学情分析:此阶段学生能够对建筑形成初步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多停留于课堂基本理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所见,无法在实践中完成知识的运用。鉴于此阶段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科学素养,本活动将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树立合作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本教案将以建桥大咖为题,以本市八年级学生为活动对象,以近年来泸州发展中桥梁设计建设为真实情境,以学生对桥梁的认知为经验背景,在STEA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厚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情怀,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小组合作,工程完成桥梁模型的设计实施,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想法,并在最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形成对建桥工程师的初步体验。

2.责任担当。本课程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小梁”的角色为导入,创设建桥的情境,引导八年级学生帮助“小梁”解决桥梁设计问题,形成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的态度。

3.问题解决。通过完成桥梁模型设计实施任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桥梁设计中的核心组成要素,并基于合理的计算,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意物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充分发挥创意和想象,能够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方案,提高审美意识,发展创新意识,制作出符合本任务达标要求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桥梁的种类、结构和功能;桥梁搭建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解释桥梁的基本构造,并利用创意搭建积木进行模型制作;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不同的思路,完成不同的模型。

应对策略: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接受任务,提供桥梁结果示意图和相关视频,使学生直观理解桥梁的结构和应用;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桥梁的实用性。

三、教学准备、活动时间

教学准备:多功能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数据线、平板电脑、

创意搭建积木(K·Nex)、直尺等

活动时间:4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

第一、单个项目利用K·Nex搭建立体的圆柱体、梯形体、长方体等

第二、组合项目将上述单个项目进行组合,确保组合成功

(二)导入

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小乔”的故事为导入,分组以6-8人为一组,观察各种桥梁图片。

(三)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桥梁设计结构图,认识桥梁各关注学生对桥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的认识。

(四)设计

1.学生通过以上2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画出草图,并填写《建桥大咖结构设计项目书》。

2.画出桥梁设计草图。

在学生构建桥梁结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设计要求:

(1)跨径不低于45cm;

(2)可以承重矿泉水(380ml)

(3)桥梁整体高度不低于40cm

(4)桥墩可以承受拉力玩具车的撞击

(五)制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实施,选用正确的积木,并达到以上4个要求。

(六)交流

学生以小组单位,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1)介绍桥梁的命令及其缘由;

(2)介绍桥梁设计的基本结构及其优缺点;

(3)介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4)分享你们在整个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七)延伸

(1)利用创意搭建积木(K·Nex),还可以搭建其他哪些建筑?

(2)是否可以利用KEVA进行桥梁搭建?

(3)激发学生热爱设计的兴趣,形成之追求成为桥梁设计工程师的梦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评估

本活动是在原有的“创意搭建”活动中改变而来,原有的活动设计上过于注重创新创意,从而忽视了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融入;同时,在动手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不同主题进行搭建,缺乏对知识的提取、整合与运用。经过调研后,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希望通过此项教学设计让学生获得多元的学习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价值体认

该活动在STEAM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小梁”故事的情境构建、结合本地桥梁修建,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担当精神。

2.提升探究能力

该活动基于真实问题,以设计实施为载体,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检验、结果等内容和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教育应当做的就是将学生当成是解决问题的行动者,学生要用既有的知识经验与技巧能力,去应对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去解决一个尚未真正遇到的问题,并尝试加以解决[1]。

3.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

STEAM教育就是基于项目式的学习,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去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对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均有所提升[2]。基于STEAM教育的学习,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知识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更科学地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蔡清田.课程发展与设计的关键DNA核心素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2]袁利平,张欣鑫.论STEA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5).

本文系泸州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校级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研究”(课题编号:LZDD2018ZA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锐,1983年12月,男,四川泸州人,教育学硕士,泸州开放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教案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