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三种策略

2021-10-25 12:21谢建花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初中地理能力培养

【摘要】本文论述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有序发展;围绕地理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思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合所学内容促进思维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 高阶思维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31-02

何谓高阶思维?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将思维过程具体分为六个方面,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前三项通常被称为低阶思维,后三项通常被称为高阶思维。之后,高阶思维又被修订为分析、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教学就是把分析、评价、创造设定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提问、求解、批判、决策等能力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当前,高阶思维学习作为一种关注学生深层理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教师逐步加深了对高阶思维的认识和理解并主动贯穿到教学中。

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缺乏问题探究意识。地理学科涉及的问题多种多样,需要学生在多个备选方案当中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解答方法,这样能够有效提高解题效率。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面对地理学科问题时虽然能够将多种思路区分开来,但解题时却容易出现错误,无法快速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解答,严重降低了解题的效率;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敢质疑,对教师提出的解决方案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降低了学习有效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此,本文将深入探究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三种策略,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有序发展

地理学科知识较为繁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进行深度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常常想要通过刷题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学生需要充分了解地理学科涉及的基础知识,才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可以通过梳理基础知识,积累地理知识要点;分清地理界线,夯实地理基础知识;记忆地理数字,坚固地理基础知识等,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通过“学习非洲”,在地图上找到“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找到“非洲之最”——非洲最高的高原、非洲最大的半岛,还可以对照世界地图指出七大洲的分界线,对照中国地形图读出中国主要地形区之间的界线,等等。学生在梳理这些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掌握。

初中地理课本当中有较多的图片和模型,学生需要对书中的图片和模型进行有效分析,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进行高阶思维训练。如教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势特点》—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课本并认真观察“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学生很容易得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从图中读出两个分界线和三级阶梯的海拔状况。这时教师提出问题: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对河流、水能、气候有什么影响?学生对此各抒己见。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长江和黄河,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对沿海和内地联系的理解;通过观察图中颜色,理解地势交界地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的特点;回忆“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得出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了降水。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已有基础知识,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地图,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二、围绕问题进行思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辨能力是指思考辨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策略。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通常等待教师进行讲解,不会主动深入地思考和积极探究问题,学习效率较低,严重降低了地理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借助有效的教育方法预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适时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巧妙地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知识沟通,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探究。

在学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时,教材中有一幅“处境艰难的地球”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图中漫画、读出图中漫画的含义,这时教师提问:是什么原因引发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议论纷纷,一致认为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上述一系列问题。教师继续提问: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课本得出结论: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的读图思辨方式,使图片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图片真正“活”起来。又如在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时,教师先准备两个烧杯,一个盛入清水,另一个放入等量干沙土,并在兩个烧杯中各插入一个温度计,接着根据情境提出问题:(1)把它们同时置于太阳下照射2小时,哪个温度计的数值较高?(2)把两个烧杯同时移入室内2小时,哪个温度计的数值变化大?(3)为什么两个温度计的数值变化有很大的不同?(4)根据上面的讨论,说说北半球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变化。这样学生在讨论问题的基础上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再如,学习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时,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地上河”形成的原因。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分析治理的措施。这样教学,体现了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启发性原则,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高阶思维的内涵较为丰富。在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问题解答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将文字与地图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知识学习过程当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思维导图的方式,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先利用思维导图处理各个环节知识,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再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厘清学习思路。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基础知识,建立知识联系,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最后,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锻炼其思维能力。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及时进行观点交流,促进学生全面思考,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准确运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形成了这种思维,学生便会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在类似问题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教师讲解“人口与人种”的相关知识时,学生就需要依据课本内容收集思维导图素材,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模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总结。在这个过程当中,当学生遇到较多相类似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思维导图自主进行知识复习、合作探究,逐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如上图)。可见,思维导图的运用不断扩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只有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全面提升思维品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初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客观、理性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创新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式、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楷俊,胡宝清,邹明晓.地理课堂学生中心教学模式构建[J].基础教育研究,2019(21).

[2]余华凤.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68).

[3]伦海燕.初中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1).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地理学科深度学习与高阶思维培养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0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建花(1975— ),女,汉族,甘肃甘州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研究方向为初中地理教育教学。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初中地理能力培养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