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兴文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第二季“明师之道”工作坊活动为例,阐述教研培训学习的具体做法,认为教研培训应当“切合”需要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切脉”问题找准教研生长点、“切片”研讨抓住教研症结点、“切身”体验提升教学行动力,以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关键词】教研培训 内驱力 生长点 行动力 体验提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06-02
当下,多数老师不乏教研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不足,大多数教师的学习培训是指派性质的,因而参与的主动性不强;二是培训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多数教研培训都是以听课、评课、专家讲座为主,教师大多只是作为旁观者、旁听者,缺乏参与、思考的积极性,教师的研学并未真正发生;三是学习与实践脱钩,具体如何把学习到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这“最后一公里”是最为重要的一步,但多数的培训却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2019年假期,笔者有幸参加了福建省第二季“明师之道”工作坊活动,感受到了深度教研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值得广大教研员思考和学习。
一、“切合”需要,激发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驱力是行为的一种强动力。生活中,当我们发自内心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們会非常主动、投入,往往也能完成得比较好;当我们只是因为要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比较被动,也难以持久。不仅学生的学习如此,教师的教研也是同样道理。作为纯公益性的教研团队活动,第二季“明师之道”工作坊活动的报名条件有三个:一是“热爱数学教育,有志于研究小学数学教与学”;二是针对工作坊提供的教学视频完成字数不少于500字的观课感受;三是报名者需截取或拍摄15分钟本人的课堂教学视频,并附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尽管这三个条件要求不算太高,但是,若非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愿望的老师,很少人会在不确定是否提交了就能入选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些准备。这就从学习需求上对培训对象进行选择,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工作坊从省内外200多名的报名人员中精挑细选了48名学员,对于学员来说,被选入不只是幸运和喜悦,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使得大家更加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不仅对孩子的教育如此,对于参加工作坊的老师也如此。在开班第一节课上,工作坊坊主罗鸣亮老师跟学员们聊的第一个话题:“因何而来?”瞬间点燃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大家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表达出了他们的心声,有学员直言:“为学习而来,为进步而来!”
简言之,工作坊活动给学员们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次机会。在这里,大家有着共同学习的目的;在这里,大家平等自由,团结互助。这里是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舞台,切合他们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全程的学习。
二、“切脉”问题,找准生长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是知识的固着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强调只有先进行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显然,大多数的教研培训,组织者对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并不太重视。对培训课程设置,往往都是由组织者确定好主题,选定好内容,而很少考虑主题和内容是否是学员所感兴趣的、所需要的。
与此不同的是,第二季“明师之道”工作坊活动的研讨内容是学员们讨论产生的。开班第一节课的第二个话题便是:“有何困惑?”“请独立思考,写在本子上,然后组内交流,挑选出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呈现。”各小组成员经过独立认真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后,归纳出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如何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意图和数学本质?”“如何读懂学生?学生真懂吗?”“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准确把握学情?”“如何向学生传递真正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年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把握课堂进退的‘度?”“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充分‘讲道理?”“怎样设计问题与任务来驱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这些问题来源于教师真实的教学困惑,是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具有很高的研讨价值。在收集、整理学员们的问题的基础上,工作坊的导师们结合“说理课堂”的实践,提炼出了本季工作坊活动研讨的主题及内容“说理课堂之深度理解教材、关注学生学习、提炼核心问题、走向深度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等五个版块。课程内容的设置基于学员的困惑,并围绕主题,融合问题,让所有学员结合具体的课例研究。首先是从单元教材解读到一节课的解读,再到课例视频分析,到一节课的核心问题的提炼;其次是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最后是现场执教和课堂观察以及评价反思。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学员经历一节课的全过程,使他们清晰地看到理念是如何一步步落实到实践的。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工作坊演绎出的就是一个平时的课堂应有的样态:学员们不再是老师,也不再是听众,而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导师不是一味讲解的授课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正是在这样的“卷入式”的学习中,学员们带着疑惑和问题在思考、分析、讨论、交流中一步步探索,渐渐领悟,生长出新的认识。
三、“切片”研讨,抓住症结点
生物学上,切片是用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的。教学切片分析是一种崭新的课堂研究方法,将教学行为片断“切片”后,其目的在于分析、诊断,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在以往的课堂教学研究中,往往是听完一节课后,大家进行点评、交流,这样的教研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由于听课人大多按个人的理解和经验来记录信息,有时不可避免地会遗漏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因而这样的评课有时会存在片面性,或是不准确、不客观;其次,即使是很全面、客观,很有指导性的评点,有时也很难在听课者中形成共鸣,因为大家对同一节课的映象不同;最后,就算大家在听课中达成共识,也大多是“过眼云烟”,很难对听课者的教学行为产生后续影响,因为那都是“别人的课堂”。在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更需要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的实际操作指导。这才是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动力。
本季活动中,导师从学员们报名时提交的视频中,挑选了几节典型课例,以“关注学生学习”为主题,进行教学切片分析。观课前,导师提出问题:“怎样真正把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收和‘放?”让大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观察。在观课中,坊主随时暂停播放,定格教学环节、画面,一一切片分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学生真的懂了吗?”“当生成与预设相背时,教师如何进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一一评价、干预吗?能否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想?”“怎样引领孩子去一直想?”“如何形成好的问题,走向深度学习?”每一个问题,学员们都先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在争辩中慢慢打开思考的维度。导师适时介入提升,根据大家的讨论和交流进行总结、提炼、指导,使大家不仅懂得课堂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而且还明白这么做的道理。这样的实例分析,切中一线教师教学中的“痛点”,放大课堂的结构“细胞”,抓住课堂问题的“病灶”,分析课堂教学的“病理”,从而能够精准地开出“药方”。大到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核心问题的探讨,小到课堂中教师的站位、递话筒的学问、肢体语言的运用、倾听与等待,等等。这样切片式的教研,将学员们一次次卷入研讨风暴中。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深度的理念冲击,而且能从具体行为上给予有效指导,使教学的理念可操作化,从而推动教师的具体的教学行为变革。
四、“切身”体验,提升行动力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真正学到的。很多教研、培训“来时轰轰烈烈,走后安安静静”,就像一場“过云雨”,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为,缺乏行动力。
工作坊深谙此中道理,把理念在课堂中的具体落实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前两天的理论学习和案例剖析研讨后,在后两天安排实“战”演练,让学员们切身体验。每个小组各选一节课,上午小组内集体备课,下午进行模拟课堂演练。抽签选取“老师”,其余学员当“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平日里习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老师,这回当上了学生,换位观察,换位思考,大家对在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如何“读懂学生”有了不同的体验。模拟课堂不追求完整和流畅,导师不时“冲动”地跑上台。正是他一次次地介入、打断、质疑、示范,使大家对深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模拟课堂之后,各小组再一次对课的设计作了修改。工作坊再随机抽取四位学员在最后一天的活动中到学校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展示。从理念的学习到行动的落实,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从选课、备课、磨课到课件、教具准备,小组群策群力。最终,四位执教者结合几天的学习所得,精彩地演绎了“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给研讨提供了真实、生动的案例。听完课,大家也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评课和反思。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大家对在课堂中怎样“让学习真正发生”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践行“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一位老师作了一个大胆的教学尝试——戴着口罩上课。在课堂上,老师全程一言不发。这种夸张的教研表现手法,带给所有学员强烈的震撼,引发大家深深的思考:老师不说话也能上完一节课,那么,平时课堂中老师什么时候可以不说话?什么时候非说不可呢?哪些话老师可以不说?哪些话又非说不可呢?戴口罩上课只是一种研讨的形式,这样的研讨课只是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中话少些,再少些,省出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完整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理念与实践之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培训不仅要教给理念和方法,还要给予适当的任务,以驱动老师们把培训学习到的先进理念、经验积极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打通“最后一公里”。当然,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的成长也不是短短几天培训能够达成的。因此,有生命力的培训会在每个学员的心里种下信念的种子,慢慢生根、成长、开花、结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研成长,促教学成长,助教师成长。
(责编 李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