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建立一年级良好课堂秩序的策略:培养深厚的师生情感,为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打好基础;注重课堂常规训练,通过学口令、小组竞赛等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应遵循的規矩;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调控课堂纪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一年级 课堂秩序 师生情感 课堂常规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04-02
面对“不成方圆”的一年级孩子,怎样快速转变无纪律的课堂教学秩序,这是很多一年级教师在开学前要思考的。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即使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在与一年级学生初次打交道时,仍会感到力不从心,更不用说新上任的年轻教师了。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师生情感培养、课堂常规训练、课堂教学策略这三个维度谈谈一年级良好课堂秩序的建立。
一、师生情感是基础
教育的实质是情感的交流和爱的传递,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许多专家都把师生关系置于首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他们沉浸在认真聆听、积极探讨、不断交流的气氛里,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顾儒枫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微笑面对传爱意,二是夸奖鼓励送真情。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再加两点建议,一是事无大小需细致,二是师生之间常沟通。在笔者曾任教的一年级班级里,有一名女生被大家起哄,被说成“小偷”,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下课的时候,该生孤零零的,别的学生因为她是“小偷”而不愿意接触她。就这样,一个原本积极乐观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上课不爱举手了,集体活动也不参与了。为此,笔者召开班队会,询问其他学生说该生是小偷的原因。原来,是因为有几名学生发现自己的铅笔或橡皮擦不见了,而该生是回家吃午饭的,只有她有“作案时间”。对学生的分析,我提出了几个疑问:“你知道自己的铅笔或橡皮擦是什么时候丢的吗?”“你看到她拿了吗?”“你有‘证据吗?”学生面面相觑,都答不上来。不一会儿,有一名学生举手报告:“老师,我找到了我的橡皮擦,在桌子底下。”就这样,学生丢的东西又找回来了,大多是掉在了地上,或是有的已经被值日生当成垃圾丢进了纸篓里。这次班队会解开了该生的心结,从此,该生又和同学们成为了好朋友,课堂发言次数也变多了,还给笔者写小纸条表达谢意。
从这件事可知,良好课堂秩序的建立须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为基础。教师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学生异常表现与学生积极沟通,这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也是“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过程。
二、常规训练是关键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想切实提高一年级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让学生摆脱上幼儿园时的随意性。课堂常规训练是建立一年级良好课堂秩序的关键,在课堂常规训练中,教师应把知识的传授、学生习惯培养和学生意志锻炼融为一体,让他们在愉悦的课堂中学习,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激情。笔者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课堂常规训练。
一是常规口令学起来。开学伊始,笔者不着急教学生汉语拼音或教学生认读汉字,而是先让学生明确纪律要求。教师说“小嘴巴——”,学生就说“闭起来”;教师说“小眼睛——”,学生就说“看黑板”;教师说“小耳朵——”,学生就说“听教师”。当然,一节课重复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一会儿这名学生坐着不耐烦了,一会儿那两名学生又讲话了,课堂慢慢会失去控制,这时教师就需要再强化,小口令继续说起来。一说起口令,学生就会端端正正地坐好,跟着教师一唱一和起来。口令的使用情况会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转好而慢慢减少,等学生明确课堂纪律了,可以一节课只重复一两次口令。
二是小组竞争比起来。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无论开展什么内容的活动,只要以竞赛的形式出现,就会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常规要求。例如,上课前,教师在黑板的一个角落写下4个小组的名称,告诉学生这堂课来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最遵守课堂纪律。到下课的时候,学生会眼巴巴地看着“优落谁家”,一个“优”字会让学生高兴好半天。
当然,教师还可以采用男女生比赛、师生比赛等其他形式组织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为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打下牢固的基础,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保障
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第一目标。“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是孩子们不仅要会读,还要认真做好的“规矩”。一年级学生自制力不强,教师要想改变无序的一年级课堂,不仅自己要做出改变,还要从“源头”上有所革新。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经常注意调控课堂纪律,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注意上课的节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于有些补充的内容,教师以故事的方式呈现,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讲整体认读音节时,一年级学生对整体认读的概念不能很好地把握,为什么y、w变成相应的整体认读音节就是yi、wu呢?这时,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授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一年级教师必须掌握讲故事的技能,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是上课要有爱心和耐心。教师只有具备爱心和耐心,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用心呵护学生。教师在教学设计里渗透爱心和耐心,在语速语调里包含爱心和耐心,在课堂提问里容纳爱心和耐心,这样课堂教学也会井然有序。
三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一年级课堂中可以包含的东西有很多,比如一年级语文教师在讲解声母b、p、m、f这一章时,可以运用到学生在数学课上学的6和9来识记b和p;可以运用美术课上画的蘑菇,来联想到m的字形;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利用拐杖的形状来识记f。教师结合其他课程来教学,给语文课堂增添了乐趣,这样有趣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刚入学的学生。
四是扭一扭,动一动,让课堂“活”起来。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易激动、易疲劳、易受外界刺激事物的影响,因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安安静静地坐上40分钟是很难的。学生坐着累,教师讲着也很累,怎么办?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课中稍作休息,例如做拼音操:点点头,弯弯腰,我们来做拼音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教师采取这样的教法,既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也让学生学到了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赵丹芳在其论文中指出,语文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中的突出问题。一年级学生会无视课堂纪律,一方面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因为“玩心太重”。教师不如投其所好,让学生乐在其中、玩在其中。
一年级是学生的学习起步阶段,生动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得学习愉悦感的助推器。教师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萌芽;教师转动课堂常规的齿轮,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法宝,让学生乐在其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把无序变成有序,用有序推动效率,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学生是有差异的,但是德育的方向和内容却是相似的,以德育为基础,教育才会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康仲德.我读《论语》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2]杨霞.活而不乱,“活”得精彩——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良好秩序的建立[J].文理导航,2012(10).
[3]顾儒枫.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低年级语文课堂组织教学[J].管理论坛,2011(1).
[4]赵丹芳.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钱加玲,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研究方向为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