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学生参与“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意愿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25 08:16李春香徐数理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时间银行志愿养老

李春香,徐数理,马 敬,张 莹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式,康养、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目前存在较大短缺,高质量、高水平的养老团队数目屈指可数,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护理学生作为医护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医护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引导学生认识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学生对养老事业的态度和心理变化,增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是医学专业教师在从事医学教育中义不容辞的职责。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存储方式,其存储的内容为时间,享受的群体包括自身和志愿者。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累服务的时数,待自己需要别人提供服务时,可享受同等时数的免费服务,又称时间储蓄[1-2]。而“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活动是将参与的志愿养老服务活动时间以类似于“货币”形式储蓄在时间银行当中,该志愿养老活动无关金钱与利益,仅仅是储存志愿服务时间。“时间银行工作站”则是为专门服务与“时间银行”存储和提取的服务部门,类似于社会中的实体银行。主要工作职责志愿者与社区老人对接、与社区工作部门对接,录入社区老人基本信息,以及相关信息发布。其整体功能为实现志愿服务提供保障。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理论和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作为理论支撑,调查护理本科生对“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意愿,也希望通过后期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提高护理本科学生对养老问题的专业认知,更加积极的从事和服务于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本科学校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学生知情同意;②对该项研究有较强兴趣。③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自行设计学生“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意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从事或者学习医学相关专业、政治面貌四项一般资料,是否愿意参加“时间银行”储蓄模式志愿养老活动、在什么地点进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等18项资料。问卷经过专家咨询后进行小范围预调查发放,预调查测得问卷内容效度0.735,重测信度为0.77。适合进行问卷调查。

1.2.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不同年级在校护理学生进行调查,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平台发放问卷。具体做法为课前通过PPT展示问卷二维码,学生进行扫描填写,针对问卷难以理解的概念和问题进行现场解答,保证问卷的填写质量。其中共调查208名本科护理学生,收回问卷208份,回收率100.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分析

共调查了208名护理本科生,其中男37(17.79%)人,女生 171(82.21%)人;18~19岁138(66.35%)人,20~21岁62(29.81)人,<18岁6(2.88%)人,>21岁2(0.96%)人。

2.2 “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意愿调查结果

“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意愿调查结果见表1。94.71%(197/208)学生愿意参加“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学生在“时间储蓄”志愿养老提供的服务等内容上有不同理解。

表1 时间储蓄志愿养老服务分析

续表

2.3 参与“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卡方检验结果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政治面貌、是否从事医学相关专业对护理本科学生的“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意愿有影响(P<0.05)。

表2 时间储蓄志愿养老服务参与意愿[n(%)]

3 讨论

3.1 “时间银行:在高等学校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护理本科学生大学四年级在医院实习的特殊原因,此次所调查的对象为大学一、二、三年级学生,而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接触少,专业认知不深,志愿养老服务的真实调查现状更能反映新生代大学生看待志愿养老的观点。从年龄来看,在校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处于18~22岁之间,年龄18~19岁人数最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日趋成熟、思想基本稳定,精力比较旺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一些志愿服务和互助活动。而且该阶段的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有充足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时间,能够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3],其大部分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愿意参与到“时间银行”中。本调查发现高达94.71%的高校学生愿意参与“时间银行”志愿养老服务中,而陈功等[4]认为,“时间银行”的发展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年轻群体的加入。高校学生团体的加入,扩大了“时间银行“”在高校的影响力,让“年轻人助老”模式成为社会常态。高等学校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尚的品格,更能将“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模式发挥好。有研究[5]证实居民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能更全面地理解目前国家的养老模式,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认知程度就越高,所以有更高的参与意愿。

3.2 “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从事过医学相关专业、政治面貌4个因素影响“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意愿,与相关研究[6]结果一致。护理专业学生中女生占多数,女生细腻的心思、耐心的品格决定了其更愿意参加志愿服务[6]。护理专业本身就涉及各类群体的照护服务,其专业核心本质-人文关怀,专业特殊性就决定了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为社会服务。大学期间就读的学生年龄相仿,知识背景相似、环境相同、参与“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时更能达成共识,引起共鸣[7],更愿意参与和发挥自身优势践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政治面貌是高校学生身份的一种象征,具有政治面貌的高校学生群体能够充分展现此群体的精神面貌,发扬青年学生的精神。高校积极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高校推进的思政教育具有一致性,能够让学生处于社会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氛围之中,在行为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约束,使其行为符合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以外在因素来影响内在世界适应社会发展。同时在高校开展“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丰富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内涵,使高校针对在校大学生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必要性[8]。

高校所具备的丰富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参与到周边社区的实践教育当中实现资源共享,切实发挥公共服务职能[9]。“时间银行”在社会和高校中的普及率不高,社会认识不深,全社会的普及和参与是实现互助养老前提。在学校的教育中进行“时间银行”的普及教育宣传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时间银行”内容、方式、开展“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前的人员筛选、培训教育,在“时间银行”的开展过程中,高校与其周边的社区青年教育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之学习到知识和技能,践行同时普及社会。

3.3 “时间银行”在高校开展应做好的准备

从研究的结果可知,大学生在进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时是希望在不影响在学业的前提下开展的。在保证学生安全前提下提供志愿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休息时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时间等安排活动,设计良好的志愿服务培训内容帮助学生完成相应志愿活动,建立可实现服务于需求对接的网络工作平台,依托社区的监督职能,实现高校与社区的对接。因人而异,确保学生服务内容的适量适度,满足学生“存-取”的自由以及对等服务,这些措施在高校开展志愿服务中至关重要。

将“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生获得社会实践学分的一个环节,来综合考核和评价学生道德素质,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专业特色都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庞大的学生群体是“时间银行”的人力资源库,大学自由的学习时间为开展服务提供了时间保障。“时间银行储蓄平台”的进一步挖掘、应用、推广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社会资源的共同努力。学生社团、社会实践,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供了保证,节约成本,降低经济来源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高校开展时间储蓄养老志愿服务能有利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实现学校教书育人和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双赢。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互助养老模式,已经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种创新养老模式。其本质就是为别人提供一些志愿服务,同时也可以享受其他人给自己提供的服务,其理念与银行储蓄相似,只是将储蓄的对象由钱更换成为了时间。“时间银行”实践的开展被广泛运用在社区,参与对象为低龄老人志愿者[10]。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和不适应的行为反应[11]是一种可以在高校教育中应用的参考方法。同时可以通过用认知重建的方法来纠正学生在养老中不合理的信念,教给学生改善不良行为的方法和解决不良情绪问题的策略。学生先前对老年医学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可以通过不断的养老志愿服务活动来刺激其认识、改变其认知过程和观念。通过不断的志愿服务活动来不断消退、抑制、改变和替代原来的不良行为[12-13]。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显著,社会专业照护人才的紧缺现状,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国家养老服务活动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高校教育者,利用好高校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医学学生的优势,创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志愿养老服务,从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思想上加以正确引导,以实践传递爱与被爱,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老龄社会的认识,既是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的一种创新举措,又是发挥专业特长,实践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可以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敬老爱老活动,有助于形成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培养学生尊老爱老的“孝德”文化,更有利于建立起长期的、经济有效的养老志愿服务体系,完善我国养老服务模式,有助于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时间银行志愿养老
以志愿,致青春
养老生活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山东推出“时间银行”应对老龄社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在瑞士,“时间银行”能“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