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雯 吴萍
摘要: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掌握,最重要的是健全的人格形成。人格精神健康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第一位的,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大部分是家庭教育不足和负面影响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也起着长时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家校共育;合力教育;学习型家庭
引言:教师作为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一人,应密切联系家庭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完善和规范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合理利用周边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活动,收集周围关于家庭教育的典型事例,建立学习型家庭。同时,教师还应寻求家庭学校合作的突破口,构建家庭学校合作交流平台,加强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增进教师和各家庭家长之间的关系,努力让家长对学校工作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家校共同育工作现实存在的缺点和问题
首先,家长方面认为孩子们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发现有些家长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的学习有问题,责任都归结到学校,导致家庭学校联系主要由学校、老师负责,家长积极参与的意识较弱,处于被动状态,其次,部分家长长期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错过了正确指导的机会,只对学习成绩感兴趣,其他什么都没问。第三,对儿童教育缺乏责任感,一些家长在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上有缺陷,守旧、懒惰、言行不一,不能承担子女教育的责任。学校里有些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们都由家里的老人照顾。作为代际血缘关系,老年人都以简单的成长的方式对待,只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自然是父母的事,无法控制。第四,学校方面,指导和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发,建立学习型家庭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是学习,培养关心、诚信等基础素质,提供丰富的休闲生活,培养各种兴趣,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家校共育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策略优化
2.1教师要与父母沟通
构建家校共育的学习型家庭需要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不断密切联系,形成目标相同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当面沟通,还要通过电话及网络上有一定的交流,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学生学校情况,共同规划学习和教育。为此,教师应建立各学生的档案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例如,班里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性格内向。老师想去他家家访,了解他在家的情况,最后老师发现他的家庭气氛并不好,学习也没有人参与。为此,老师平时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关心他的生活,同时与他的父母沟通,让父母督促孩子学习,多陪伴孩子。此外,教师们与家长一起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让孩子从小开始慢慢进步。建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机制,构建氛围好的“学习型家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学生变得阳光开朗,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2开展教师及学生和家长三方会谈活动
为了构建“学习型家庭”,教师不仅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还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接触。为此,将举行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三方会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和想法,例如对父母的期望和想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营造“家校共育”的氛围。如一名学生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个人在家,缺乏父母的照顾,学习也不受监督,迫切希望父母的关心。在这次三方会谈中,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家长对学生说,“不是自己不爱孩子,而是要努力赚钱,让孩子过上更安全的生活。”教师也可以指导“家长想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但也要照顾孩子的精神生活、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在进入青春期,需要更多的指导。”最后,教师、家长和学生们达成协议,每周回来看一次学生,但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家长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
2.3学校要开展各种促进较小共育的有益的活动
为了使小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好,家庭和学校应该合作建立学习型家庭。学校可以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向家长传达正确的教育观。例如,一所学校开展了“合格家长、合格人才培养”的家长活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学校资源,向家长传达学生学习的正确培养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另外,学校还致力于发掘典型的家庭教育事例,带领其他父母改善教育方法,选拔“最佳家庭教育”、“优秀家长”、“骨干教师”等。不仅如此,教师还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在拉近家长和学生距离的同时,为构建“学习型家庭”奠定了基础。敦促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合理地开展各种工作。同时,在评选过程中,广泛传播“家教创造学习型家庭”的经验,带动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教育对学生的影響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构建学习型家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要发挥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创造更好的“学习型家庭”,实现家校共同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孩子的自我实现和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和家长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不骄傲的毅力,一辈子学习的毅力,学习型家庭教育是家庭和学校合作共赢的大使,携手共同成长,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行.高校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园,2019(9)
[2]黄刚.家校协同,凝聚教育正能量[J].教师,2019(8)
[3]乔旺峰.推动学习型家庭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探赜[J].成才之路,2020(08):142-143.
[4]白慧.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措施和方法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220-221.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 陈亚雯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 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