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与RA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10-23 05:55:40郑美荣李春鸿余丽梅龙先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8期
关键词:瓜氨酸类风湿中度

郑美荣 李春鸿 余丽梅 龙先琼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确[1]。RA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侵蚀性的多关节炎,严重者会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及时评估RA患者的病情以及给予有效治疗,对疾病进展和患者的临床预后等有重要临床价值[2-3]。临床诊断和评估RA病情除了靠症状表现以及X线检查之外,血液学标志物检测也被证实是有效手段之一[4]。目前类风湿因子是RA疾病诊断标准中的有效血清学指标,但存在特异性、灵敏度不高等缺陷[5]。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RA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可弥补风湿因子特异性、灵敏度较低的缺点,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6]。本研究观察了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与RA疾病活动度指标的相关性,旨在为RA患者病情评估和临床预后提供评价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筛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接诊的5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RA组),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7]相关诊断要求,其中男性11例,女性44例;年龄52~68岁,平均(60.43±10.33)岁;病程(43.89±8.52)个月。排除标准:并发急性感染、先天性关节畸形或关节结核、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体质量指数>30 kg/m2、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心肝肾疾病;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与以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受试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5例(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48例;年龄55~70岁,平均(61.09±11.31)岁;;均无风湿、类风湿家族史。两组纳入的研究对象均征得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研究方法

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体质量、身高、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kg/m2)=体质量/身高的平方。RA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7]即对28个关节的肿胀、压痛予4级评分,DAS-28≤2.6分为病情缓解,DAS-28>2.6分但≤3.2分为轻度活动,DAS-28>3.2分但≤5.1分为中度活动,DAS-28>5.1分为高度活动。受试者禁食8~10 h,第2 d清晨空腹下采静脉血8 mL,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另5 mL分离血清,即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70℃保存待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性因子水平。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试剂盒由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货号为YS06095B),类风湿因子试剂盒由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货号为YS-2204B)。严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加稀释5倍的待检样品于样品孔,37℃孵育30 min,弃去液体,甩干,涤液,拍于,加酶标抗体液,37℃孵育30 min,洗涤,加入显色剂,37℃处理15 min;加终止液,以空白孔调零,在全自动酶标仪(450 nm波长)测量各孔吸光度值。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男/女)年龄(岁)体质量指数(kg/m2)红细胞沉降率(mm/h)C反应蛋白(mg/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U/L)类风湿因子(kU/L)RA组 55(11/44) 60.43±10.33 23.90±6.12 43.90±6.40 44.98±7.03 76.31±9.43 313.46±38.04对照组 65(17/48) 61.09±11.31 24.03±5.17 10.48±1.82 2.81±0.51 6.41±0.99 56.03±8.31 t值 - 0.331 0.126 40.248 48.249 59.421 53.121 P值 - 0.741 0.9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不同病情程度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比较

高度活动组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中度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P<0.01)。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不同病情程度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数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U/L) 类风湿因子(kU/L)轻度活动组 12 27.49±5.90 136.41±17.93中度活动组 28 69.75±9.41 291.83±34.93高度活动组 15 131.69±22.43 512.12±55.03中度组vs.轻度组t值 - 14.336 14.538中度组vs.轻度组P值 - 0.000 0.000高度组vs.轻度组t值 - 15.610 22.632高度组vs.轻度组P值 - 0.000 0.000高度组vs.中度组t值 - 12.761 16.061高度组vs.中度组P值 - 0.000 0.000

2.3 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分析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Pearson分析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RA以关节滑膜组织的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骨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等,也可累及呼吸、心血管、肾脏等系统,至今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8-9]。目前临床诊断RA主要通过症状表现、X线片等,但这些诊断明确时病情已较为严重,患者丧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10-11]。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在生理状态时体内的B细胞不会自发产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而在RA情况下机体免疫功能遭到破坏,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骨髓中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会大量生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12-13]。胡慧霞等[14]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联合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研究显示,RA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含量增加。本组检测显示,RA组患者的抗环瓜氨酸抗体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度活动组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高于中度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经Pearson分析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AS-28评分呈正相关。表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RA临床活动度存在显著性相关,是评估RA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之一。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由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RA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其通过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攻击患者自体组织,导致自身组织的免疫性损伤[15-16]。文献报道RA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健康人群,采取常规措施治疗可有效降低RA患者体内的类风湿因子水平[17]。RA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度活动组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中度活动组和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高于轻度活动组;经Pearson分析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DAS-28评分呈正相关。表明血清类风湿因子水平与RA临床活动度存在显著性相关,是评估RA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水平与RA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随着疾病加重表达随之升高,是评估RA患者病情的有效指标之一。

猜你喜欢
瓜氨酸类风湿中度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26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血浆L-瓜氨酸和L-精氨酸浓度分析方法建立及应用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