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检测分析

2021-10-22 01:56陆娟娟李爱英郑金华
关键词:食源性核酸病例

陆娟娟 李爱英 郑金华 宋 浩

1.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2.泰安市泰山景区疾病控制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1984 年 WHO 将“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一词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学校的食品安全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2020年6月19日,泰山景区黄前中学发生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泰山景区疾控中心与泰安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共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样本,进行病原体分离及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实时荧光定量PCR(ABI Quantstudio 5),比浊仪(梅里埃)显色培养基(科玛嘉)、肠道培养基(陆桥),GN 革兰阴性菌鉴定卡(梅里埃)、GP 革兰阳性菌鉴定卡(梅里埃)、BCL 芽孢杆菌鉴定卡(梅里埃),5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核酸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卓诚惠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核酸检测试剂盒(伯杰),诺如病毒(GⅠ/GⅡ)核酸检测试剂盒(艾克韦)。

1.2 病例定义与搜索

6 月18 日以来,在黄前中学食堂就餐后出现有腹痛、腹泻(每日≥3 次)、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学生及教职员工。6月19日~23日,查看黄前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就诊记录,询问学校提供的有相关症状的学生进行病例搜素。

1.3 方法

1.3.1 卫生学调查 了解病例定义者发病时间、发病症状、发病前48 h 饮食史等危险因素,检查食品安全相关材料、证明,调取监控视频了解学校餐饮制作过程及环境。

1.3.2 实验室检测 现场采集学校6 月18 日午餐、晚餐留样、饮用水及环境涂抹液,采集发病学生粪便,全部样本送泰安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分离培养,病毒的核酸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疾病的发病特征。

2 结 果

2.1 病例搜索

2.1.1 基本情况 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学生58 例,罹患率为8.37%(58/693),无死亡病例,无住院病例。首例病人李某某,男,15 岁,九年级一班,于6 月18 日17∶00 开始腹泻(腹泻3 次);末例病人薛某某,男,15 岁,九年级四班,于 6 月 19 日上午9∶10 分出现腹痛,腹泻 2 次。6 月 18 日未在学校食堂就餐者均未发病。

2.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其中腹痛50人,腹泻31人,见表1。腹泻次数最多8 次/日,以稀便为主;18 份大便常规检查异常10 份(偶见红细胞、白细胞等),血常规检查12 份,其中白细胞升高1份。14例病人使用抗生素(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吡哌酸片)治疗,效果明显好转。

表1 黄前中学食源性疾病暴发病例临床特征分布

2.2 流行病学调查

2.2.1 发病时间分布 6 月 18 日发病 21 人,6 月19日发病37人,首例病人于6月18日17∶00发病,末例病人于6月19日上午9∶10分发病,发病时间分布如图1。按首例和末例病例分别推断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可疑暴露时间集中在6月18日午餐和晚餐。

图1 黄前中学食源性疾病暴发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图

2.2.2 人群分布 病例中男37 人,女21 人,男女比例为1.76∶1,年龄分布在13~16岁,班级聚集现象明显,见表2。

表2 黄前中学食源性疾病暴发58例病例班级分布

2.2.3 饮食暴露史 调查了解学校为封闭式管理,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两批错时就餐,所有班级就餐饭菜种类、所用餐具均由食堂统一提供,就餐饭菜种类、所用餐具均相同;学校无零食店。病例有共同饮食暴露史,并有共同进食的食物。

2.3 实验室检测

2.3.1 分离培养 采集学校6 月18 日午餐、晚餐留样,餐碗涂抹液、餐盘涂抹液、刀涂抹液、案板涂抹液,做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检测及肠杆菌科检测,米饭加做蜡样芽孢杆菌检测[1]。发病学生粪便标本39 份,做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检测[2-3]。结果从鸡腿、炖豆角、肉炖黄豆芽和米饭4 份食品样本中均检出阴沟肠杆菌,其他样品所有检测项目均为阴性。

2.3.2 核酸检测 发病学生39 份粪便标本、生活饮用水做诺如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4-5]。6月20日下午对学校食堂采集餐碗、餐盘、生案板、菜板、餐盘盖、筷子以及生肉保鲜盒涂抹液各1 份,6月19—20日采集58例病人鼻咽拭子、肛拭子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4]。结果均为阴性。

2.3.3 双份血清抗体检测 依据《微生物检验技术》[6]以及食物中毒处理方法[7],于6月24日、7月10日分别采集到黄前镇卫生院就诊的12例病人血清,双份血清分别与食品中分离出的阴沟肠杆菌菌液做凝集试验[8]。结果食品中检出的阴沟肠杆菌菌液与12例病人双份血清抗体效价1∶4均未发生凝集。

2.4 调查结论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有共同饮食暴露史及进食的食物,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该起事件为一起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疑餐次为6月18日午餐和晚餐食品。

3 讨 论

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原因包括预成型的毒素、侵入性或产毒细菌、病毒、寄生虫及重金属。国内多项研究显示2001—2010年间,我国原因不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占食源性疾病总报告数的11.12%~39.41%[9-12]。查找致病因子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此次事件发生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的部分患者会有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出现腹泻、精神差、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13]。对患者生物标本及环境样本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排除了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

食品卫生学调查是判断污染原因(引发因素和引发环节)的重要依据。在本次事件中,调取监控视频发现,食堂存在防蝇设施不全、餐厅室内苍蝇较多、餐具消毒不彻底,鸡腿制作从出锅到就餐时间过长(超过4 小时)等问题,为细菌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并且存在未烧熟煮透等操作不规范情况。而4 种食物中检测出条件致病菌,也说明餐饮制作存在微生物交叉污染现象。

现行的微生物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判定标准中,多要求有实验室检测结果,且应在患者生物性标本与食品样品中检出血清型别相同的微生物,样品种类不全、数量不足或患者用药,均可导致无法在多类或多个样品中获得相同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法满足现行标准的诊断要求。随着新的检测技术的发展,运用多重病原PCR 快速筛查系统、飞行质谱等检测技术,可加快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快速判定;PFGE 图谱、二代测序等分析技术的普及,为食源性疾病的溯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在对病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的溯源中,分离培养是金标准,分离到病原菌仍是最基本的途径。在本次事件中,仅仅在食品中检测出污染因子,双份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不支持食品中检出菌为致病因子,不足以形成完整的感染证据链。

食物中毒事件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的事件类型之一。近年来,中小学生仍是学生食物中毒高发群体,学校集体食堂是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14],5—9月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月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接近总体的1/3,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约占总体的1/5[15]。夏秋季节气温较高,适宜致病菌的繁殖,被污染的食品感官性状暂时良好,但食品的安全性已经下降,所以不能仅仅以食品感官性状的好坏来判断食品是否能安全食用。应尽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重视餐饮环境的消毒,注意食品贮放时间和温度,尽量冷藏,尽早食用,避免备餐和供餐中食物交叉,做到生熟分开,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降低风险的发生,根本在预防,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学校食堂及周边学生集中进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加大校园内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力度,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食源性核酸病例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核酸检测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