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宽
(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9003)
颅内感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是最为严重的一类术后并发症,研究表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约在2.0%~10.5%之间,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术后死亡率和残疾率[1]。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上以药物为主,主要是采用高效敏感的抗菌药物,可采取静脉滴注、亦可采取鞘内注射给药。但血-脑屏障的作用使得静脉给药后药物不能在颅内获得持久而高效的灭菌浓度,并且存在许多不良反应。采取鞘内注射给药,则可明显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但实际的有效性、安全性尚无定论。本研究观察了抗菌药物美洛培南与万古霉素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5月~2020年5月济源市人民医院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均因颅脑损伤接受开颅手术治疗,术后症状体征呈现高热、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脑脊液WBC>1.0×109/L,脑脊液培养细胞(+),GLU<1.9 mmol/L,符合颅内感染诊断标准,均无腰穿禁忌证和药物禁忌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42±2.37)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18±2.24)岁。两组基础疾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 g/次,2次/d)和美洛培南(2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腰椎穿刺,接测压表,腰大池置管引流,缓慢释出脑脊液,至脑脊液压力达100 mm H2O,再给予缓慢注入20 mg的万古霉素,注完后以生理盐水冲管,再行注入20 mg的美洛培南,2次/d。
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并随访6个月,调查后遗症发生情况。本研究中治愈是指治疗后患者的颅内感染症状、体征均消失,脑脊液、病原学等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疗效与治疗费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比较 例
抗菌药物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有效性,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抗菌药的抗菌谱以及致病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是抗菌药在脑脊液中的有效杀菌浓度。常见致病革兰氏阳性菌对于万古霉素普遍具有高度敏感性,而常见致病革兰氏阴性菌对于美洛培南普遍具有高度敏感性;但颅内感染后可经由脑脊液的级联反应而使炎症快速扩散,此外,脑组织沟回、颅脑底池等特殊结构容易形成生理死腔[2],使致病菌易于稽留在组织表面,假若颅脑中局部感染灶的血药浓度过低,将不利于对颅内感染病情的控制,因此,美洛培南与万古霉素全身给药由于受到血-脑屏障的制约,有可能使抗菌药在脑脊液中的有效杀菌浓度不足,而影响颅内感染的治疗有效性;而为了升高血药浓度以增强疗效,如果通过全身给药则势必要加大给药剂量,这又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3]。
近年来,临床研究不断有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颅内感染提高治疗效果的报道[4]。鞘内注射,即通过腰穿直接将药物注射至蛛网膜下腔内,以提高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从而提高抗菌效果;鞘内注射抗生素可以有效避免抗菌药物的大剂量全身应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并且能够多次冲洗蛛网膜下腔,对脑脊液有稀释和促进引流的作用,可以降低脑脊液中细菌浓度,避免颅内感染的扩散[5]。本研究观察了抗菌药物美洛培南与万古霉素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并与静脉给药方法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和美洛培南,观察组采取鞘内注射给药,结果表明,治疗2周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费用、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美洛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不仅可达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有助于节省患者医疗费用,优于静脉给药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