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愉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134)
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中认知方面的问题,对跨文化交际的参与者的思维与行动的文化习惯的理解。跨文化意识要求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属性,同时也要去探寻其他文化的特征。只有这样,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有效地理解他种文化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跨具有文化意识对跨文化交际进展是否顺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跨文化意识被认定为认知问题,但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影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文化习俗的理解。[1]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听说读写译,更是要对英语语系国家文化的习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提升英语的综合总体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英语大多处于一种被迫、应付的状态,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甚至学生由于一些应试模式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抵触的状态。在高职院校现代化英语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语系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历史,英语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引导与培养。然而真正的语言学习,文化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2]采用跨文化意识进行教学,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文化风俗、生活方式等,可以给学生介绍英美文学作品、歌曲、电影、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很容易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为他们了解世界、拓宽视野提供帮助。
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与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沟通交往时,关注的重点仅仅是正确的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远远不够,还应掌握目的语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等。[3]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加强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力,引导学生去了解英语语系国家的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高职院校培养新型的拥有外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在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的提升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必须重视跨文化意识渗透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与语言知识的理解,学习外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从而摆脱“中式英语”的思维方式,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是一种被迫的学习模式,英语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更是难上加难。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对于英语的学习也缺乏兴趣,这也使得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变得毫无意义。长期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环境缺乏理解,对于英语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兴趣,这也使得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变得困难重重。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上依旧侧重于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对于文化的输出力度不够。教材中很多文章大部分属于叙事性文章,学生在不了解英语语域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语用文化的前提下,很难对文章有非常透彻的掌握。[4]因此院校可以选取一些反映文化的语言材料供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习得文化,在习得文化的同时学习语言。
基于中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前提下,大多数高职院校课堂的教学模式都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于跨文化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学态度。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仅停留在背诵记忆上,对于英语语域文化知识没有渴望了解的需求,对于国际交流毫无概念,因而造成了学生中式英语的概念。在这种教学现状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仅停留在英语词汇、语法的学习,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视野只会让学生认为是学习的负担,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的偏移是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的普遍现象。现在普遍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考试通过率和结果,从而忽视英语的学习。教学虽然明确了教学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英语考试,为学生划重点和考点,这种围绕考试的教学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和沟通,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而非仅仅为了通过某些考试。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深厚的中英文化修养,以及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由于以往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局限性,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文化功底普遍比较薄弱,很少讲授中外文化知识,也很少关注并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此需要加强英语教师对文化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到国外进修学习。教师在英语语系的民族文化氛围中,可以亲身感受到中西方的语言与文化的差异,通过自身的不断提升,才能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5]
教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特殊性,挖掘教材的文化元素,优选教材,内容上不仅要符合潮流趋势、与时俱进,更要涵盖文学、历史、价值观及社会风俗等各方面的内容。每个国家的人对于自己的母语能够脱口成章,这是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在授课时也应该为学生营造英语文化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受跨文化意识的同时还能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的英美剧集、电影,阅读英美著名文学作品,例如《老友记》《唐顿庄园》等,一方面了解英语语系国家文化、中西方表达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也能了解欧美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表1 跨文化意识培养——以《新标准高职公共英语系列教材实用综合教程(精编版)上册》为例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例如动画、电影、纪录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通过英语原声视频可以给学生提供语境氛围。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于异国文化的了解。[4]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通过查阅资料、文献等方式了解课文内容背景,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与英语语用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情景剧、舞台剧,寓教于乐。
国际交流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观念,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认识到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授英语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跨文化教学内容的积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中,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将英语文化、语言技能融入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中,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岗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