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具体措施包含了“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在积极探求各类优质企业深度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论证、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多方位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模式,以求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共同完成高职高质量人才培养任务。比较常见的有利用合作企业安排部分课程的教学实训、学生顶岗实习,也有专门结合某家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及员工职业发展路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企业特色班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各种教育改革实践都有效地推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但是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的00后学生出生于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时代,表现出更有个性、有想法,更多地强调自我、更关注自我的情感体验,不拘泥于统一的、标准的、规模化的教育模式。进入大学以后,明显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人生理想以及生活经历而带来的对职业的不同认知等。学生多样性的特点,意味着学校需要以学生为本,构建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运行良好的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储备,学校和学生的口口相传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合作院校和更多的学生认可,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失率,降低企业人才储备成本。现在很多企业有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愿,但在具体实施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是无法做到着眼长远,深耕细作,更多只满足于解决短期用人需求,导致订单班学生最后留存率不高。学生通过企业课堂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虽提升了实践技能,但无法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实践学习相结合,也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连锁作为一种经营模式,涉及的行业多、业态多,各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教研室都会积极争取各类优质连锁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构建强大的合作企业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但在校企双主体育人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组织管理上的困难,若针对多家企业打造多个特色订单班,实施项目化精细管理,则会大大增加教学组织实施和学生管理的难度,也受限于教研室老师的数量和精力。而且从过去校企合作经验来看,虽有学校老师、企业导师的悉心陪伴引导,每届仍有少数学生因为某些原因中途提出退出订单班的要求,由于特色订单班的人才方案与其他班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对这部分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安排非常麻烦。
所以学校需要立足连锁涉及的行业多、业态丰富、企业数量庞大的特点,结合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创新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连锁专业多行业、多业态校企合作共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通过连锁模式下的多行业、多业态校企合作来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需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业态创新实施校企多维合作共建,优化基于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课程体系,利用各类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及管理活动,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系统推进适应企业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倾力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具体运作模式如下:
首先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联盟”,各合作企业加入联盟在联盟框架内开展各类校企合作活动。围绕推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以及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管理服务保障、福利保障等,学校和各合作企业商讨制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联盟项目协议书,明确合作内容及校企双方的权利及义务,有利于规范统一教研室与各企业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减少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企业项目投入的积极性,为了吸引学生,留住学生,联盟内企业必然会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向学生提供企业特色优势资源,形成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1]。
基于校企合作联盟以企业实践选修课形式,连锁教研室根据学生入校到顶岗实习前每个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企业选修课程时长及门数,各企业结合给定的企业课程目标、要求设计各个学期吸引学生的课程(理论及实践)及活动,供学生选择,学生基于对企业的认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完全自由的、个性化的选择后,完成某个企业课程学习,企业教学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紧密合作,实行严格的校内教师跟课制度。此外校内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安排不同的企业讲解企业或行业的门店运营规则,学生因此可以了解到不同行业门店运营管理知识,为了提高学生边做边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由企业主导,校方配合,举办各具特色的“创新建议竞赛”和“岗位技能竞赛”等,不断丰富校企双主体育人形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及职业标准为依据,在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校企共商构建以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岗位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为基础,以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流程为依据,以连锁企业经营管理职业能力为核心,校企共同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与渗透,建立校企教育教学有机共同体,校企共同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任务。通过专业市场调研,全面分析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岗位和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全面而准确地描述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学生认知和成长规律,校企共同研讨确定学习领域,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为起点,结合学习对象的心理和智力特点,将职业活动中的知识、能力、素质各个元素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着眼于蕴含在行动体系中隐性知识与能力的生成与构建,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养成为主线,围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综合考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转型发展的需要,校企共同构建“横向四领域+纵向三层级”的“岗位引领、双元整合、知技交替、个性拓展”专业课程体系[2]。
按照连锁企业经营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针对连锁管理人才成长的周期性规律,明晰从学生到胜任工作的岗位负责人所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结合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教育部对相关课程的要求、学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际,设计课程模块。
“四领域”:搭建职业基本素质领域、专业技术技能基础领域、岗位技术技能领域、职业岗位能力拓展领域,对应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扩展综合能力。
三层级:初级基层岗位(商品认知、沟通与礼仪、认识连锁行业企业、管理入门)、中级管理岗位(基础会计、连锁企业市场营销、连锁企业物流管理、门店营运)、高级管理岗位(品类管理、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采购实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岗位能力渐进。
校企共同设计每个学期的企业实践课程方案及内容,每学期学生将选择进入一家企业完成企业实践课程学习。连锁教研室设计企业实践选修课程教学活动安排表以及课程描述模板,要求合作企业按照给定的每学期企业教学目标、教学时长,结合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设计企业实践课程体系。考虑到学生变换选择的可能,企业特色课程尽可能采取模块化设计。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针对学生多元化的特点、结合多年来校企合作的经验创新实施多行业、多业态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每个学期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供学生选择来渗透企业的品牌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化学生的职业态度,最终把我们的学生打造成文化意识浓、综合素质高、用得上、留得住、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