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丽
摘要: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利用网络技术使用手机、电视、电脑等传播媒体开展教学。
关键词:网络教学;主动性;线上线下结合
2020年春季开学,由于突发事件的影响,学生不能到校上课,只能在家里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听课。网络授课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开始,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个考验。通过网络教学的摸索与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从教学的形式看,网络授课我们都采用钉钉软件,本软件的模式有视频会议的模式,有群直播的模式,群直播的特点是容纳的人数特别多,而且通话的质量也特别好,适合人数特别多的时候开展教学。我在教学中都是用视频会议的模式,主要是我们各班级分开授课,班级人数又不多,在提问和学生交流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可以直接提问,和学生的互动非常方便,而且学生能随时提出在教学中听不懂的问题,这样在教学中更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思考和探究部分学生能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这种形式能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教学的方式看,采用教学课件为主体,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一节课的内容,如果都是老师在讲授,学生只是在听课,相信一会学生就会厌倦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来讨论,最后再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始终把解决问题当成本节课的重心,把网络课堂也真正还给了学生。尤其是学生讨论问题出现分歧时,教师要把阵地先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展示,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拓展思路,有错误观点的同学也能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真正理解此题的深刻内涵,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在课后复习时主要还是对应的练习册习题和相应的章节测试题,练习册学生都有,我把练习册的习题照片发到钉钉家校本,这样学生在习题的处理上就会方便多了,并且按时提交作业,如果作业量较少,我会下载部分习题,让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按照正常的授课进度,本次网络授课还是有些偏慢,主要原因是一节课比以往少了十分钟,还有在网上授课看不到学生的表情,有时候提问比较耽误时间,还有个别学生网络信号接收不好,屏幕或许模糊,或许听不清老师讲话的内容,再者视频会议的模式在切换屏幕时不是很方便。比如在讲解某题时,如果让学生一边看题教师一边进行板书演示时就不太方便进行,只能是屏幕之间来回切换。如果用手写笔往屏幕上写字时,写出的效果也不是很让人满意,因为屏幕小,尤其是本部分所讲的有机化学基础中有机物的结构比较繁琐,写起来也很费力,所以本部分我都是采取屏幕互换的模式,用手机拍视频的模式,我直接把板书写在纸上,让学生直接观看,这样要比直接在屏幕上写字方便得多,学生看着也比较清晰。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主要是采用家校本的形式把当天的作业都发布上去,学生做完后直接提交即可,这样的作业模式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图片模式的学生提交时只能把答案写在纸上,然后拍照上传,如果是文件模式的学生可以把答案直接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传,这样的作业模式不是很方便操作,文件模式整套试题都必须在手机或电脑上操作,这样学生看起来也比较费力,尤其是眼睛始终盯着屏幕会很累的,所以我尽量在练习册上留题,这样学生在做题是眼睛不至于太累,但是往往学生做完后会忽略拍照上传 ,还没有养成网上学习的习惯。
最后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必不可少,学生开始上网课时比较新奇,还能跟上老师的思路,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会有一定的惰性,尤其是在家里的学习氛围不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外界干扰比较大,有些时候还能听见学生身边的噪音,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有的学生存在着人机分离的现象,虽然签到都到了,但人不在电脑旁,提问时没有回答,这样在课堂上我会及时提醒学生一定要跟上老師的思路,谁不在班长同学需要及时联系该同学,这样的及时应对不至于让学生钻了没人监管的空子,有两次学生自己就不好意思去做别的事了。还有在课堂上的疑问要及时提出,大家一起来讨论解决,否则问题越来越多学生就没有耐心一一解决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疏导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消除学生的烦躁情绪,尽量在学习时能把自己禁锢起来,做到心平气和,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提高每节课的学习效率。课下注重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不明白的问题通过钉钉群或者微信群大家一起来讨论,这方面学生做得也很好,很多同学通过发微信来问我问题,这点让我很是欣慰,不懂就问,不让问题累积,我也会耐心地给学生回复,语言讲述听起来难于理解的就在纸上写完发给学生们,学生问题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相信学生通过网上学习一样会把知识都学得很好。
尽管和线下教学的效果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反思和总结,把最好的教学模式呈现给学生,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能有最大的收获,让线上教学的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王玥.浅谈关于“停课不停学”的中学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