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兵
摘要:在学校的发展中,应该注重发展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学校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教育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发展;引领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教育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学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对文化的发展,达到高质量的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每一所学校如果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应该对学校文化进行发展,学校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这所学校的核心,如同人的灵魂一样,学校应该对校歌、校徽、以及校训等进行不断地优化,并养成良好的校风和教薛风气,对于学校的文化不断地发展,还可以设计出校园吉祥物等等方式来不断地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設,并使用不用的方式,打造学校的精神建设。学校应该对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经验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断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处景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积极地提高学校的教学品质,引导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不断地优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同时还应该不断的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学校的宿舍或者班级进行重新装修,强化学校文化的建设工作。并根据学校的特色,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不断地修整学校的校园文化,使得教师和学生地学习和生活更加的方便,创设出优美的校园华景。这样物质文化的建设可以无形中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平,让学生受到熏陶,利用学校的墙壁或者景物等等去完善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完善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文化
学校应该加强制度的完善,并在认真落实教学制度,在学校的管理中,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主要分为对教学、德育、安全等内容。是对教师和学生的两个不同对象的管理。学校在建立制度的目的不仅仅是行为的管理,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情感管理,将监督变为帮助,使得学校的管理更加人性化。作为学校的教师,应该为教师的行为作出一个规范化的条例,教师是教育的领导者,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
三、不断地拓展课程文化
对于学生而言,课程是提升自己的重要方式,学校应该注重课程文化的设计。对于学校原本的课程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紧紧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完善教学体系,实行新型的教育方式,助力学生的美好发展。学校应该明确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断的拓展新的课程,在保证学生文化基础的学习上,开展一些特色课程,比如关于健康、美术、音乐、书法等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些课程的增加会让原本的课程变得更加的丰富,对与学生的教育也会更加的全面。同时还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的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教育不在仅仅局限于文化课,有效的徐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强化学校的德育文化
学校应该针对不用的情况多设计一些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的提升学生地德育教育。第一感恩教育 ,在教师节当天,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为教师们献花送贺卡祝福等等。每个班级都应该表演自己的节目,还应该给教师们进行集体的拍照,使得感恩教育更加亲近真实。对于父母的感恩,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父母应该给孩子进行回信,增进学生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同时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和父爱母爱的伟大,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感恩父母的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第二,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很多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学校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去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传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在端午节时学校可以举办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去自己寻找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各个地方的习俗,并让学生搜集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还可以在学习学校组织包粽子的比赛等等,让每个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成为活动中的主人公。第三,科技文化的教育。学校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科技文化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种。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科技馆进行参观,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和接触科技文化,对科学技术产生好奇和学习的兴趣,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地学习生活,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地科学素养。第四,爱国教育。对于南京大屠杀或者是九一八事变等国难日,学校可以举办相应的和主题活动,有条件可以去实地参观,没有条件的可以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让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并发出警报声,让学生默哀。通过了解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结束语
我国的习总书记曾经明确的指出过文化的重要性,其中说到:“文化是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凝聚力,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因此应该从不同的方面不断的丰富学校文化的建设,增加学生的全面教育,徐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化激发学校发展新活力[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1,59(01):35.
[2]于春波.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J].吉林教育,2020(3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