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沛琳,赵明利,韩梦丹,王孟妮,吴雪婷,申英杰
1.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河南 450001;2.郑州颐和医院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传统居家养老负担日益增大,社会养老的需求日渐增长[1]。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后,需要重新适应生活环境,会给大部分老年人带来很多困难和问题[2]。迁移应激于1992 年正式被纳入护理诊断体系,是指个体由于从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紊乱的状态[3]。迁移应激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激发焦虑、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并伴随体重减轻、睡眠质量等的改变[4⁃5]。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质性访谈,深入了解其在迁居养老机构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期为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
1.1 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9 年11 月—2020年1 月访谈了郑州市3 所养老机构中入住的14 名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养老机构入住时间≥3个月;③认知功能正常,简易精神状态问卷(SPMSQ)≥7 分;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体力不支,需要退出者;②其他特殊情况中途退出者。按照上述标准选取访谈者进行深入访谈,访谈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被分析后不再有新的主题或想法产生为理论饱和。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可选择自愿参与或退出,本研究最终纳入14 名受访对象,受访者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受访者的一般资料(n=14)
1.2 研究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课题组讨论及专家咨询等方法拟订访谈提纲。正式访谈前,对2 名新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内容反复讨论修订,形成正式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您选择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是什么?②您在整个迁居过程中的体验是什么?③您在这儿生活有什么体验和感受?④从您个人角度,需要家属、护理人员为您做些什么?⑤哪些事情是我没问起,但您认为对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很重要,而想要和我分享的?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访谈前先取得养老机构管理者准许,并向受访者解释访谈目的、方法及信息匿名保密原则,在获得老年人的知情同意之后,开始访谈并录音。访谈过程中注意观察受访者的面部表情、语气语调及肢体行为,并运用适量的引导方法,深度挖掘受访者的内心感受,每次访谈时间为30~60 min。为保护受访者的隐私,研究结果均采用匿名方式呈现,姓名以编号代替。
1.2.2 资料整理和分析方法 研究者在访谈结束后24 h 内将录音内容转录成文字信息,并将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情绪变化及动作表情标注在相应位置,以便更好地分析受访者的心理体验和反应。应用现象学资料Colaizzi 七步分析法[6]进行资料分析,逐字阅读文字材料,按照编码系统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并,找出资料之间的联系,通过推理分析,提炼出主题。
2.1 迁居压力与挑战
2.1.1 被动决策 大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年老时理应由子女赡养,而日益增多的小型化结构家庭导致居家养老负担增大,在艰难决策后多数老年人会选择迁居养老机构。6 例受访者表示最初由子女提出迁居养老机构的想法,后经考虑多种原因(自身身体状况、子女工作忙等)而同意。受访者1:“老伴走了之后我就跟着孩子住,年纪大了身上毛病也多了,孩子觉得我身体不好了家里没人照顾让我来这,刚说的时候我也不愿意,但后来想到他们工作又都挺忙的,还有孙子要照顾,我只能来这住了。”受访者5:“我本来跟着小儿子生活,结果小儿子又因为工作原因要被调走一段时间,我其他的孩子也都在外地工作,没办法孩子就让我先来这儿住着。”受访者11:“老伴走了之后我就在两个闺女家轮流着住,闺女肯定不说啥,但时间长了女婿有意见啊,跟他们一直住也不是个事儿,我就想着来这儿了。”
2.1.2 心存担忧 老年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对于入住养老机构内心难免会出现失落、抵触等负性情绪,会害怕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以及担心自己到底能否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7 例受访老年人表示在迁居养老机构期间心理存在担忧、不安等负性情绪。受访者2:“当初是我自己决定要来的,但等到真要搬了的时候,就开始担心这担心那的,担心在养老院不自在、没自由,就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住到这儿来。”受访者8:“当时特别怕自己在这儿住不惯,怕自己吃不惯、睡不好,适应不了养老院的生活,也怕人家说闲话,说我的子女不孝顺、我没福气啊啥的。”受访者12:“来之前儿子跟我商量过,也来这个敬老院看了,当时觉得还可以就定下来了,但后来心里就是觉得不得劲儿,觉得自己可能是儿子的负担,想着要离开家就难受也不知道该咋办。”
2.2 入住调适与适应
2.2.1 无奈妥协 养老机构陌生的环境和规章制度会让老年人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多名受访者表示其入住养老机构后情绪低落,最后无奈妥协。受访者3:“我在这儿老是会想起在家的日子,就忍不往偷偷哭,也不知道该跟谁说说。”受访者8:“来都来了还能咋办,就在这里住着呗,我也没什么别的想法了,以后爱咋样就咋样吧。”受访者9:“刚来这里觉得心情很烦躁,我看谁都不顺眼,现在觉得已经这样了也没啥了。”受访者14:“这有的老人感觉不太好相处,有的人就觉得自己有文化,看不起不如他的,有的就经常在背后说人坏话,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聊天,还是自己待着好了。”
2.2.2 应对接受 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面对生活环境、社会角色等的转变,远离家人朋友的情况,部分老年人会选择主动适应。受访者4:“既然来了就得好好住着,刚开始会不习惯,周围的人也不熟悉,慢慢时间长了也就能适应了。”受访者6:“在养老机构这儿有人照顾你,各种事也不用操心,虽然吃饭有的东西不爱吃,可能咸了淡了的,但哪有都按你的意思来的,想明白了也就适应了。”受访者13:“去敬老院住一时不适应很正常,那其他的人都能在这好好住着,我也一样可以做到。”
2.3 未来需求与期待
2.3.1 完善迁居过渡 多数受访老年人表示在迁居养老机构期间缺少过渡,老年人在迁居前后没有获得机构提供的个性化护理工作,使得入住后存在一定程度的适应困难。受访者5:“我到这儿住之前也没来看过,对这环境和人都不熟悉,他们(机构护理人员)就简单跟我说了说,剩下啥都得靠自己,咱老了适应能力也差,就只能慢慢摸索着熟悉这儿。”受访者10:“我觉得刚住进来那段时间挺难熬的,你离开家住养老院,身边又没有一个熟人,就心理可难受,就应该多关注我们这些刚进来的人,多跟我们聊聊天、搞些活动啊。”
2.3.2 增强社会支持 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后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但是突然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一个全新的群居环境,老年人内心更渴望得到各方面的情感慰藉。受访者3:“每次我孩子他们一家来看我,我就特别高兴,就是来的次数少,希望他们抽空都能多来看看我。”受访者7:“有时候会突然很难受,希望可以跟人说说心里话,可是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忙,他们也注意不到我心情不好,我也不好意思给他们添乱。”受访者11:“孩子家离这远,工作又忙,我让他们少来看我,但心里还是很想他们,想让他们多打电话,多跟我说说家里的情况,这样才能放心。”
3.1 养老机构老年人迁移应激问题需引起重视 受传统“养儿防老”思想及养老机构传统负面社会印象的影响,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应激反应。本研究发现老年人多由于健康状况恶化、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从而被动决策迁居养老机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心理反应,与Lan 等[7]观点一致。Keister[8]对入住1 周内的老年人调查发现,32%的老年人认为搬到养老机构的压力比预期的更大,26%的老年人认为压力和预期的一样大。Yu 等[9]的研究指出,许多新入住的老年人在第1 个月的压力最大,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到被抛弃。Achterberg 等[10]研究发现,34.3%的老年人从家迁居养老机构后会产生抑郁。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迁居养老机构后,面对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会产生多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如焦虑、抑郁、孤独、失眠等,甚至自杀的想法,这些都会导致不良健康结果[11]。由此可知,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迁移应激反应,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健康结局,应引起养老机构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3.2 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的过渡模式有待完善Hertz 等[12]在综合循证实践指南的基础上,提出应定期评估老年人的迁移风险,对显示出迁移需要或风险指标的老年人,帮助其做出搬迁决策及规划,而对迁移后老年人的管理内容应侧重于其机构适应情况的评估。本研究发现,大多数由老年人的家属主动选择联系养老机构商定入住时间及相关事宜,仅部分老年人存在入住前参观机构等行为,多数老年人表示并无针对迁居养老机构的具体计划。Križaj 等[13]建议养老机构在老年人迁居初期指派1 名工作人员与老年人加强沟通交流。故养老机构应完善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的过渡模式,优化入住流程,明确老年人入住机构后的服务重点,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有助于老年人尽快适应机构生活。有研究显示,采用SBAR 老年人入住交接表对新入住老年人进行评估,并制定入住适应计划,可减轻老年人的抑郁和应激反应[14]。研究表明,采用家庭化适应期模式即家属陪同老年人按照全日陪同入住、日间照料夜间陪住、全托管的流程入住,可减轻老年人的应激反应[15]。因此,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新入住老年人的综合评估,完善迁居养老机构的过渡模式,帮助老年人顺利完成家庭⁃机构环境的过渡,从而减轻老年人的应激反应。
3.3 提高社会支持对于减轻老年人迁移应激水平至关重要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研究发现,家属经常探望老年人并参与照护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16]。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后并不意味着家庭成员的责任随之消失,相反更需要来自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本研究中老年人也表示希望家属能经常探访或通过手机通信等方式经常联系,并与之交流家庭中发生的大小琐事。养老机构应鼓励家庭成员经常探望,为老年人提供持续的情感支持,以提升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的生活体验。护理人员在老年人迁居时为其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可减轻老年人的迁移压力[17]。因此,养老机构可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在入住期间给予老年人充分的尊重与关怀,从而消除老年人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对陌生人的戒备感。同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老年人在入住期间的身心变化,帮助老年人有效宣泄负性情绪,如鼓励老年人采取与他人交谈、向家人倾诉、培养兴趣爱好等应对方式,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
本研究通过对3 所养老机构的14 名老年人深入访谈,提炼出迁居压力与挑战、入住调适与适应、未来需求与期待3 个主题,提示养老机构应重视老年人的迁移应激问题,完善老年人迁居养老机构的过渡模式,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此外,今后可持续关注老年人入住后不同时期的体验和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减轻老年人的应激反应以及促进老年人适应养老机构生活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