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怡
摘要:我国正在稳步推进经济恢复与增长,而就业形势的稳定成为社会和谐发展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有着更加现实的意义。本文章结合新经济形势背景下,讨论企业需求方与学校供给方在耦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供需耦合 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培养
一、新经济形势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
复杂的国家关系和国际格局催生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也因过热发展出现增长疲软,许多产业和行业出现同质化,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缺乏创新性技术,依靠低价竞争抢占市场。经国家统计局统计,现就业人口在不断向第三产业流动。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创造出更多的新型产业,但第一、二产业劳动力流失使第三产业缺少前期生产性的支撑,劳动力没有相关的技能和水平,使得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下降,导致总体就业数量下降。在国家新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方面更多的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裁员或者要求劳动者有更高的职业能力可以一兼多职;另一方面共享经济、互联网等新型产业的崛起,招聘门槛不断的提高,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了评判学校能力的指标之一。在新经济形势下高职人才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高职院校体制问题
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清晰,盲目完成招生计划,招生量不断扩大,甚至动员全校工作人员进校进户的招生宣传,生源质量下降、新生报到率低、招生标准低,盲目的扩招给高职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学校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成本在学生管理方面,导致就业工作长时间被忽视,有些院校直到毕业前夕才开始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这时毕业生容易受个人能力、社会大环境或者父母、同学的影响,就业能力短时间得不到提升。
(二)高职学院教学问题
一般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落后,为吸引更多学生就读,没有经过市场调研而大量开辟专业,某些新开的专业异常火爆但就业困难;对于学生的课程安排没有合理规划,专任教师比例不足,缺乏完善的教学资源就开课,导致学生花费了时间和金钱却没有学到任何知识;教材的选用与社会实际发展脱节;实训设备陈旧,实训课程走马观花,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创新缺乏激励机制,缺乏职业追求的后续动力,缺失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三)社会观念问题
传统的本专科观念根深蒂固。虽然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但社会认同度不高。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也注重第一学历的选择,往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进去企业后从事的是流水线的操作工或者基层人员,基本工资低,加班时间长,职业竞升空间小,而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也意图解决廉价劳动力短缺问题,并没有将学生的技能培养放在首位。
三、供需耦合视域下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虽然不同的年代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不尽相同,但学校和企业这两大供需主体是确定的,针对文章之前高职院校出现的问题,在企业需求方与学校供给方的耦合视域下,给出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完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
学生和父母选择高职院校的目的性较强,期待着毕业即可以就业。高职院校应清醒认识到招生、教学、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招生制度,严审招生材料,提高生源质量;主动调研市场,建立特色专业,开发办学特色;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人才,建立“大一引導、大二确定、大三个性化发展”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增强市场适应性,避免毕业生出现“同质化”现象。以教学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形成“严进严出”的良性制度循环。
(二)创新教育教学观念
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较为传统,一些基础薄弱的职业教育学校只有依靠企业加入才能运转,而企业管理的行政化程度深,不懂教育教学管理。对于学校,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大教育教学投入,完善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提供完备的教育教学环境;对于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给予更多的创造空间,从而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鼓励学生动手创新与社会实践,提升主动实践与创新意识,让学生不再闭门造车。
(三)及时转变传统思想
企业往往将学历与能力挂钩,导致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止步于企业面试。学院选择合作对象时注重以“校”为主,以“教”为重,关注毕业生就业安置和教育资源问题,在双方建立良好的合作秩序基础上满足企业需求。合作企业也用转变“学历至上”的思想,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招聘分部分考核,对学历、技能进行综合考评,为学生提供良性的职业竞升发展道路。
四、总结
把握新经济发展机遇,在良性制度下,建立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和创新教育教学观念,将供需耦合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就业能力培养,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转变传统思想,真正地落实供需耦合视域下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措施。
1基金资助: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供需侧耦合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及实证研究”(SK2020A0955),
2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2020sjjd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