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杨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而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国人在与外界交流时难免出现一些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导致的困难与障碍。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培养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新一代青少年日后与异族文化的交流,增强文化敏感度,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初中英语教学
一、 引言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法知识和词汇量的单向输入,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较为缺乏,更不用说语言中所蕴含的跨文化成分。学生往往将中文与英语对立起来学习,没有意识到英语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其实就是“语文”,这使得学生们没有看到语言运用的重要性,反而将其作为难题进行解答。跨文化意识包括“意识到个人的行为和观点都受到自身文化的制约”、“意识到文化交际失败的文化原因”、“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移情能力的重要性”等。[1] 忽略了这些意识的学习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與英语核心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因此,本文拟以初中英语教学为切入点,尝试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进行分析,探讨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与英语知识技能综合学习提供参考。
二、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与原因
尽管素质教育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应试教育仍普遍存在,尤其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最大的压力便来自于中考,迫于这一压力,教师们为了有效提高学生成绩,所侧重的都是考试的考点,而这些考点往往集中在语法、词汇、阅读、听力、写作等方面,对于文化知识的考察极少。因此,若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则显得不那么有“性价比”。其次,教师对英语文化教学和文化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都影响着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许多老教师虽然对于语言知识教育有丰富经验,但对于文化知识的介绍却仍停留在他们那个年代,不仅无法给学生提供最新的跨文化交流技能,有时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对外国文化形成狭隘和片面的理解,十分不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最后,家长及学生的观点等也是也是影响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原因。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停留在家长们自己上学时的阶段,认为学英语就是学单词,学语法,忽视文化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则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上课也逐渐具有“功利性”,当教师介绍文化知识时显得不够重视,对于文化知识学习的动机不强。这些问题虽不会在初中阶段引起实质性的问题,却回在日后的异族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问题。
三、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分析
1. 在语言教学中融入跨文化知识
词汇作为一门语言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折射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学生们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良好载体,教师们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去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词汇挖掘其深层意思,使学生们能通过词汇学习了解更多的文化信息,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激发其跨文化意识。例如“dragon”一词在中西方文化中便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2] 而在西方,龙则象征着邪恶与破坏,在西方创世神话中往往担任着“反派角色”。
2.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跨文化教学资源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教师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打造文化教学情景,以此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手段,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好地展示西方国家的建筑、服饰、食物、礼仪等,了解东西方差异。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仿真的语言场景,让学生的周围充盈着外语和外语文化氛围,创作开展会话活动的语境。使学生在逼真的生活实践中题为英语的真实用途,借以激活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3]
3. 学生思想的转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身份已由原来课程的主导者逐渐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首先意识到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其次才是一门学科,而作为语言,其首要意义的交流意义。单纯地注重考试不利于其今后的文化交流学习,要想今后与外国人进行友好的交流,跨文化知识能力的具备必不可少。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容易在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 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21.
[2]赵丽玲,王杨琴.论中西方龙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的差异[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5(06):108-110.
[3] 资芸.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7):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