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1-10-20 08:18沈莉敏承霞曹小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1期
关键词:利拉鲁胰岛低血糖

沈莉敏,承霞,曹小俊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0 引言

2型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治疗手段控制其血糖水平,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竭,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1]。利拉鲁肽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具备显著的降糖作用,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预防低血糖事件,并具有心血管的保护作用[2]。以下将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进行联合治疗的实际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78例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0~78岁,平均(59.6±1.2)岁;发病时间1~16年,平均(7.2±0.5)年。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59.5±1.3)岁;发病时间1~15年,平均(7.3±0.4)年。两组各项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其中二甲双胍每天三次口服,0.5 mg/次;地特胰岛素行皮下注射,于每晚20点给药,0.2 U/kg/d起始,每天一次,根据血糖水平每三天调整地特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达标,共计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地特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利拉鲁肽行皮下注射,0.6 mg/次,每天一次,连续应用1周后改为1.2 mg/次,每天一次,共计治疗3个月,期间均加强运动指导和日常饮食指导。

1.3 评价标准。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本次治疗前后的变化;③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分析。文中数据行SPSS 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代谢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FBG、2 hPG、HbAlc水平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FBG、2 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代谢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糖代谢指标对比(±s)

?

2.2 BMI、HOMA-IR组间对比。两组治疗前BMI、HOMA-IR均较高,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BMI、HOMA-IR组间对比(±s)

表2 BMI、HOMA-IR组间对比(±s)

?

2.3 血糖达标时间对比。观察组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6.15±2.06)d,对照组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为(9.95±3.69)d,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率对比。观察组:恶心2例,腹泻1例,未见低血糖情况,该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69%(3/39);对照组:恶心1例,未见低血糖情况,该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6%(1/3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未充分明确,通常认为与诸多因素有关,如遗传、年龄、病毒感染、胃肠道效应、炎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是2型糖尿病产生和持续进展的关键性因素,若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容易诱发相关并发症,如大血管病变以及微血管病变等,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4]。地特胰岛素作为常用的基础胰岛素,在应用中吸收稳定,同时个体间和个体内存在的差异较小,可有效控制空腹高血糖,极少出现血糖波动和低血糖情况。二甲双胍作为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能有效改善使用胰岛素所导致的体重增加,两者机制互补,为临床上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5]。但部分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上述联合治疗方案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同时糖尿病患者出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降低,使得肠促胰素效应明显减弱,并伴随胰岛素分泌缺陷持续加重的情况,患者胰岛功能衰退进程不断进展。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该药物属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长效类似物,每日用药一次便可发挥优良的降糖效果,同时可避免低血糖的出现,更好地帮助控制体重以及改善机体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胰岛α细胞,可发挥多重胰腺外功能[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以及利拉鲁肽,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BMI、HOMAIR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综合治疗,在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体重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效果突出。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均比较低,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的平均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综上所述,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地特胰岛素、二甲双胍及利拉鲁肽的降糖效果显著,并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快体重达标和血糖达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猜你喜欢
利拉鲁胰岛低血糖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与胰岛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