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说起低血糖,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还曾有过低血糖的经历。但是对于低血糖,大家未必真正了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低血糖的认知是错误的。
误解一:诊断低血糖对所有人都是同一个标准
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较高、危害更大,为安全起见,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毫摩/升即可诊断为低血糖;而非糖尿病患者,只有当血糖<2.8毫摩/升时,方可诊断为低血糖。
误解二:无症状性低血糖属于轻症低血糖
饥饿感、心慌、出汗、手抖是低血糖常见的症状。临床上,有些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受损,患者的神经感觉明显迟钝,以致在发生低血糖时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患者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危及生命。因此,低血糖无症状不代表病情轻,恰恰相反,无症状性低血糖因为不容易被及时察觉,反而更加危险。
误解三: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小
与低血糖相比,糖尿病患者往往更重视高血糖。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比高血糖危害更加凶险。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此外,长期慢性低血糖还可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及老年性痴呆。
误解四:只要出现饥饿感,肯定就是低血糖
一直以來,“饥饿感”被认为是低血糖症的报警信号。在许多患者眼里,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些患者尽管血糖很高,但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转运进入细胞内为机体所用,同样也会出现饥饿感。许多糖尿病患者有这样的体会,越是血糖居高不下,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血糖控制平稳了,饥饿感也随之减轻或消失。因此,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物。
还有一种情况是所谓的“低血糖反应”,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尽管患者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甚至稍高于正常值,患者仍然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误解五:低血糖的症状都差不多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表现为哺乳困难、易激惹、好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噩梦易惊、遗尿等,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要么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要么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反常、抽搐、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或“癫痫发作”。
误解六:“低血糖”“低血糖症”“低血糖反应”是一回事
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①“低血糖”是一个纯粹的生化指标,表明患者血糖水平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但它不涉及症状的有无,换句话说,患者可以有低血糖症状,也可以没有症状,后者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②“低血糖症”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达到低血糖标准,同时还伴有低血糖症状;③“低血糖反应”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具有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如心慌、出汗、手抖等),但对其血糖值没有规定要求,多数情况下血糖低于正常值,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因此,“低血糖”和“低血糖症”是严格按照血糖值判断的,而“低血糖反应”则不然。
误解七:低血糖仅见于糖尿病患者
尽管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常见,但并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临床上,诸如胰岛B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如肺癌)、晚期肝硬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同样也可导致低血糖。因此,对临床上的低血糖病患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缓解低血糖症状,还要注意查找隐藏在低血糖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低血糖问题。
误解八:血糖值不低的“低血糖反应”不必处理
临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出现心慌、饥饿等低血糖症状时,随机血糖值并不低,在排除心脏疾患的前提下,临床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低血糖反应”。由于“低血糖反应”同样会诱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也要按照低血糖紧急处理。那种认为“低血糖反应”不是低血糖,因而不需要处理的观点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