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昔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以及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在不断优化.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主体展开教学,更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等角度进行探究,希望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深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BH1263.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个性化发展.此外,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也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体现,自然也成为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設计,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要想引导其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首先应该从兴趣入手,即围绕学生兴趣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奠定情感基础.数学课程知识相对抽象,小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自主学习热情不高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全面分析学生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因势利导,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形成强烈的探究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第一,贴近学生生活,引导情感迁移.
“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问题,而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这些问题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从身边人和事说起,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从中提炼简单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实现情感迁移,进行自主探究.例如,教师在教学《上、下、前、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验、认识不同的方位,教师构建了超市购物,并排队结账的情境.在情境中,教师以某个角色为坐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这个角色周围的情况,并具体说出上、下、前、后的人或者物.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回忆、表达中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第二,重视形象教学,强化情感体验.
小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要以直观形象为主,而在视觉、听觉方面形成的刺激更利于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教学《拼一拼,搭一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图形,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圆、三角形、正方形,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亲自感受用不同形状“拼搭”的快乐.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想象思维感知图形,并在自由想象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图形探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三,合理设计问题,构建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考的开始,也是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重要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构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凑十法”知识的时候,教师给出8+5的题目,并通过摆小棒的方式,要求学生给出不同的计算方式.在教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给出8+5=8+2+3=13,教师则提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2和3,为什么不分成1和4?还有的学生给出8+5=10+5-2=13,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明明是加法,却要用减法计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就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学习方法,体验学习过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思维,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策略,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依然有许多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认识,在课堂上担心学生不懂,一节课滔滔不绝地讲.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严重挫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从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出发,在课堂上有效协调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设计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是吸引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平均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拿来6个苹果,说有两名学生在课前准备中表现得一样好,想要将苹果分给这两名同学,并要求学生给出公平的分派方式.学生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的方法,逐渐认可了每人3个的方案.教师则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并指导学生体会分配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为主,让学生获得了活动探索的空间,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了自主学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