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凯 白雪
【摘要】本文以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填式问卷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展开调查,在分析数据基础上,一方面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另一方面分析现状背后成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和提升路径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關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培养 问卷调查
【课题项目】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资助项目(WH2020Z002);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CSZ20032);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S202010615033)。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45-02
社会责任感,即社会主体对社会、他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西南石油大学是我国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学校建设情况对众多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本次调查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自填式问卷为工具,对西南石油大学本科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多学科视角对收集的185份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对其中现实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高校思政教育水平提升社会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目标
调查以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共设计21个问题,分为三个具体目标:
(1)总结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手段整理问卷数据,总结当下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实情况和效果。
(2)发现问题,找出成因。研究目前社会责任感培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层层深入,透析问题背后的主客观成因。
(3)提出对策建议。挖掘问题背后深层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出针对性措施和建议。
(二)调查问题
(1)意识。针对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内涵和表征认识,了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程度。
(2)态度。针对社会责任感培育重要性及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目的,分析掌握大学生群体对承担社会责任和加强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态度和看法。
(3)行为。将日常与特殊时期结合,考察大学生日常志愿服务情况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贡献情况,探索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现状。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时间为2020年6—7月,对象为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设计问题21个,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5份,有效问卷185份。
(一)社会责任内涵理解
社会责任感由传统慈善互助思想演变而来,着重强调社会责任。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强国继承者,除应具备基本道德品质外,还应具备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185份回收问卷中,71%的大学生清楚社会责任感的含义,92.97%的学生愿意主动了解社会责任感含义,普遍能够理解社会责任感内涵并且愿意探索其背后深层含义,充分体现大学生的良好文化素质修养。
(二)对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态度
94.05%的学生认为自身有必要接受社会责任感培育并且认为学校和社会有必要对其进行社会责任感培育。虽少部分学生持反对意见,但大多数学生态度积极,大学生群体主流文化意识中依然重视社会责任感培育。
(三)接受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
社会责任感意识传播及培育载体主要为微信57.3%、微博57.84%和电视媒体56.22%,培育主体主要为老师35.14%、父母长辈39.46%、同学朋友13.51%。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以微信、微博和电视媒体为载体进行社会责任理念宣传教育的认同感与接受度更强,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发挥着关键作用。
(四)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及行为表现
关于承担原因,72.97%的大学生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感是自我道德要求,16.22%认为是社会要求,5.41%是为了获得他人友好评价,3.78%来自于他人影响。从数据来看,大学生传承、培育社会责任感主要来自于自我道德和社会要求,并且大多数人选择了自我道德。可见,在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实施下,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以及自我要求都有所提升。
关于行为表现,以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例。129人偶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占比69.73%;45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占比24.32%;11人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占比5.95%。在校期间一学期参加三次及三次以下志愿服务活动的有119人,占比64.32%;参加四至六次的有46人,占比24.86%;参加六次以上的有20人,占比10.81%。从参与次数和频率上看,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很少,积极性不高,整体呈现出相对消极的状态。
(五)数据总结
整体数据显示,客观上,社会责任感培育途径主要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渠道以新兴媒体为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主观上,大多数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自我认知良好,态度积极,社会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仍存在认知的表面性、概念性、知行不一等问题。
三、调查结论
(一)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认知存在概念性、表面性、低层次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99.46%的学生认知清楚,调查对象中有绝大部分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处于模糊状态,“清楚”的自我评价结果仅为字面上的概念性朴素感知,至于其深层含义如何,大部分同学并未真正理解,认知总体停留在初步的“低级”状态。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利己主义泛滥,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强烈功利色彩。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于市场经济大环境,多元化使社会整体利益变得模糊难以确定,人们过于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责任观功利化在大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各种行为出发点都是个人利益得失与理想前途,而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在其奉献行为中的地位似乎只是“顺便”。
(2)大学思政课程的单调重复也为利己主义泛滥提供了机会。思政课程脱离实际、单调乏味,对比其他丰富多彩的专业课程,显得苍白无力。在大学生的利益选择情境中,思政课程的竞争力远不如专业课程,使得大学生群体“一心只读专业书”的倾向更加明显,对自我道德和社会时政漠不关心,因而也就不屑探讨社会责任感代表的精神和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识、态度与行为的断裂
调查发现,90%以上调查对象在认知和态度方面都展现出积极理性的一面,但实际行动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呈现出“认知到位、态度良好、行动不足”的总体特征。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可谓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成果的一次考验。在我国多年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理论探索和实践努力作用下,众多青年大学生都展现出勇于担当的风采,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只图个人利益享受,不顾抗疫大局,知行不一、怨声载道、扰乱人心。
(三)大学生对以新媒体为载体传播的信息接受度和敏感度更强
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网民规模中,学生群体占比达26.9%。伴随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网民生活,俨然成为思想交流与碰撞的主流阵地。
不同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网络新媒体以其海量性、便捷化特征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覆盖全面、资源丰富的多元化信息体系,充分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快捷性需求,契合了其接受信息碎片化的习惯。
因此,基于新媒体独特优势,大学生对以其为载体传播的信息的接受度和敏感度会更加强烈。数据显示,大学生获取社会责任感信息的主流平台为新媒体。因而通过新媒体多样化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能够有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影响力。
四、对策建议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学任务,所谓“教书育人”,将“育人”教学融入到每一门课程,让学生在每门课程都能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教化,使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于心,是学校和老师本分所在。
2.思政理论讲解生动化,思政实践常态化
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于专业课程,思政课堂的单调乏味是其中重要原因。改善思政课堂教學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首先要与时俱进,将理论与时代发展融合,使理论讲解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生动性;其次,要将思政理论融入具体实践中,提出现实问题,令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达到理论教育理想效果,使责任意识外化于行。
(二)搭建时政教育网络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必须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新时代大学生生逢国强之时,肩负民族重任,关注时政应为其必修功课。高校更应积极开辟各种渠道,让时政熏陶助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成长于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主力军,对新媒体网络显示出极高的积极性。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载体改革,将传统时政教育与新兴媒体结合,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关注与共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三)积极开拓大学生个人成长平台和社会贡献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常提到,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担当”的前提是有“本领”,过硬本领的练就非自身努力而不能成,然而新时代,资源、机会等客观因素对个人能力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在客观要素层面,高校应为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为学生提供各种成长平台,不仅要为已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的学生提供“试身手”的舞台,更要给予其他普通学生以“尝试”的机会,高校和社会要注重搭建“金字塔”式的个人成长平台,为学生提供一条循序渐进的成长通道。
相比于高校,学生个人掌握信息资源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不足,对信息资源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还应教授学生如何收集社会资源、整合社会信息、发掘社会贡献渠道,帮助学生利用自身优势为社会贡献。社会应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的联动作用,将社会建设项目与高校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一社会建设资源,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
(四)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化责任教育培养模式
一个学生成长不仅受到自我性格和禀赋影响,而更多受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教导影响。
当前,部分高校过于追求深造率和就业率,忽略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存在偏差,对子女教育过分注重物质投入,忽略对其人格和品性教育。作为教育主阵地,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是社会责任感培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奠基石。父母和老师是家庭与学校的重要教育角色,须以身作则,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要求,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社会是检验和深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唯有将家庭和学校教育与社会联动,才能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精神空间。只有充分发挥家庭基础作用、高校关键作用和社会保障作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才能促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崔乃鑫.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和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1-113.
[2]伍安春,王让新.习近平青年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J].社科纵横,2019,34(6):133-137.
作者简介:
平凯(1992年-),男,汉族,天津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白雪(2000年-),女,汉族,四川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