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实践

2021-10-17 09:31章晓勤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语文教学

章晓勤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质疑、探究、批判的热情,不断拓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批判”,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批判”中不断发展批判性思维,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中国建筑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已然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是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基于此,笔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有了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的想法。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8课。当笔者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这篇课文的第一句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课文的第一句是一个“病句”!该句是这样的:“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其中“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作句子的状语,一般它应该放在谓语动词“是”的前面,也就是可以修改成:“中国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是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读了几遍,感觉比原句顺畅多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在心中基本成形了。

上课的时候,笔者就把那个“惊人”的发现抛给了同学们,真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往日平静的课堂掀起了“轩然大波”。“课文还能有错?课文还能修改?建筑大师的文章还有毛病?”大家议论纷纷。当笔者把修改的道理和盘托出,不少学生频频点头,更多的学生陷入沉思。笔者告诉同学们,课文并非字字珠玑,经典也会有瑕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课文里面还有很多“毛病”,今天这堂课的任务就是要拿建筑大师的文章“开刀”,请同学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改!一番话再次激起全班同学极大的兴趣。他们的目光迅速投向课文,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很快就有学生发言:“文章的第一句可以修改。这个句子太长,可以把‘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放在句子的最前面,用逗号隔开,这样句子就更简洁了,读起来也不费劲。”话音未落,另一个学生又站起了来:“‘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不好,应该把‘中字改为‘上字,我们经常说‘在中国历史上,没听说过‘在中国历史中。”这两处改动真是太好了,笔者还真没想到。笔者为两位同学的精彩修改点赞,教室里也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旗开得胜,同学们的劲头更足了。一个又一个“毛病”被发现:把第二段第一句“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中的“所”字删除,不影响句意的表达;也是第二段中的一个句子,“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人民”,但是句子的后半部分“达到了高度水平”的主语显然不是“人民”,应该在“达到”前面加上“使它”(注:这是原人教版《语文》课本必修5中的表述,新版已做了相应的修改);文中有些句子太长,比如:“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 这个句子太长,不够简洁,读起来拗口;还有一句:“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的,但它们很快的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能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句话简直就是要人命啊。(学生大笑)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们还提了不少。笔者充分肯定学生们的独到的眼光,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辨析,修改。然后,笔者又进一步引导:除了字词句的问题之外,在文章的写法方面可有“批判”的地方?

学生们再次进入文本,从布局谋篇的高度重新审视课文。有一个学生关于中国建筑九大特征的发言很有见地。笔者整理了一下他的发言,大意是:①九大特征中大多数特征的表述不够精练,特征是要用概念来描述的,应该用高度概括性的词句来描述中国建筑的特征;②九大特征的并列关系存在逻辑问题,如第三个特征是讲中国建筑的木材结构,第四和第五是讲斗拱、举折和举架,而斗拱、举折和举架应该是木材结构的方法之一之二,也就是说,木材结构方法是包括斗拱、举折和举架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且第五个特征是举折、举架,但文中只介绍了举架而没有介绍举折,实际上举折和举架是一回事,但文中没有说明;③第一个特征实际上并不是特征,有哪一所房子不是由地基、中间和屋顶组成的呢?只有屋顶的装饰性才是中国建筑的特征,而屋顶的装饰性在第六个特征里进行了专门的阐述;④九大特征可压缩合并:将第二保留,将第一、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合并,将第三、第四和第五合并,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三大特征,一是中国建筑的对称性,二是中国建筑的木质性,三是中国建筑的装饰性。

关于文中“文法”“词汇”“可译性”等问题,学生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学生认为,将建筑比喻为文章,这是将具象的事物抽象化,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谈中国诗》这篇文章谈的是中国诗的特征,文中的许多比喻就是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且比喻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同时作者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将中国诗的特征阐述得非常清楚。中国建筑的特征也可以采用“比较建筑”的方法来说明,虽然文中也与外国的建筑进行了比较,但明显不够。还有学生对文章的体裁提出了疑问,本文究竟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文章前半部分说明文的特征比较明显,但后半部分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是揭示“为什么”的问题显得有些牵强。(在上一节课上,笔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了如此分析,即前半部分是“是什么”的問题,后半部分是“为什么”的问题)还有学生认为本文不是科普文,因为根据课文注释,本文最初发表在1954年第1期《建筑学报》上。《建筑学报》是建筑专业学术期刊,它的读者应该是建筑专业人员。所以普通读者特别是高中学生阅读本文时会有许多不明白之处。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改写《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可以想象,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一定是精彩纷呈的。

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的作者是建筑大师梁思成,对这样一位大人物的文章进行“批判”,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知道,处在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大都具有叛逆的个性,他们敢于向一切说“不”,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实际上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和精神。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青春叛逆的心理特征,大力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把这群不畏猛虎的初生牛犊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是的,我们的学生一贯来是“满堂灌”“一言堂”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权威面前几乎没有话语权,偶尔的灵光乍现瞬间可能就会熄灭在所谓的标准答案里。当教师破除坚冰,放开手脚,打开另一扇窗户,让学生的“批判”在课堂上和文本里尽情“撒野”的时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特别令人惊喜。当然,批判不是反叛,批判不是不问青红皂白的一概否定。教学中也有不少同学提出的问题遭到了另一些同学的“反批判”,真理就是在批判与反批判的交织中变得越来越明晰。对经典文本进行“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批判与反批判中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是在有一定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展开的,批判是在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批判是在经过周密的思维后展开的。批判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批判的过程就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许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稚嫩的,也许学生的批判是错误的,也是学生的修改是欠妥的,也许学生对梁思成先生的“冒犯”是不敬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课堂是生动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有生命的;重要的是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新;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情感是热烈的,收获是明显的。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苦于大多数课堂教学的沉闷和无趣,如何让课堂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在课堂上进行批判式教学不啻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可以说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这种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了整整一堂课,甚至延续到课后的作业。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和点拔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学生的全程高效的参与才是关键。虽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一堂课的教学就可以养成,但只要教师给予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土壤,就一定能够绽放批判性思维的朵朵鲜花,结出批判性思维的累累硕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尊重和发展,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學会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更是批判精神的唤醒、发育和养成,更是思想、人格和精神的独立。

[作者通联:安徽铜陵中学]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语文教学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