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霞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美术教学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即便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科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缺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把握不够准确以及未做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等问题。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实践,在美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并提高其艺术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爱国情怀;艺术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069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民族自信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并没有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而且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也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导致传统文化教学浮于表面。针对此,教师要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并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实现浸润教育,让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魅力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一、在多元化认知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我国传统文化历久弥坚,不仅是我们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外国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这也就导致学生难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此,教师要充分的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将教学当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丰富的延伸,做好资源整合,在多元化的认知中让学生把握传统文化核心,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
以《水墨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基础的多媒体开展教学,并且利用互联网的延伸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并且以名画事例做好教学导入。以“泼墨山水”为例,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感受其中破墨、泼墨、泼彩等技法,并体会水墨画中色墨交融的效果,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苍茫幽深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水墨画所蕴含的独特的美感。之后,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画,更加重视物象内在的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同时也能够利用无生命的山水和无意识的花鸟借物抒情。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利用水墨画进行创作,也可以根据名画事例进行模仿,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取新的创作灵感,进而不断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二、以生活化元素感悟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材之上,而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之中,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在生活中,一些传统文化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认知和行为习惯,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融合是促进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生活化的传统文化教学能够更好的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也能够引导学生把握传统文化内核,引导其在传统文化魅力熏陶中成长,进而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以《建筑艺术的美》为例,教师首先要进行启发性提问,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如:“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古代建筑呢?他们分别是源自哪些朝代呢?你能够了解他們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吗?”以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自主思考,使其快速的融入到学习当中来。有学生回答道:“我对故宫和凡尔赛宫有一些了解”。此时教师就要以故宫与凡尔赛宫为例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对赏析故宫庄严、内敛、宏伟的美,也能够品味凡尔赛宫几何、高耸、华丽的美。最后,教师要利用信息工具为学生展示其他古今中外的建筑,并让学生分析不同建筑审美观的不同,加强其对不同历史背景作品审美及艺术表达方式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教师引导促使学生把握艺术作品的内涵,也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提高艺术素养
美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学,更不局限于艺术形式的熏陶,实践也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促进教学开展的重要方式。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将艺术的表现形式局限在绘画之上,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也限制了其艺术素养的提高。针对此,教师要以丰富的实践做好教学引导,让学生接受不同传统文化形式的熏陶,也能够在实践中促进其多个方面的成长。
以《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引导,让学生了解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剪纸的历史及发展,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并通过资源延伸让学生了解窗花也属于“剪纸”的一种,以此让学生明白窗花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独特的美。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准备一些彩纸、蜡纸、剪刀和刻刀等实践材料,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学视频进行剪窗花的实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其精细化操作能力,提高其艺术素养。
综上所述,要想做到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使其在自主感受中体会其魅力,并且在主动的探究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通过这样的方式牢牢的把握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明艳.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7:226-227.
[2]章芳芝.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浸润教育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26):P.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