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勋
摘要: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改革深化后的教育目标,新一代的学生成长在非常开放的国际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才能让他们在今后拥有核心竞争力,在各级学校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理论含义出发,研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教育理念;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3-201
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改革深化后的教育理念,新一代的学生成长在非常开放的国际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才能让他们在今后拥有核心竞争力,在各级学校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其有着比较具体的要求,只有从生活中挖掘培养理念和教育活动,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应用的广泛,才能引导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惑,只有在化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才能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引起他们的兴趣,启迪他们对化学的追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化学课程生活化教学理论的含义
化学是现代社会人们无法离开的科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将化学与生活内容相联系,并进行实际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也能让化学褪下神秘外衣,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惧心理,通过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谓生活化的化学实验教学,就是指在课堂实验教学中选取与高中化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或者资源来进行实际教学,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熟练地运用化学实验,不仅能增长专业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具有实用性的,从而让学生对化学的认知产生改观,以利于培养学生化學学科素养。
二、高中化学运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创新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新时代提出的全新教育思想,为弥补理论学科的枯燥性和单一性,以生活问题为学习背景,老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完成高中化学教学,构建高中化学在新时代的教育意义。受现阶段高考的影响,高中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将化学问题以生活问题为背景提出,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原动力。
三、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应用地生活化教学理论
(一)联系生活热点
高中阶段学习的紧张度和压力是极高的,这也注定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难获取与时事热点有关的信息,更不可能自主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相关热点结合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好桥梁与纽带,使学生意识到化学课堂不仅是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接收站,也可以是生活热点的播报台。但这对教师搜寻并快速解读核心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生活“妙招”和普遍说法看似正确有效实则不起作用,同样也有许多貌似不能被组合在一起使用的物品结合后会产生奇特的效果。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变身“科普高手”和“拆招达人”,既增添了知识的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比如在讲授乙酸的过程中,为阐明其酸性微弱,可借用“喝醋化鱼刺”这一常识性错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食用醋的乙酸含量在4%到6%之间,若想利用乙酸与碳酸钙反应使鱼骨软化,则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因此喝醋不仅不能化鱼刺,乙酸的刺激性还会使喉咙受到的伤害更加严重,还有可能造成食道黏膜的损伤或是引发喉水肿。
(二)重视生活实验和课堂氛围
为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老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过程应重视教学氛围,面对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高中学业压力大,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老师侧重生活化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创新生活化化学课堂,老师重视教学氛围之余,重视师生平等关系,老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意志,构建全新的生活化高中课堂。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以生活问题为实验问题背景,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意义,通过化学实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单元模块的教学中,老师深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海水制盐、海水提取镁、溴、碘的方法,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海水淡化的不同方法,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生活中的图片可以增强对海水淡化的理解。以“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为例,老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装置进行课堂实验,丰富化学课堂模式,学生通过观察海水蒸馏的过程可以提升化学学习兴趣。
(三)重视课外实践探索
抛开课本知识和社会热点,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很多有趣无害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可以享受实验的乐趣,在乐趣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产生动力。学校也要向教师提供支持,比方说安全场地、实验设备等,还要安排课时,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机会和平台。比如说大象牙膏、水玻璃、土豆电池、法老之蛇、DIY汽水等等,都可以是学生课外实验的内容。以香蕉蜡烛为例,实验材料完全触手可及:香蕉、薯片、打火机、玻璃杯,实验安全性也比较高。用手掰去香蕉两端,置入玻璃杯中,将薯片处理成烛芯的样子插入香蕉,点燃即可。试验后让学生研究配料表,探究是什么真正在燃烧?单独的香蕉和薯片哪个可以点燃?用联系起来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思,不那么枯燥无味,让学生步步探索,追求真理。这些课外实验不应该被轻视,如果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想做的实验就证明他们已经有了兴趣,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喜爱上化学,才能让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四、总结
生活化的教育理论是学科发展的结果,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如从生活中着手,从他们熟悉、关注、有兴趣的地方入手,教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善于从课本中借鉴,重视学生的课外兴趣实践,灵活处理化学与生活的连接点,高效利用课时与课堂教学,最终可以让学生爱上化学,学好化学。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