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摘要:体育教学应贯穿于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体育教师通过趣味、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加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新课改背景下,在开展农村体育教学方式创新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体育教师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对创新方式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提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11
传统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影响很大,各学校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绝大多数教师也的确忽略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体育教学质量的改善也迟迟得不到推进。基于此,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从事初中体育教师这份职业,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从为学生着想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动地融入到课堂当中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爱好,以求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良性发展,取得理想范围内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组建体育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合作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作质量,形成规范小组,只有在课堂上保证充足的合作练习、探究交流时间,才能让学生在动手、动口中,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让学生获得合作体验、感悟,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中,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技能,尤其要重视激发体育困难者的自信,使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合作任务,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协调合作,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正确组织与协调合作过程,给予适当帮助,缓解组内参与不平衡的现象。例如:进行讲解示范,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示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示范后引导组长先完成相应动作,以便在小组合作中组长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辅助组员完成练习,各个组员也可以取长补短;在小组合作练习时教师要进行巡视,既可以了解学生练习效果、各个小组存在的不足之处,又可以及时针对学生的疑惑给予点拨;在纠错时,教师可以结合小组练习存在的问题,让全体学生进行合作探讨,集思广益,解惑释疑。教师要对积极表达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开展游戏式的体育课堂教学
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应该重点采用以下方面的科学策略。第一,精准把握游戏应用的时机。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宜在技術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应用体育游戏,这样反而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技术认知水平。第二,结合技术教学内容来科学筛选体育游戏。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巩固以及提升阶段,较多采用丰富的游戏,以此来有效降低技术训练的枯燥感,为学生积极融入新鲜的元素,切实提升他们的技术练习热忱度。在技术巩固以及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该保障游戏运用的精准性以及恰当性,要通过体育游戏来达成强化学生体育技能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运球类的PK游戏。比如挑选几个学生,让他们站成一列,每名同学之间的间距在1.5米左右,运球学生需要连续绕过人墙来进行运球。运球学生若在中途失误,那么对应位置的学生则有权利来“惩罚”运球学生。
三、拓展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是准备活动的拓展。准备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不能流于形式,可安排形式多样的准备活动,如既有徒手操又有轻器械操,既有原地的又有行进间的;又如多种形式的跑:倒退跑、后踢腿跑、各种图形跑等,或者运用游戏做准备活动,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拓展。教师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分步教学,如立定跳远动作技能与方法的教学,可基于学生的素质水平,分成多课时,第一课时以动作模仿和跳跃游戏为主,第二课时以探索正确的动作方法并进行实践论证为主,第三课时以运用正确的动作方法提高跳跃成绩和各种专项跳跃练习为主,第四课时检测学习效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第三是竞赛游戏教学的拓展。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想一比高低。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根据身高、体重、性格、身体素质等不同因素设置不同的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各尽其能并提出不同的目标。比如力量大的同学做力量型游戏,瘦小的、协调性好的同学做技巧性游戏等,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有收获、有成就感,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的激情。
四、尊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
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对于教师讲授的体育技巧或者对于体育项目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心肺功能薄弱,有的学生可能协调性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们提高身体素质,切忌“一刀切”,要让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例如,篮球和足球是初中生非常喜爱的两项运动,教师可以利用短跑、长跑的测试结果,让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足球更加重视学生的耐力素质培养,而篮球则对于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以提升“加速度”为学习目标。长跑能力相对较差可以学生足球运动,而短跑能力差的可以学习篮球项目,让学生运动素质得到平衡,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这种结合的方式让课堂学习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学习也会赋予趣味性,但是专业训练方面并不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现状,所以并不能把该方式应用到专业素质的训练中。
结语
作为农村体育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要认真分析体育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大胆革新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体育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林群星.新课改下农村初中体育创新教学路径微探[J].体育风尚,2021(03):182-183.
[2]祝润玲.提升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方法谈[J].安徽教育科研,2021(06):70-71.
[3]吴召华.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