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的思考与分析

2021-10-16 18:30杨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预习合作探究

杨毅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心已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已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者,而是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和主体,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如今,生本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和青睐,并运用其指导着自身的教学实践与行为。在这一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构建生本课堂也成为了当前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生本课堂,简言之,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它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感悟与体验,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将课堂教学变成相对素朴、无形和自在的主动探究过程。生本课堂是对以往“师本课堂”的根本性颠覆与变革,是一种具有显著优越性的教育模式。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经验,从预习方案的巧妙设计、因材施教的贯彻实施以及合作学习的深度开展三个层面切入,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方法与策略作以分析论述,以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预习;差异;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270

生本课堂,要求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中心和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才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使学生乐学、爱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必须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根本遵循,要特别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设计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课堂结构,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以进一步促进生本课堂的构建与生成,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广泛的数学经验。

一、巧设预习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课前预习作为一种个体独立探究的行为,只有对其进行有意识地、持续地指导,才能使之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习惯。要想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通过巧设预习方案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接触和了解新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教师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有效预习。首先,我让学生对教材进行精读、细读,不要忽略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和每一幅插图;其次,复习旧知,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再次,试着做一做课后习题,检验自己的预习成果;最后,总结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我先是与学生就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了沟通,了解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认知疑问,这样便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明晰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把握个性差异,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尊重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深度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继而通过分层教学的实施深入贯彻因材施教理念,以进一步促进生本课堂的构建,使全体学生获得应有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各异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备课、目标、授课、练习、作业等进行分層。以“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节为例,课前,我首先根据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将其科学地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层次,并据此进行了分层备课,其中具体指出了各层次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便在分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从学生实际出发,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分组,并分别布置了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最后,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成果对课后作业进行了科学分层,以便在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引导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单向的输入过程。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推进,这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亲历知识的推导过程,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后,我提问道:“怎样才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在学生自由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分工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来对刚才提出的方法加以验证。在这一过程中,我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了针对性的指导。如此,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还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和原则,采取多重有效举措与方法,构建适合学生的生本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芳.例析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7,27(03):82-84.

[2]翁雅静.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3):114.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预习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