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娇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在教学方式上转化观念,进而帮助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高效有趣;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265
小学道德与法治涵盖了思想道德教育、自强自立精神等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道德风向标,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基础认知出发,使学生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的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有效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消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那么我们应该具体采取怎样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实际教学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学生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课本知识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实例中学会主动思考知识的内涵,进而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热情,以达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父母多爱我”时,我会先从父母多爱我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进而让学生知道父母特别爱我们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关爱我们的父母。由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其实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会通过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小的生活场景来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父母多爱我,所以我会让学生模拟“我的一天”的生活轨迹,让其中一个学生扮演“我”,其他学生则扮演他在这一天的生活中父母做的事情等等。然后让学生对刚才的生活小情境展开思考:“这是我们多数学生一天的生活,你在其中都发现父母做了哪些关爱我们的事情呢?”,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学习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让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并加深了对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重视课本内容,为学生解读教材依据
虽然小学生还不完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是教师在教授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还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准则与依据,以让学生在之后的生活中的行为能够做到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并懂得法律知识。
例如,在教授“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我会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上课铃响了之后应该做些什么吗?”,并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之后,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我会为学生补充更多的有关“生活中的规则意义”的知识,以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懂得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然后我会通过结合课本知识来为学生讲解规则以及道德法治制定的依据,以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树立规则意识,进而为学生之后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新颖案例,活学活用知识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新颖案例结合教材来进行讲解和分析课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可以给予学生以更直观和更具象的感受,还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可以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文字理论中抽离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等特点,让学生可以从案例中自己获取知识,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授“同学相伴”时,我会利用案例教学来导入本节课程,以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本节课程的教授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再让学生从案例分析和讲解中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先为学生展示一个案例:“小刚和小丽还有小强是好朋友,在一次超市购物时,小刚和小丽发现小强在购物过程中偷东西,如果你是小刚和小丽,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这种“偷东西”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所以我会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展开小组讨论,作为最好的朋友,遇到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做,在学生讨论完毕并踊跃回答完问题之后,我会以此引出课题“真正的友谊”,并为学生加以明确当朋友犯错误时,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朋友改正错误而不是帮助朋友隐瞒错误,那样的不是真正的友谊。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解和案例的分析中来真正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而让学生可以掌握理论知识,这种案例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参与其中,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以及养成良好的性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全体学生做一个全面地了解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给小学生基础知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法律意识,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冬梅.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05):182.
[2]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0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