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宏梅 王子琨
摘要:绘画治疗使用艺术媒材实现对情绪的表达、自我的探索和行为的调控,而隐喻治疗则通过打比方在来访者的内心植入积极的暗示和信念,从而促进心理反思和建设能力的提升。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隐喻中的比方,不仅能带动来访者思维的运作,也能给来访者提供更加立体的感官体验,让这个“比方”更加真实和有效力。本文结合咨询实务经验,探讨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的几个结构化方法,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提供方法上的实务参考。
关键词:绘画治疗;隐喻治疗;团体心理辅导;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9-0004-05
一、相关概念
绘画治疗的魅力显而易见:来访者通过纸笔等艺术媒材任意地创作,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罢,那些被呈现出来的色彩和线条以及各种手工创作总能带来新的觉察,将心灵中隐秘的伤痛、未被展现出来的力量和欲将生发出来的新希望,汇聚成一股叫作“心灵内在语言”的流动的力量跃然纸上,给来访者创造出新的心灵成长的机遇。
绘画艺术借艺术的形式,走心理治疗之路,密切关注来访者在“非语言表达”过程中的体验。而咨询师则把对这一过程以及最终的“作品”的观察,作为促进来访者表现或表达、展露自我、探讨自我并最终深入其心灵深处的秘密的一个窗口。
莱可夫与约翰逊[1]于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启了语言学研究的新篇章,预示着认知语言学的诞生。他们认为,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隐喻不仅体现于我们使用的语言,更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当中。斯蒂芬·兰卡顿也指出,故事和隐喻能给人以教育、激励、引导、沟通并被记住,且隐喻无处不在。而且,隐喻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一种交流方式,拓展了语言的表现力、创造力,丰富了语言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心理治疗是一个基于语言交流的过程,治疗效果的取得也在很大程度上倚重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交流效果。因此,咨询师如果熟悉语言结构,尤其是隐喻,就可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对来访者的理解和促进。
在心理治疗中使用隐喻的做法被称为隐喻治疗。乔治·彭斯[2]指出,“决定治疗信息能被听到、接受并付诸行动,不仅仅是因為你对来访者说了些什么(治疗干预),而且还有你如何去说(治疗干预的沟通方式)。”而隐喻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治疗中的交流变得有趣和具有吸引力,因而也可以减轻交流中的阻抗,并能够增进交流过程中来访者的想象力、探索精神,以及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并在来访者语言建构的世界和超越语言的体验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联通的桥梁。
二、应用优势
经典的隐喻故事治疗依赖口语。从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到乔治·彭斯的故事治疗,治疗师们凭借自己深具魅力的语言传递词汇所能达成的通往心灵的力量,让来访者借助这些口语信息来完成一个隐喻带来的积极想象。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咨询师在咨询的某个节点和来访者说“我觉得你真是拥有一双像鹰一样敏锐的眼睛”,或者说“我觉得接下来你就可以去冲浪你的人生了”,或者说“这将会是你接下来的一段新航程,舵手,可以出发了”,来访者自然就明白他所拥有的力量和新目标。
心理辅导实务工作中,当我们想把某个隐喻植入儿童青少年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会寻求匹配来访者也适恰咨询师本人的方法。某些时候,双方都会在口语方面陷入一定的困境,比如来访者本就是被动的和口语表达不擅长的人,咨询师也不太擅长使用口语讲故事,这个时候,绘画艺术这种非口语的媒介就成为权宜之选。
咨询师不再试图笨拙地想要讲出美妙且有力的故事,而来访者也可以回避在理解隐喻的语言和回应故事中所感受到的困难。他们可以在传递一个简单的隐喻之后,迅速用绘画的方式,想象和创作出一个属于来访者自己的鲜活的意象。在这个意象被创作出来之后,再就其展开一些口语访谈的工作——这就是体验式隐喻的魅力所在:咨询师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带有隐喻意图的体验任务即绘画,而来访者在这个新的体验任务中可以培养技巧、能力和信心,也可以增加对意义的探索和体悟。于是我们会发现,隐喻和绘画“双剑合璧”,启动了来访者的内在,隐喻激活了想象,让绘画创作容易聚焦;绘画呈现了有形的隐喻,让视觉刺激增加了隐喻的表现力和治疗魅力,二者相得益彰。
三、活动设计
(一)活动示例
下面以四个活动为例,简要呈现结构化的活动框架。
1. 制造一枚“OK绷”
第一步:情境引出隐喻。你是否使用过“OK绷”,我们也叫它创可贴。当我们的身体有了一个小的伤口,我们会使用一枚OK绷来管理这个伤口。因为OK绷可以止血,可以止疼,还可以防止伤口感染,所以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第二步:隐喻关联心理。我们的情绪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或大或小的伤口。如果这些伤口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我们的“情绪皮肤”可能会出现感染,由此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害。所以情绪的伤口也需要及时地清创和包扎。那么,我们就需要随手能够拿到帮我们止血和止疼以及防感染的“OK绷”。
第三步:绘画呈现意象。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你的想象当中,一个具有这样功能的“OK绷”可能长什么样子?比如它的颜色、大小以及它的构造和功能。当你的想象能够为你内在的这一枚“OK绷”定格的时候,你就可以尝试把它画下来。为了让学生在绘画的时候更加聚焦,我们使用二分之一张A4画纸,请学生尽量将自己的“OK绷”画在画纸的中间区域。
第四步:分享凝聚力量。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这枚OK绷。分享清单为:这是一枚怎样的OK绷,请介绍它的样貌、构造和功能;你是怎么想到要为自己制作这样一枚OK绷的?这枚OK绷最让你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以及怎么样使用这枚OK绷?这个制作OK绷的过程带给你怎样的启发?
2. 张开你的“秘密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