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2021-10-16 19:51秦海宁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职业教育

【摘 要】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技艺人才培养中技艺传承出现断层、传承范围狭窄、传承模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构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育人模式,论述搭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平台、建设“非遗”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制订“非遗”技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建设“非遗”技艺传承实训基地、开发“非遗”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对策,以培养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教协同 非物质遗产 传承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09-03

优秀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技术能力,并对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产教协同”传承和发展“非遗”技艺、培养民族文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模式与路径,为进一步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参考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一、民族地区“非遗”技艺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技艺传承出现断层

我国“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模式多为纵向传承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时代更迭,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而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严重冲击着传统手工作坊的生存和发展,少数民族年轻人外出务工,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导致少数民族聚居区“非遗”技艺传承出现断层,传统技艺文化生态环境、自然传承模式遭到破坏。现有的“非遗”传承人“老龄化”现象明显,“非遗”传承后继无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范围狭窄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非遗”技艺的传承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并局限于以家庭血缘关系为载体的代际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极大地制约了传承人队伍的充实壮大,并且其生产规模因为不能系统化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狭窄的传承范围还使传承活动面临停止的风险,这也是导致“非遗”传承人才匮乏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传承模式单一

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主要是由师傅“口传手授”,徒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都是师傅经验上的指导,思维方式单一固化,缺乏对技艺理论上的总结以及文化内涵上的挖掘,基本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师傅将传授技艺的重点放在告诉徒弟“怎么做”,而不是探究“为什么”这样做,这也导致徒弟在传承“非遗”技艺时缺乏自主创新性,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非遗”传承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思路

基于“非遗”传承人才匮乏及缺乏创新性,将“非遗”项目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把职业院校作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通过开设专业与课程、进行规模化教学,大批量培养传承人群,不失为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职业教育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其核心特征是师傅与徒弟形成某种契约性的雇佣关系,徒弟在师傅的教育指导下边学习技能边工作,从而获取从业技能与从业资格。不仅如此,现代学徒制较为突出的变化在于学校成为教育的主体,教学组织更加科学规范、教育属性更加明确集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即学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育,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学生,更是企业的员工。双主体育人的意义在于在培养学生“做中学”与“学中做”的能力,将教育教學规律科学地运用于学生在工作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现代学徒制与“非遗”传承的适配性。可以说,现代学徒制是“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培养的时代选择。

通过升级产教融合平台,能够落实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创新民族产业生产性实训培养模式,共建校企产业中心,共建民族文化(非遗)研究院、民族技艺传承工作室,形成“多元”参与、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民族产业协同育人模式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共建共享共发展校企命运共同体,高质量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水平(如图1所示)。

三、构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育人模式

(一)搭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平台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柳州市艺匠服饰有限公司,校企共建“柳州市艺匠产教融合产业中心”,将“引厂入校”和“厂中建校”融为一体,对接服装产业链共同研究专业群设置、引导企业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推行真实任务式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共同设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建“柳州市艺匠产教融合产业中心”教学团队,在校班级采取学期轮岗制,实施生产性实践教学,共同开展生产和教学;注册“侗礼”“苗礼”等商标,将校服生产、民族工艺品加工等企业生产任务融入教学任务,将校企共同开发的实践课程移到企业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介入“云班课”“学习通”平台和“智慧课堂”,企业师傅和产业中心教师共同指导,提升学生岗位实战技能和职业素养,创新现代学徒制。

(二)建设“非遗”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课程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进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专项招生计划,重点扩大对三江、融水等县(区)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子女的招生数量;成立“民族圆梦班”,引导学生进入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美术设计与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品牌专业群学习,成立民族技艺学生社团,设立“柳二职民族技艺传承人”评选机制,聘请民间技艺大师进驻校园成立“大师工作室”;以“匠心素养+技艺传习+文创设计系列课程”为突破口,建设“民族语”“民族服饰鉴赏”“民族网红直播营销”等民族技艺选修课程,建立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民族运动等技艺类特色课程;传递民族文化,让更多的学生传承、创新和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技艺,通过“技能比武”“创意设计大赛”等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三)制订“非遗”技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学校引进培育共建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结合“校级名师工作室”“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校级非遗传承人”等实行特设岗位制,推进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提升工程,引进、培育一批“高(高影响力)、精(业务精湛)、绝(绝技绝艺)”高端人才,促进品牌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一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非遗”传承人、校级“非遗”传承人等三级民族“非遗”传承师资队伍;个性化培养一批专业能力突出和发展潜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校企共建一支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一批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数量充足、专兼融合、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结合民族产业发展,通过开展民族技艺普及培训等项目,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自主研发服装、文创、旅游等新产品、新技术,面向区内中职学校进行民族技艺交流和经验推广,推进实践服务辐射项目,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精、绝的师资队伍。

(四)建设“非遗”技艺传承实训基地

学校结合民族工艺品产业、岗位职业技能发展趋势,完善共享基础实训室;结合最新流行的直播电商模式,改建专业群岗位技能实训室;依据服饰品销售,民族工艺品销售及民族餐饮推广等知识模块,建设民族工艺“网红”直播营销实训室;营造真实生产情境,以信息化设备与管理手段促进模块课程教学改革,建成高水平实训基地,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学校还建设“非遗”民族服饰博物馆,以满足学校、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采用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与“非遗”的传承、创新、推广与应用进行有效结合。学校通过完整的系统建设,使其易操作、可互动,成为具有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系统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共建共育。通过3D模型、声音解说、文字说明、影像资料、动态展示等手段展示精品文物,观众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和艺术享受。

(五)开发“非遗”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校深入研究民族“非遗”文化,有效对接相关专业,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发挥优秀民族文化技艺与专业技艺相融合教学的协同效应。开发民族元素资源庫,建成民族教学共享资源库;推进课程实施,以行动导向的任务引领教学为主线,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以视频资源建设为核心,开发课件、微课、操作视频、新技术应用视频等;利用民族教学资源库,对接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数字化新形态教材和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构建新型教学生态,采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手段,推进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建设,以学生的真实获得感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推进导生制、真实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改革,更加高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活力。

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传承模式的优势改变民间传统“家庭世代相继”和“师徒口传身授”技艺传承方式,使“非遗”技艺传承焕发生命力和创造力。职业院校构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模式,应将“传道授业”与“立德树人”有效结合,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作为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提升文化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弘扬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共筑精神家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胡建国.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课程开发实证研究:以烹饪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9(15).

[2]智英斌.山西省高校产教融合下非遗传承与管理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9(6).

[3]姜汉荣.功能综合体:县域职业学校的功能再构与路径探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

[4]施教芳,王建良.产教融合的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生态系统构建探索:以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资源库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

[5]王腾香,刘萌,刘姝.现代学徒制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策略[J].职教通讯,2019(16).

[6]张立阳,尚鹏礼.文化产业基地教学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新路径[J].工业设计,2018(3).

[7]潘东标.体系开放融合创新:对推进南京非遗专业学院建设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8(60).

[8]吴以默,维伊.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用实践演绎非遗传承和产教融合[J].东方收藏,2018(3).

[9]钱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以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唐卡技艺培养为例[J].西藏教育,2020(9).

注:本文系2020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产教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编号:GXZZJG2020A06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秦海宁(1978— ),男,广西桂林人,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教育管理、民族文化、语文教育方向。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职业教育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