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右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10-16 06:26李小微邱金维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7期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常规

李小微 邱金维

(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1)

高血压脑出血在高血压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其受到机体血压长期高压状态影响,使得颅内小动脉管壁出现变性、缺血以及坏死等病理改变,若此时血压骤然升高,极易导致血管破裂,进而发生脑实质内出血。而对于基底节部位出血的患者而言,容易发生血肿占位,进而对其基底节部位重要神经和内囊上下行纤维产生直接压迫和破坏,增加患者死亡风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偏瘫,会对其活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针对该类患者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促进其机体康复。临床有研究显示[1],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应用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干预质量。但目前临床在该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疾病治疗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次研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用于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90例右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群体,2018年2月研究开始,并于2020年2月结束,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45例的常规组和45例的实验组。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依次是25:26、女性例数依次是20:19;年龄平均值依次是(58.07±5.03)岁、(58.16±5.14)岁。在统计学软件中分别录入每组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当结果显示P>0.05时,代表存在分组研究价值。纳入标准:(1)在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检查后,将其均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同时均是在右侧基底节区发生出血[2];(2)所有患者均需实施手术治疗;(3)患者家属享有知情同意权,在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后,自愿表示签署相关文书。排除标准:(1)机体肝肾功能存在明显障碍者;(2)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3)机体凝血功能存在严重异常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 法

常规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同时严格遵循医嘱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做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等。予以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有:(1)手术前基础护理,待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评估,抬高床头15-30°,协助其头偏向健侧,测量其血压以及血糖水平,常规进行备皮、剃头、导尿以及禁饮食等术前准备项目。(2)手术前心理干预,患者通常会因自身病情而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主动同患者交流,了解导致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依据其原因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另外还可告知其疾病有关内容,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3)手术后干预措施,待患者返回病房后,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其意识状态,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师,以便立即开展相应干预措施。告知患者手术后正确的卧姿,防止因动作过大而造成脑组织过度牵拉,避免再出血情况发生。(4)饮食干预,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嘱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遵医嘱采用灌肠或药物等方式对其便秘情况进行干预。(5)引流管处理措施,定期观察各种引流管情况,确保引流管通畅,并予以妥善固定,及时解除扭曲、阻塞等情况,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等。(6)并发症干预,手术后护理措施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另外,因患者长期卧床加之部分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使得鼻腔以及口腔内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极易造成各种感染情况发生。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和按摩,避免出现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7)出院前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对其实施健康知识宣教,定期进行随访,告知患者家属实施患肢功能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的方法,嘱其协助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项目

(1)对两组手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2)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判断每组病患焦虑程度,最终得分与焦虑程度呈正比。比较每组患者干预前后SAS得分。(3)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5]对每组患者生活质量实施评估,最终得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佳。比较每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检验方式选择SPSS22.0软件中的t检验和χ2检验,当提示检测结果为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每组手术前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

在准备和住院时间方面,常规组均长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每组手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x±s)

表1 每组手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x±s)

组别常规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n)45 45手术前准备时间(min)31.28±5.23 15.16±2.21 19.046 0.001住院时间(d)16.08±2.34 11.32±2.20 9.942 0.001

2.2 比较干预前后每组SAS得分

干预后常规组SAS得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每组SAS得分对比(x±s,分)

表2 干预前后每组SAS得分对比(x±s,分)

注:*P<0.05(表示同组干预前后比较)。

组别常规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n)45 45干预前55.69±4.08 55.78±4.15 0.104 0.918干预后43.69±3.87*31.58±3.62*15.330 0.001

2.3 比较干预前后每组生活质量得分

常规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每组生活质量得分对比(x±s,分)

表3 干预前后每组生活质量得分对比(x±s,分)

注:*P<0.05(表示同组干预前后比较)。

组别常规组实验组t值P值例数(n)45 45干预前30.26±4.21 30.35±4.29 0.100 0.920干预后49.63±6.01*66.52±6.28*13.034 0.001

3 讨 论

据一项临床研究显示[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一个月内病死率可达到35%-52%,并且其中仅有20%左右的患者会在发病后半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发病后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手术是当前临床在早期干预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方式,通过实施手术治疗,能够将损伤的脑组织有效切除,进而促进疾病恢复。但该种干预方式对护理水平有一定要求,围手术期护理水平可能会对其临床干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故而临床将探寻何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为研究重点。

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全面性、跨学科和综合性特点,其能够确保护理流程具备高效性和标准化。在慈静等[7]人的研究中,其发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其SAS得分是(32.15±3.48)分,生活质量得分是(64.31±6.54)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措施。因此其认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中,可改善其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水平。本次研究中,在手术前准备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在SAS得分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在生活质量得分方面,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治疗措施所制定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严格规定护理流程,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严格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依据患者自身疾病特点,在经过全面讨论后为其制定综合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在手术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进而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生活水平。

综上,在右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促进其机体恢复,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基底节脑出血常规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常规之外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
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中回入路手术治疗进展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比较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