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2021-10-15 20:06汪晨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汪晨

【摘 要】目的:分析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收治疗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Scr、PHT、ALB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钙水平以及血磷水平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透析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有所升高,血磷水平明显降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透析前Scr、PHT、ALB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透析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Scr、PHT水平明显更低,ALB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改善多项临床指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相较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钙磷代谢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是尿毒症患者发展至终末期的主要手段。而传统的透析手段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对血液中大、中分子的消除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尿毒症患者疗效,降低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1]。高通量透析治疗是目前先进的血液净化技术,其与低通量透析治疗相比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并可有效消除患者血液中的中、大分子,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收治疗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3岁~67岁,平均年龄(46.3±2.4)岁;对照组患者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5岁~65岁,平均年龄(46.5±2.5)岁;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两组患者均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尿毒症终末期需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者;②均在治疗前知情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②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④不愿积极配合治疗或意识障碍者;⑤合并营养不良以及胃肠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治疗方式为:费森尤斯4008B单泵机、澳凯龙SDL2000H单泵透析机,高通透析器费森尤斯Fx80透析器表面积为1.8m2,低通透析器费森尤斯Fx8透析器表面积为1.4m2,血流量设置在22 ml/min~26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治疗开展时应注意钙离子的浓度则为1.5mmol,治疗频率为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Scr、PHT、ALB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血钙和血磷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透析前血钙水平以及血磷水平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透析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有所升高,血磷水平明显降低,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1,表2。

2.2 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前,透析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Scr、PHT、ALB水平

两组患者透析前Scr、PHT、ALB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透析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Scr、PHT水平明显更低,ALB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见表3,表4,表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的不断发展,尿毒症等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长,如何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延长生命时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3]。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分为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是肾衰竭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透析的目的主要在于替代肾脏缺失的部分功能,包括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4]。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利用透析液中的碱基、钙离子等向血中扩散,达到清除毒素、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的目的。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主要包括高通量以及低通量透析治疗,但针对两种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一定的争议[5]。有学者研究认为,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虽然能够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但对于血液中大分子等清除能力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6]。且在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下仍可能对患者身体内的钙磷等指标水平造成一定的异常,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低钙或高磷症状,导致患者钙磷紊乱,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7]。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的不断发展,高通量透析治疗以及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能够对血液内的有害物质以及大分子等进行有效清除,并能够稳定患者的钙磷水平,避免钙磷紊乱[8]。此外,高通量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随着高通量透析时间延长,患者血钙水平可有所升高,而血磷水平随之降低,这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透析治疗中骨病、甲亢等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9]。可见,相较于低通量透析治疗,高通量透析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钙磷水平以及Scr、PHT等水平,保证患者在治療中的生命健康[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研究可见,两组患者透析前血钙水平以及血磷水平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透析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有所升高,血磷水平明显降低(P<0.05),提示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钙血磷的代谢水平,在对患者采取透析治疗1个月后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或减少现象,可及早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两组患者透析前Scr、PHT、ALB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透析治疗后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Scr、PHT水平明显更低,ALB明显更高(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利用高通量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同时也可帮助改善患者的Scr、PHT、ALB水平,临床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高通量透析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钙磷代谢水平,改善多项临床指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相较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海涛,肖丽丽,柏琳.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皮肤瘙痒影响的疗效评价[J].糖尿病天地,2021,18(1):161.

[2] 汤瑞新,桂应云.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和皮肤瘙痒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54.

[3] 陈娟娟,刘素贞,杨义芳,等.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2):89-92.

[4] 陈月强,游莉莉,欧阳冰芯.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钙磷代谢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內科,2020,15(5):49-51.

[5] 李芸,胡天晓,郑朝霞,等.高通量透析联合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31(9):51-55.

[6] 尧鹏,何敬东,曾莉,等.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6):68-70.

[7] 高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钙磷代谢紊乱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5):145.

[8] 王培永,方娇.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代谢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4):32-34.

[9] 汤瑞新,桂应云.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和皮肤瘙痒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61.

[10] 杜凌鹰.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3):58-59.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控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所致血压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全程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伸到居家护理的应用研究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