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侠 卢艳娟 韩自华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82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18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及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避免压迫、预防感染以及自我监测、内瘘异常处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明显小于对照组总发生率3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满意率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不仅可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患者自护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是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疗的一种途径,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常用于替代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方法,这种治疗方法需要给患者进行动静脉造瘘术。由于患者自体的动静脉内瘘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近几年已被广泛运用于血透血管通路中。动静脉造瘘手术容易导致患者手术侧的手臂出现血栓、发生感染、出血、血管瘤[1]和内瘘堵塞等并发症,其中内瘘堵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动静脉内瘘是维护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而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就非常重要。本研究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进行血液维持性透析182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上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血液维持性透析1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将1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1例。对照组91例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为2.64:1;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35±10.58)岁;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2~47个月,平均时间(24.62±4.26)个月;透析时间6~220个月;研究组91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为2.37:1;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8.78±12.16)岁;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3~49个月,平均时间(26.23±6.08)个月;透析时间4~22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床边必要护理、建立血管通路、选择合适抗凝剂等[2]。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
1.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维持性血液透析重要性,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并对有抑郁等负面心理的患者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术后护理 手术后保持内瘘处伤口皮肤清洁、干燥,一旦发现伤口处渗血、渗液增多等情况要及时更换敷料;叮嘱患者手术后1~2 d内禁忌做屈肘动作和避免手臂受压等,注意保护造瘘侧的手臂血管,尽量避免在造瘘侧的上肢进行量血压、抽血、输液等措施,防止睡眠时翻身压迫造瘘侧肢体造成堵塞;术后向患者讲解肢体功能锻炼重要性,指导患者术后进行适宜握拳活动,并逐渐加大力量;指导患者和家属学会观察伤口,监测血管杂音,触摸血管搏动,检查动静脉内瘘等情况,学会判断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
1.2.3透析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反应,加强生命体征的检测,每隔30 min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值班医师处理。
1.2.4透析结束后 要求护士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力度进行局部包扎止血,力度以穿刺点不渗血或者听到血管杂音为宜,观察24 h之内早期内瘘颤音减弱或消失情况。
1.2.5健康教育 加强血液透析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口头交流和讲座的宣传方式,以达到患者坚持每次透析后的正确预后和处理[3]。
1.2.6加强专业知识、业务培训,树立全新的护理观念:首先要开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学习,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规范护士的实际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操作;其次要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增强主动护理服务的意识,加强护理工作责任心,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进一步打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自我的平台[4]。
1.2.7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血糖忽高忽低以及形成血栓等。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高、血脂高、血液粘稠度也高很容易造成动静脉内瘘堵塞。
1.2.8其他 熟练掌握全身肝素化、无肝素透析的适应症及用量,预防感染等措施。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制调查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采用自制调查表《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调查表》在透析期间对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评定进行调查,分值为5、4、3、2、1。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9.52%明显小于对照组38.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96.00%,对照组满意率为82.00%,研究组的总满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自护行为能力情况比较 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干预组患者的遵医嘱用药、避免压迫、预防感染以及自我监测、内瘘异常处理情况分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瘘并发症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而且还会加大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严重的并发症还会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内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46%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证实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有很大关系:我们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针对性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后保持内瘘处伤口皮肤清洁、干燥,尽量避免进行量血压、抽血、输液等措施;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检测,每隔30 min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透析结束后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力度进行局部止血包扎等;规范护士的实际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操作;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血糖忽高忽低以及形成血栓等;熟练掌握全身肝素化、无肝素透析的适应症及用量,预防感染等措施。有研究报告,开展必要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增强患者的内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4]。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明显大于对照组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加强护患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护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在医院享受到亲人的关心和家的温暖。有研究报道,并针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予以针对性疏导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对本院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6]。医护人员通过转变服务认识,改变护理服务理念,以熟练、正规的操作来护理和指导患者,增强其主动护理服务的意识,加强护理工作责任心,优化护理服务流程,进一步打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本研究表明,对两组患者进行自护行为能力问卷调查,干预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避免压迫、预防感染以及自我监测、内瘘异常处理情况分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通过护理干预,规范患者的健康行为,从而增强患者的内瘘自我保护能力,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血压忽高忽低、血糖忽高忽低以及形成血栓等。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是维持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1]。因此予以患者科学、良好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不仅可以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对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具重要意义,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秋虹.护理干预在保持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9):169.
[2]刘建英.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22(1):125-127.
[3]张燕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护理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20:173-174.
[4]吴红梅,梅咏华.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3):53-55.
[5]陈万美.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718-1719.
[6]陈海平.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109-110.编辑/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