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控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

2017-02-28 08:20陈双如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饮食

陈双如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磷>1.78 mmol/L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例给予饮食控制,每日蛋白摄入量按0.8 g/(kg·d);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按1.2 g/(kg·d),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磷、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磷水平、血清钙水平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磷水平、血清钙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饮食; 低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磷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89-02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钙磷代谢紊乱是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尽管透析方式发生着改变,各种磷结合剂的广泛使用,仍然有81%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磷血症,是其死亡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1]。我国高磷血症(血磷>1.78 mmol/L)发生率远高于发达国家,而饮食不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的重要原因。因此,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着重探讨饮食控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磷>1.78 mmol/L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男10例,女5例。患者年龄

28~73岁,平均(56.34±2.62)岁,透析龄(32.3±18.6)个月;观察组男12例,女3例,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52.12±1.58)岁,透析龄(36.3±15.6)个月。两组患者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对照组平均病程3.5年,观察组平均3.2年。排除标准:透析龄<6个月,合并严重心脏病、感染、肝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ALB<35 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透析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年龄22~7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尿素清除率>1.2 ml/(s·1.73 m2);(2)在已经稳定使用含钙磷结合剂3个月以上的基础上仍存在高磷血症;(3)无明显营养不良,BMI>18.5 kg/m2,清蛋白>35 g/d;(4)自愿在试验过程中保持饮食稳定[2]。

1.3 方法

两组患者原治疗方案不变,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采用费森4008s,金宝AK-96血液透析机,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50~280 ml/min。饮食干预前两组患者抽血查血生化。观察组15例给予低蛋白、低磷饮食,制定饮食计划,每日蛋白摄入量按0.8 g/(kg·d),每日磷的摄入量在900~1000 mg/d。并发放饮食指导宣传单,将高磷食物和低磷食物进行分类,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食物搭配。对照组15例给予常规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按1.2 g/(kg·d),并根据两组患者BMI制定个性化饮食,热量30~35 kcal/(kg·d)。定期饮食指导,健康教育,每周3 d饮食日记,计算饮食中热量、蛋白质摄入。两组患者降磷剂用药无差异。3个月个性化饮食干预后,再复查血生化。

1.4 观察指标

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磷、血清钙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磷、血清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磷水平、血清钙水平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磷、血清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磷水平、血清钙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磷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钙磷代谢异常,与患者的饮食密切相关。正常人饮食中磷的摄入量为1.0~1.8 g/d,磷几乎存在于所有食物中,肾脏是调节和排泄磷的一个重要器官,当肾功能损害时,磷在体内蓄积,血液中磷浓度就会增高,出现高磷血症[3]。血中磷升高可能引起血钙降低,继之产生甲状旁腺亢进[4]。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高血磷与血管钙化密切相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上升有关[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普遍存在营养失衡的现象,而营养不良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主要诱因,常规护理模式存在患者接受性差、依从性低等特点,关于低蛋白饮食降低血清磷的同时能否避免营养不良发生,是决定该治疗方案能否实施的关键问题。但近年来有研究证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种的,不单是低蛋白饮食造成的,还与代谢性酸中毒、炎症、代谢废物蓄积等有关[6-7]。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前血清磷、血清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磷水平、血清钙水平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磷、血清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磷水平、血清钙水平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及血清前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表明饮食控制对患者血清磷、钙磷代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饮食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治疗辅助手段,同时可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饮食控制相比于常规护理更着重于护理宣教,从患者自身角度向患者講解说明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为后续的工作做好铺垫,提高患者对饮食控制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配合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8]。

综上所述,饮食控制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磷的浓度,饮食控制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患者营养状况良好。但国外研究报告中不建议限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摄入,而高蛋白的摄入会加重高磷血症,加重代谢性酸中毒、代谢废物沉积,加重病情。本研究的不足在于研究时间短、病例数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否长期维持低蛋白饮食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孙露英,王梅,杨丽.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临床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5,37(2):147-150.

[2]缪静,李新伦,黄志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治疗高磷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17(15):1692.

[3]王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处理对策[J].内蒙古医药,2013,10(5):446-447.

[4]苗华,潘明明.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0,6(9):500-502.

[5]王志刚.血液净化模式与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692.

[6]陈艳丽.低磷饮食对血液透析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45-46.

[7]彭斌,许涛,盛晓华,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透析龄与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9):776-779.

[8]周书梅,叶倩倩,阳红灵.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9):111-113.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液透析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s-CRP、IL-6和ADPN水平的影响
全程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伸到居家护理的应用研究
健康饮食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别样饮食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