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调控策略初探

2021-10-14 21:07王丽萍
考试周刊 2021年74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王丽萍

摘 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调控不当或难以调控的问题。文章通过教学观察、文献阅读、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成功,做到“活而有序”这一教学理念为目标进行研究。从提高知识水平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策略;优化小组结构,培养合作探究策略;创造性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使评价主体多元化策略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实践层面加以说明,对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调控,做出有意义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调控策略

一、 研究缘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相对于传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对课堂调控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最近几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课堂调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信息的多向交流、为学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间等,这样的课堂趋势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难以进行调控。这就不得不引起教育界再次重视和思考课堂调控这一话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应该具有开放性,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学习要以活动主题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在该理念指导下,课堂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想象空间变大,自主時间变多,交流、表达与合作的机会变多……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氛围。但现实中教师要实现真正的课堂民主开放,做到“活而有序”,却并不容易。由于信息技术课堂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课堂呈现活动多。而小学生的自制力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好奇心又特别强烈。在面对信息技术活动时,对于各种操作活动充满兴趣,急于动手操作,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调控是否合理有效,不仅影响着教学顺利进行,还直接影响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教学是否成功。

二、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调控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育见习、教育实践以及查阅大量的相关电子和纸质文献,笔者发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发现在课堂调控上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未关注教学内容的调控

从现行的教材内容看,有的课过于简单,有的过于难,有些知识又是学生已知的,因此需要对教材进行改造。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比如在闽教版《信息技术》2020修订版三年级上册,综合活动1的第三课时《鼠标的操作方法》这一课,探究活动:鼠标的移动、单击、双击、右击。对于现在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是已知的,整个教学现场探究气氛平淡,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不善于调控生成性资源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头脑中会冒出许多疑问,这些问题既来源于他们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物,也来源于书本。丰富的问题是引导他们学习的最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原先教学设计的问题或者自己以建构好的问题取代学生的问题,把学生可能提的问题,都在教学设计中事先预设好了,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问题一个一个往里套,教师变成课堂提问的主体。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有生成性问题,教师为了完成本堂课任务,对于生成性问题没有想到好的处理方法时,草率按既定的教学设计走。学生解决生成性问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这种不考虑学生特点和需要的问题设计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错过了发展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机会,使课堂中缺少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和正误博弈的精彩。课堂调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而不是根据教学设计按部就班。

(三)小组成员分配存在局限性

小组分组不合理。教师在创建合作小组时,结构不合理。从本人的教育实践来看,主要体现在分组时,大多是以前后四人为一组,没有遵循“优势互补”原则,没有采取性别差异和个性差异的组合方法。前后的组合可能不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符合新课标合作学习所倡导的优势互补原则,影响了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角度讲,如果没有合理的分组,会导致组间与组内不平等的交流或者沟通形成障碍,尤其是磨灭了思想的碰撞,错过了优势互补的机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学习较优秀的学生观点成了整个小组的观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缺少话语权,即便发表了意见也不会被采纳,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就像个旁观者。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策略时,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进行深入的认识,组建小组时,成员分配应遵循“优势互补”原则。

(四)组织评价主体缺乏多元化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以了解学生现实中学习和发展的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成功。这样的课堂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评价,目前现实课堂在评价上虽然改变传统课堂单一对学业成绩的评价,但仍以教师为评价者,学生为评价对象,依然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教师缺乏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组间评价、组内评价、自我评价,影响教学效果。

三、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调控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调整和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笔者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调控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下述四个方面。

(一)受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局限

从宏观角度讲,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学生,接触的信息多且广,结合学生自身年龄特点,他们更倾向于接触自己喜好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教师可能未必接触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管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总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