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慈聪
【摘 要】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没有基础写作框架,无从下笔,将写作任务化,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育方法进行摸索,转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思维体系,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 注重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62
初中是学生思维和能力提升的起步阶段,写作方面相较于小学有了更多的要求,学生既要将主体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运用灵活的方法细化内容,还要从多层面突出中心思想。这种能力的跨越衔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难度不小,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力,让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探索作文内涵,升华中心思想。学生可以多多观察日常生活,从表面现象中挖掘深层内涵,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加入真情实感,写出能打动人心的文章。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概述
写作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写作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现状和所处环境的思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初中语文试卷写作占比较重,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语文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国人文化自信的逐渐增强,初中写作立意变得更加多样。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要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思想正确,同时要求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新思想。过去教师的写作方法俨然已经不适合新的教学要求。此外,大多数学生存在写作热情不高,缺乏写作激情和耐心,对写作持有消极态度,不能完美表达出思想和情感,此时良好的写作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达到这个要求,初中语文写作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启发他们对事物的思考,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自主性不高,写作对于他们而言有很大的难度,即使掌握了技巧,如果没有兴趣也是徒劳,不想写、不愿写成为影响学生写作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已经成为一项任务,无论作为课后作业还是考试题目,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构思创作,宁愿记流水账、套用模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极为重要,教师应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科互动,在讲解作文思路和创作角度时,要号召学生共同参与课堂,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写以“冬天”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冬日风光的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家乡的冬天,并且对同学的描述进行加工。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角度来剖析题目,通过和同学的交流来提高课堂积极性和兴趣。同时,教师的指导点评还能给学生提供参照,帮助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更好地把握句式和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质量。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思想现状对教学目标做出调整,很多学生目前对写作抱有消极心理,这可能和学生以往写作的经验有关。有些学生在写作初始阶段就产生畏难情绪,备受打击,在后续的作文学习过程中一直带着悲观的心态。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让学生提高自信心,用轻松的心态面对写作,降低压力,只要学生的心态得到改善,就能激发潜能,写作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二)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想要在写作时出口成章,就需要学生平时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意识,留意生活中的小事,通过不同的角度找到生活中的美景美事,积累素材。写作时适当地运用好词好句、名家语录、伟人访谈记录,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写作最忌素材不真实,满口空话,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生活启示。为避免此类情况,学生平时写作时应当注意在适当描写景物、人、事的时候添加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变得鲜活起来。可先具体叙述,再在段落结尾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启示,使文章有理有据,有血有肉,让人一读便爱不释手。初中语文作文多以记叙文为主,学生需要对写作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描写,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素材储备量,在写作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合适的角度,将所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关于素材积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方式,学生可以参考书本开阔眼界,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为了更好地记忆零碎的知识,学生可以准备摘抄本,将积累的素材随時整理归纳,加深印象。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有充足的选择空间,好词好句信手拈来,写作思维得到很大的提升。万物起源于生活。学生还要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能给学生提供很多写作灵感。例如,在春天来临时,学生可以观察路边盛开的花朵,从形态、颜色等方面细致观察,在描写植物时,就能以此为基础全面进行描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给学生提供除课本以外的素材,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分析题目,巧妙构思
众所周知,写作的第一步一定是审题,初中语文作文在题目的设计上往往很巧妙,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创新的空间,通过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考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指导学生分析题目,让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紧扣中心思想,衍生出多种主题方向。例如,在布置“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这个作文题目时,学生一开始并不能挖掘其深层含义,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立即写作,而是应该带领学生一步步进行剖析,可以先指出“花生长在土地上,风却是动态的”,然后提出“那么二者有什么关系呢,风会一直停留在一朵花的身上吗”,这种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最后挖掘出题目真正的含义:总有事物正在流逝,但仍然存活在记忆中。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题意,避免盲目写作时造成作文偏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提炼重点的能力。
除了题目分析以外,初中语文作文中的灵魂在于构思,构思展现了学生的思路,配合修辞和描述性语言,能全方位表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学生在写作时要格外重视选材和逻辑,这两者决定文章的整体构思,能让学生对内容进行创新,突出中心思想。构思还决定了文章的新颖性,巧妙的构思能避免千篇一律的写作框架,让学生的写作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教师在培养学生进行构思时,要让学生意识到选取的素材有哪一点能触动人心,并且紧抓特点进行描述,在构思中展现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情真意切,贴合实际
情感是文章立足的基础,不必有华丽的辞藻,也不需强求过高的技巧,真实情感才是文章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关键。如果文章中缺少抒情,只会让人感觉到生硬,充满技巧性,无法让读者代入情境感受主题思想,产生共鸣。情感起源于生活,学生在日常中要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细小的变化,善于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中传达感知,给文章注入灵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合理地抒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喜悦,或赞美,或悲伤,收放自如,给文章增添色彩,这样才能塑造生动的形象,创造出有个人意识的作品,在选材和逻辑到位的前提下对主题进行升华。
(五)学会借鉴,善于借鉴
借鉴是学生进步的途径之一。学生可通过广泛阅读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学大师,了解大师们的写作风格,找到他们写作的优点,通过对比自己与大师写作的异同,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和借鉴大师的优点。学生可通过自我摸索,找到大师每篇文章的大致模板,套用或进行改善,确定主题后加以填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然,学习借鉴的对象不只局限于大师,学生也可借鉴身边优秀同学的写作方法,要学会善于借鉴。
(六)写作书面整洁度的要求可通过书写训练来改善
由于考试要求字体整洁,一些写作要求更是指明对书面整洁度的要求。此外,一篇字体好看整洁的文章,往往能给批改教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故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这类细节上的要求,教师可先利用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播放书法相关视频和制作相应的PPT,开展书法鉴赏课等,给学生讲述利与弊。通过这些方法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缓解学生的消极态度,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并接受书写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练字,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定时检查学生练字篇数和整体效果。还可联合其他教师举办书法大赛,并设置相应的奖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书写能力,为写作做准备。此外,长期进行书写练习可磨炼学生的耐心,激发学生书法方面的兴趣,响应国家号召,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奠定基础。
(七)引导学生阅读良书,撰写读后感,得到感悟
市面上的书籍质量参差不齐,有好有坏,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教师应当先阅读相关书籍,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好书和符合学生年龄的书籍。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提前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记笔记的方法,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及书中内容,比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引出话题,可适当引用课外书中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前进行自我阅读。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可根据放假时间的长短列出必读书单,让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写读后感和启示,开学进行检查。若学习任务急迫、时间不充分,教师可通过课上或课下进行相关的电影放映。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撰写读后感,得出感悟,在班级里面进行讨论和思想交换。
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将学生分组,以对同一书籍中主人公性格特点的总结和相同事件的不同处理方法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观点找出书中相关的论据进行论证。辩论赛可设置奖项进行小组加分,学期末进行结算。对于书籍范围的选择,除了课本要求的必读书籍,也可选择外国书籍,感受东西方文化的思想碰撞,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思想观念,拓宽学生的视野,为早日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准备。
(八)进行作文立意专项训练,对好词佳句进行分析鉴赏
教师可从信息多样化的角度筛选不同立意的文章,以专项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快速阅读,迅速找出文章立意。通过快看快答的方式进行立意训练,以便于实践时能快速地找准立意,避免作文偏题情况的发生,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教授学生正确的写作手法,寻找修辞手法的方法和鉴赏好词佳句的叙述格式。学生在进行假期阅读和平时阅读作业中可用铅笔勾出好词佳句,并准备专门的笔记本进行积累,空暇时间可选择自己摘抄的优美词句进行朗读。
(九)注重考试过程中的小细节,为写作留出更多时間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制,考试内容较多,大多数学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试卷,而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份额。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权衡利弊,先难后易,先分数多,后分数小”的意识。毫无疑问,占几十分的作文大题应当成为学生优先考虑的一部分。作文大题的理想写作时间是几十分钟,那么学生如何掌握好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到最多的分呢?当考试进行到文言文部分时,如果通读完文言文觉得很难,理解不了的话,学生可跳过直接做下一题,为写作留出更多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时间没有把握好,学生在阅读写作题目要求时也切忌粗心大意,理解偏题,立意错误。
写作不可敷衍,半途而废。写作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不可敷衍,也切忌半途而废。教师应当实时监督学生,鼓励学生,避免学生陷入“假努力,自我感动”的糟糕状况。若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写作有了明显的成效,切忌放松警惕、自我满足;教师应当着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要让学生坚持写作,不断完善自身的能力,从而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反思总结,及时纠正教学方法的不足,并找到解决不足的方法加以改善。如果此类方法实行很久仍没有效果的话,教师应当重新审视此方案。
简而言之,写作能力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思维体系的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方法探究,指导学生相应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审题、构建框架、技巧使用的能力。学生应该多进行课外拓展,提高素材储备量,将素材和自己的文章融会贯通,培养写作意识。还要在文章中运用真情实感,让文章效果得到质的飞跃。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有系统的模式,尽量覆盖所有方面,让学生形成思维体系,学会把握中心,紧扣主题,用发散思维进行文学创新,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鹿玲.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语文教材写作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1(07):12.
[2]孙启良.浅谈30年农村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心得——以农村生活为素材,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素养[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2020(01):102.
[3]徐晓烨.以黄厚江“本色语文”理念为指导的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以江苏省海安市角斜镇农村初中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9(12):34.
[4]汤春华.立足农村生活,优化作文教学——浅析农村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J].读书文摘:中,2017(1):43-44.
[5]刘晓琴.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有效教学——谈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