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立新
◆摘 要:选拔性思维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但应对考试并非当代学生的唯一选择,更不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只有在思政教学中改变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保护当代大学生的内在健康,才是当前心理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改变方向,重视品格教育能够在未来能够带给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与健康;思政教学;课程设计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的教育范畴扩增,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得以稳定上升,但在素质教育层面以及心理与健康教育层面的影响力却在缓慢下降。只有在思政教学中及时注意到心理与健康教育的价值所在,并将此类教育范畴相关的内容贯穿进思政教学之中,才能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竞争力和创新力。然而,思政教学设计高度依靠体系化的教育内容,相关教师应注重双轨教育体系的应用,此种教学策略被认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之一。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设计的优势
大部分的学生进入高校进行专业学习之后,大部分时间大多依靠课程内容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部分时间在多元化发展的层面进行自主的学习与实践。同时,思政教学的设计属于心理与健康教育的范畴,涵盖了育心育德、立德树人、立德指向等内容。因而,心理与健康教学也被认为是规正学生思维思想,培养有价值、有担当的大学生的必要路径。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大多不是由其自身的学历所决定,而是由其所接受过的教育以及教学方法所决定,教师在思政教学设计中进行素质人才的培养,可加强心理与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完成素质、德育双轨道教育的同时,规正学生的恋爱观以及价值观。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同样能够获得更好的思政教育。可以见得,在心理与健康教学中进行思政设计的优势可划分为以下两个层面内容,其一为思政教学设计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各行业输送正确价值观的人才方面;其二为这种课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教育价值,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的同时,发挥思政教育的力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
(一)对教学内容的二次提炼
心理与健康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途径,教师应借助教学内容,进行正确大学梦的教学塑造,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内容提炼,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关系意识、情感关系认识,减少不良问题的出现,这是在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必有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可在个人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学习过程,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累到更多案例知识的同时,在高质量的课堂提升个人使命感以及民族意识。可见,对教学内容加以提炼能够使大学思政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改善,也同样易于教师将更多的思政内容带入教学课堂之中,这种教学设计方向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大学生的责任感、民族心的崛起。另外,心理与健康的课程内容一般偏重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心理情绪的认知教育等领域内容,教师在固有内容中提炼思政教学的元素,并进行一定的教育规划与教学层次设计,教导学生如何管理自身情绪、正确认识思政案例内容外,使学生的意识形态跟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变化得以改变。
(二)在教学过程的有效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思想的渗透,一般需要依靠教师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以此降低现存的教育差距对学生民族认同感、自我民族属性的影响。同时,思政教学设计大多需要依靠实际案例一定的辅助,这主要得益于案例内容易于帮助学生进行思政思想的理解,辅以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可在心理教学、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审视自我的心理状态,觉醒自身的自我意识与民族意识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思政教学,可使学生对自我意识以及自我的思想性特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一般来说,过去的心理与健康课程通常只限于学生的生命教育以及情感教学内容,并不包括民族属性以及自我意识层面的课程内容,然而,这种单一化的课程结构现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应在讲授“自我意识”内容中,积极进行思政思想的渗透,发挥心理与健康教学的育人效果。
(三)对教学方法的融合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使思政教学的设计更加接近于综合教育的模式,使思政教学设计内容更加灵活,在理论课程和知识实践层面加以设计与融合,灵活改变教育侧重点的同时,发挥思政教学的价值,逐步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高校教师还应将思政教育理论应用于不用的教学环境之下,以此促进德育、智育教育的双轨道发展。而在大学生层面,此种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流程中,得到生命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拓展。另外,思政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及素质要求,帮助大学生在案例解析中理解民族感、社会责任感、个人使命感到底是什么。最后,增设教学案例,对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融合思考,不仅可让大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得到思政意识的提高,将生命教育内容刻入脑海,也能令当代大学生在之后迈入工作领域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自信心与经验。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在教学方面具有良好的衔接性,拥有不同侧重点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思政教育课堂,可以促进学生个人素质与个人思想的双提高。
三、结束语
将思政教学划分在心理与健康教育范畴之内,可在育心育德、立德树人、立德指向等內容的分类中规正学生的思维思想,继而为社会培养有价值、有担当的学生,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路径。提炼教学内容,能够促使大学思政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易于教师将更多的教育内容带入思政课堂之中,以此推动大学生的责任感、民族心的崛起。另外,在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思政教学的拆解与内容划分,可使学生对自我的思想性特征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最后,教育规划与教学层次的合理设计,是教导学生如何管理自身情绪、正确认识思政案例内容的途径,易于使学生的意识形态跟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变化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张艳梅,马姗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凝练和植入——以“情绪管理”专题为例[J].财富时代,2020(11):201-202.
[2]张世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贺泉莉.“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2020(27):74-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