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军 谭婷 王艳艳 林志琼
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麻醉科,福建厦门 361000
受护理工作日益繁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等因素影响,目前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明显增加,但其由于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高强度工作和频发的护患纠纷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人员流失,因此对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加强心理关注具有重要作用[1]。音乐疗法属于边缘学科,但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应用逐渐增多,因其具有独特生理及心理效应,能帮助人们消除心理障碍,恢复身心健康[2]。奥尔夫音乐为世界著名3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将音乐与舞蹈、语言相结合,可使人们回归人本,放松身心[3]。本研究将奥尔夫音乐与同事支持联合应用于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旨在观察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手术室65名低年资护理人员,以SPSS 22.0软件包生成随机数字,对65名护理人员进行随机化处理,分为常规组(32名)和联合组(33名)。常规组男3名、女29名,年龄范围为23~35岁、年龄(29.35±2.76)岁,文化程度:中专7名、大专12名、本科及以上13名,婚姻状况:已婚13名、未婚19名;联合组男5名、女28名,年龄范围为23~34岁、年龄(28.74±2.52)岁,文化程度:中专6名、大专10名、本科及以上17名,婚姻状况:已婚15名、未婚18名。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本研究通过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工作年限≤3年;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均为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调查期间外出进修或休假者;因主观或客观因素中途退出本研究;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护理人员;体检异常。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护士长日常注意观察护理人员的情绪及状态,发现异常情况时主动与护理人员沟通,了解其存在问题,帮助提供解决方法。科室可分批次每月团建1次,如短途旅游、聚餐等,缓解护理人员高强度工作压力。护士长组织医患纠纷培训会,通过列举案例讲解各种纠纷处理方式,时间约为2 h。鼓励护理人员及时表达内心疑虑,释放内心压力。
1.3.2 联合组 采用同事支持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1)同事支持。①一对一同事支持。将工作年限3年以上高年资护理人员与低年资护理人员一对一分配,高年资护理人员负责帮助低年资护理人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共同学习。高年资护理人员每2周与低年资护理人员心理沟通1次,了解其目前存在问题、内心想法,尽力帮助低年资护理人员化解,若遇到无法解决问题,可向护士长寻求帮助。②心理专家团体辅导。邀请专业心理专家来科室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主要讲解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患者及家属在医疗纠纷中的心理分析、良好心理状态对工作及生活的重要性等,除知识讲解外,还可穿插多种心理实践活动,如带领护理人员体验放松疗法、催眠疗法等,丰富活动内容,共举办2次活动,每次约1 h。③设置放松休闲室。在院内建立员工专属休闲室,提供咖啡、茶水、饮料等饮品,同时放置桌球、投篮机、沙袋等放松解压设备,设立安静阅读区、影音区等,鼓励护理人员在闲暇时可自行在休闲室放松身心,缓解压力。(2)奥尔夫音乐干预。邀请奥尔夫音乐指导师每月在手术休息间开展1次奥尔夫音乐活动,提前准备奥尔夫系列乐器、多媒体、坐垫等,将33名护理人员依据实际排班时间分成2组,分2个时间段进行,每次时间为1.5 h。奥尔夫音乐指导师依据护理人员需求及压力表现制定不同活动主题。活动开始时以《找朋友》《你好歌》进行导入,引导护理人员间加深关系,激发其参与兴趣,同时建立团体规范。然后根据每期不同主题,以热烈、欢快或舒缓、柔和音乐激发护理人员的不同情绪体验,其中穿插《圆圈舞》《幸福拍手歌》等音乐互动小游戏,带领护理人员活跃气氛,使其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及愉悦。另外,指导师为每个护理人员发放打击乐器,教导每种乐器用法,引导护理人员随意发挥,弹奏乐曲,还可以集体配合演奏一首完整音乐作品。最后音乐活动结束后开放自由讨论环节,引导护理人员畅所欲言内心所感所想,勇于表达真实想法。指导老师总结本次活动,对积极参与者提出表扬和肯定,鼓励兴致欠佳护理人员开放内心,主动融入活动。两组均干预2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心理状态 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采用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维度,90个项目,每个维度以0~4分计分法,总分0~360分,分值越低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总分超过160分表示存在心理问题,总分超过200分表示存在明显心理问题,超过250分表示存在严重心理问题[4]。
1.4.2 自我效能感 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价,分为4个等级,满分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10分为1级,表明自信心很低甚至自卑;11~20分为2级,表明自信心偏低,有时会自信心不足;21~30分为3级,表明自信心较高;31~40分为4级,表明自信心非常高[5]。
1.4.3 应对方式 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个方面,积极应对共0~36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越倾向于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共0~24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越倾向于消极应对[6]。
1.4.4 纠纷事件积极解决情况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在干预2个月期间对纠纷事件的积极解决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以Ridit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应对方式 联合组干预后积极应对评分较常规组高,消极应对评分较常规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s)
注:联合组采用同事支持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a为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联合组常规组t值P值例数33 32积极应对干预前17.63±3.56 18.20±3.94 0.612 0.543干预后29.58±4.06a 21.69±3.52a 8.360<0.001消极应对干预前18.65±3.27 17.89±3.02 0.973 0.335干预后9.62±2.18a 12.70±3.05a 4.695<0.001
2.1 心理状态 干预后两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均P<0.001);干预后联合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s)
注:联合组采用同事支持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a为与常规组干预后比较,P<0.05
项目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联合组(33例)干预前2.49±1.35 2.89±1.02 2.75±1.13 2.55±1.00 2.67±1.13 2.17±1.02 2.37±1.17 2.76±1.52 1.86±0.32干预后1.03±0.87a 1.10±0.69a 1.08±0.63a 1.36±0.74a 1.42±0.86a 1.08±0.62a 1.13±0.88a 1.50±1.06a 0.76±0.24a t值6.221 8.350 7.415 5.495 5.057 5.246 4.866 3.906 15.798 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常规组(32例)干预前2.41±1.27 2.65±0.90 2.60±1.07 2.50±1.02 2.56±1.15 2.10±0.91 2.26±1.20 2.69±1.47 1.75±0.28干预后1.76±1.02 1.97±1.00 1.54±0.89 1.85±0.91 1.99±1.13 1.59±0.93 1.61±1.01 1.82±1.24 1.13±0.62 t值2.257 2.859 4.308 2.690 2.000 2.217 2.344 2.559 5.156 P值0.028 0.006<0.001 0.009 0.049 0.030 0.022 0.013<0.001
2.2 自我效能感 干预前两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12,P=0.833);干预后联合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82,P=0.029)。详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例(%)]
2.4 纠纷事件积极解决率 在干预期间联合组纠纷事件积极解决率为93.75%(15/16),高于常规组的56.25%(9/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41)。
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满意度及工作质量,还与医院的效益、发展及声誉有密切关系。而且,随着社会要求日益提高,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护理人员工作强度更大、难度更高、要求更多,因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工作压力成为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7]。
有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类神经系统能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可提高注意力,另一方面能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精神状态[8]。奥尔夫音乐是一种极具开放性、创造性的一种教育音乐,目前已在多个国家教育及心理治疗领域得以应用,通过乐器、舞蹈、语言等多种形式使音乐成为一种交流方式,抒发人们内心各种不良情绪,帮助其全面放松身心压力[9]。而作为与护理人员朝夕相伴的医院同事,同事间相互支持、鼓励也是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此种通过情感关注、信息互换所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可帮助护理人员获得即得经验、情感安慰,具有降低职业倦怠、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10]。本研究在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中实施同事支持+奥尔夫音乐联合干预方法,结果显示,干预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改善,自我效能感提高,既往面对工作的消极应对方式也逐渐转变为积极应对方式,身心状态得到全面提升。分析原因认为在于以下4个方面:(1)积极利用护理人员间同事关系和同事情感,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一对一支持低年资护理人员,为低年资护理人员分享工作经验、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等,有利于低年资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对工作树立更强自信心。(2)举办心理专家团体辅导,邀请心理专家以理论、实践、互动等多种形式提升护理人员对心理问题认知,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其解决不良心理状态。(3)在院内设置员工专属休闲室,提供多种休闲娱乐方法及设备,能丰富护理人员业余时间,使其在工作之余充分放松身心,恢复饱满工作状态。(4)每月开展奥尔夫音乐活动,邀请奥尔夫音乐指导师依据护理人员的时间及需求精心设计活动主题,通过音乐游戏互动、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多种形式为护理人员营造欢快、舒适音乐氛围,促使其敞开心扉,充分接纳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另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经过干预,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对纠纷事件积极解决率提高,可能与护理人员压力缓解、消极态度改善、工作能力提高等原因有关。
综上,同事支持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实施于手术室低年资护理人员,不仅能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感,还能转变护理人员消极应对方式,促使其积极解决纠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