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21-10-12 09:11:40刘顺兴刘乐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伤害性动力学血流

刘顺兴 刘乐乐

山东省利津县中心医院 257400

全身麻醉是以药物诱导患者产生可逆性的意识消失、疼痛感觉消失、肌肉松弛的一种状态[1]。可见,全身麻醉可分为镇静、镇痛、肌肉松弛3个重要部分[2]。依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全凭静脉、静吸复合等多种形式,其中全凭静脉麻醉具有作用时间短、易于调节麻醉深度的特点,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应用较多[3]。术中镇静深度及肌肉松弛状态的麻醉监测已经成为临床常规,但镇痛方面仍停留在流泪、体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缺乏准确且客观的监测手段[4]。术中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ANI)是基于心率(HR)变异性高频功率成分所提取的监测指数,ANI具有对副交感神经张力反馈价值,可用于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评估[5]。研究认为,ANI可衡量镇痛及伤害性刺激程度,可于血流动力学改变前30 s发生改变[6]。但对于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手术AN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取样法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利津县中心医院的择期腹腔镜手术者,取其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患者125例。纳入标准:(1)择期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患者;(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在Ⅰ~Ⅱ级;(3)年龄范围为20~65岁;(4)体质量指数<28 kg/m2。排除标准:(1)静脉麻醉药物过敏者;(2)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等脏腑功能异常者;(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4)伴发精神疾病患者;(5)术中失血量>400 ml;(6)术中经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患者;(7)术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收缩压(SBP)>160 mmHg(1 mmHg=0.133 kPa)。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经利津县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实施无创血压、心电、脉氧饱和度监护、镇静评分(BIS)、ANI监测。采用经面罩吸氧,氧流量5 L/min,常规开放上肢静脉通路,予以林格注射液(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500 ml)10 ml/kg,60 min内输注结束。以咪达唑仑注射液(瑞士巴塞尔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规格5 ml∶5 mg)0.05 mg/kg,3~5 s内推注完成,依托咪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l∶20 mg)0.2~0.6 mg/kg,顺式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规格10 mg)0.2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1 ml∶50μg)0.5μg/kg为麻醉诱导方法。以丙泊酚[2μg/ml,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0~60μg/ml,每次调整幅度在±0.50μg/ml]、瑞芬太尼(初始浓度3μg/L,缓慢调整药物浓度,每次调整±1μg/L)为全身麻醉维持用药,采用靶控输注方式。当患者意识消失后应用顺式阿曲库铵0.2~0.6 mg/kg,缓慢推注后应用面罩通气,当肌松满意后进行气管插管及连接机械通气,设定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为8~10 ml/kg,吸呼比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 mmHg,维持体温在36~37.5℃。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种类作为一般资料,并收集患者入手术室5 min(T1)、麻醉诱导5 min(T2)、气腹后5 min(T3)、手术结束后5 min(T4)的SBP、舒张压(DBP)、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监测,其中SBP及DBP由飞利浦GS20心电监护仪的无创性袖带动脉血压、HR、呼吸监测值计入统计,ANI应用MetroDoloris(Cic-It807Inserm,Lille,法国)的60 Hz采集频率下实时动态监测,测量范围为0~100[7],数值与交感神经张力高低呈正比,数值取监测时间点前5 min值计入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 two-sample test非参数检验;不同时间点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数表示,应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Spearman相关及偏相关分析确定数据间相关性,校正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共纳入男68例、女57例,>40岁69例、≤40岁56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者57例、<24 kg/m2者6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例、腹腔镜疝气修补术4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0例,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36、2.704、1.936、0.627,均P>0.05)。

2.2 不同时间点的AN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经方差分析,在不同时间点的ANI、SBP、DBP、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125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N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125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N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T1为入手术室5 min,T2为麻醉诱导5 min,T3为气腹后5 min,T4为手术结束后5 min;ANI为镇痛/伤害性刺激指数,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HR为心率,MAP为平均动脉压,SpO2为血氧饱和度;1 mmHg=0.133 kPa

时间T1 T2 T3 T4 F值P值ANI 50.56±5.28 66.42±3.72 75.26±6.74 73.46±5.72 57.334<0.001 SBP(mmHg)110.35±10.26 100.34±10.37 106.72±15.34 96.45±6.72 39.523<0.001 DBP(mmHg)75.56±4.67 62.56±7.38 67.52±4.31 70.52±5.41 89.513<0.001 HR(次/min)76.12±10.56 70.42±6.96 56.34±6.32 72.33±5.69 60.672<0.001 MAP(mmHg)86.42±0.89 76.42±1.07 97.52±0.75 78.52±4.39 97.993<0.001 SpO2(%)99.52±0.99 98.72±1.06 96.42±1.11 97.41±0.98 20.042<0.001

2.3 ANI与SBP、DBP、HR、MAP、SpO2的曲线下面积间相关性 以时间为横轴、ANI或血流动力学指标为纵轴,计算曲线下面积,ANI与SBP、HR、MAP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2、0.452、0.364,均P<0.05),见表2。

表2 125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ANI与SBP、DBP、HR、MAP、SpO2的曲线下面积间相关性

2.4 ANI与SBP、HR、MAP间具体值相关性 以具体值计入统计,ANI在不同时间点,与SBP、HR、MAP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SBP=-0.349、-0.312、-0.526、-0.349,rHR=-0.339、-0.302、-0.496、-0.376;rMAP=-0.431、-0.328、-0.523、-0.411,均P<0.05),见表3。

表3 125例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ANI与SBP、HR、MAP间具体值Spearman相关性

2.5 ANI与SBP、HR、MAP间偏相关 ANI与SBP、HR、MAP间均存在偏相关(r=-0.098、-0.243、-0.249,均P

<0.001)。

3 讨 论

自主神经系统在围术期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调节作用极为明显,但受临床自主神经系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限制,仍缺乏直接监测自主神经系统的有效方式[8]。HR变异性可有效反应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态,但麻醉过程中存在测量时间长、计算复杂、数值不直观的缺陷,无法在临床麻醉中起到监测效果[9]。当患者未出现疼痛时,副交感神经张力占优势,吸气时HR增快,呼气时HR减慢,ANI数值处于较高水平[10]。当患者经受疼痛刺激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激活及副交感张力失活,使得副交感神经反射弧能量弱化或消失,以维持呼吸时HR变异性稳定,造成ANI数值下降[11]。

目前,临床上多以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作为围麻醉期疼痛的监测手段[12],但疼痛发生时,机体受到伤害刺激[13],通过能量形式将伤害性刺激转换成编码形式的神经冲动信号,继而沿着神经传导通路传入神经纤维[14],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髓后角或三叉神经集束核中有关神经元,再经由对侧腹外侧索传导至丘脑、大脑皮质等高级别疼痛中枢,最终引起疼痛感觉,引发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15]。可见,通过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作为疼痛监测手段会存在一定的延迟。ANI作为无创、连续、实时量化的用于全身麻醉状态下监测指标,对于机体的伤害性刺激程度及抗伤害性刺激的评估价值稳定,可用于对麻醉用药的增强循环稳定及优化用药2个方面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16]。

本研究结果证实,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手术在不同时间点的ANI、SBP、DBP、HR、MAP、SpO2之间均存在差异。同时,通过曲线下面积作为AN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发现,ANI与SBP、HR、MAP存在显著正相关(均P<0.05);可见,ANI的变化趋势与SBP、HR、MAP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这一结果与付英勇和高秀娟[17]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相似性。但针对具体数值计算发现,ANI与SBP、HR、MAP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且与SBP、HR、MAP间均存在偏相关。可见,ANI(时间点前5 min)数据能够与SBP、HR、MAP数据(时间点)存在密切负相关,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ANI对疼痛反应更具及时性。

综上所述,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ANI与SBP、HR、MAP存在负相关性,可作为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的监测指标。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伤害性动力学血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Cheap Shoots
CHEAP SHOOTS
汉语世界(2021年3期)2021-06-18 07:03:48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脊髓电刺激对缓激肽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抑制作用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火炸药学报(2014年1期)2014-03-20 1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