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进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互动”模式的意义与方法,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互动”模式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这种习惯的形成并不利于提升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竞争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由于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主观学习状态,进而科学地调整自身教学活动展开的内容、速度等因素,进而在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因其在运用过程中注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能力,因此,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的广泛欢迎。现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且独立探索问题答案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令学生可以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互动”模式的方法
(一)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
大部分的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产生阻碍。对此,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将自身从传统的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知识传授者以及学生引导者的角色,以便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以七年级上册《走进图形世界》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为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是向学生展示长方形、正方形或者组合图形石膏模型,并通过向学生展示模型前后左右形状,并将形状画在黑板上的方式,展开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但大部分学生无法对模型的主视图、左视图以及俯视图的画法有着明确的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新课改推行之后,笔者先深入了解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展开的意义,然后在桌面上摆放了一些长方体、圆柱体、三角锥等石膏模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模型的平面形状,以圆柱体为例,笔者首先选择一个圆柱体的石膏模型,并将其一半漆成黑色,另一半保留原色,然后,将圆柱体模型直立放在桌子上,黑色面向学生,并要求学生观察圆柱体的主视图,学生可以明确的指出,圆柱体的主视图为长方形;其次,转动圆柱体,当面向学生的圆柱体为一半原色一半黑色时停下,要求学生观察圆柱体的左视图,此时学生可以明确指出,圆柱体的左视图同样为长方形;再次,将圆柱体平放在桌面上,将圆形的一面朝向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圆柱体的俯视图,此时学生可以看出,圆柱体的俯视图为圆形;最后,笔者在黑板上示范性的画出这个圆柱体的三视图。然后依照学生的座位,将其分成4—6六人的小组,为每个小组下发了3块边长为2cm的小正方体,并要求学生将其摆放成下层为2块上层为1块的倒“L”型图形,并要求学生自行画出这一模型主视图、左视图以及俯视图,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三视图画法的正确与否,或者由学生指导笔者,由笔者在黑板上画出三视图的方式,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自主讨论以及课后复习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课中自主讨论与课后复习作为需要学生自行开展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比如说,在带领学生学习“圆的面积”之前,笔者就曾要求学生查找与圆周率起源相关的故事,并且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讲解相应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同时,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面积”求法的记忆,在完成这一节教学后,笔者首先将学生依照座位分成了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为4—6人;其次在班级内放置了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球类;再次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在这几个“球”的表面上画出了圆形;最后要求学生自行量取这些“圆形”的周长,并且以小组的形式求出这些圆形对应的面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圆的面积”这一知识点记忆的深度。再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去括号”这一节时,笔者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题“-3(4x-y)-4(x-3y)”給予学生一段时间,要求学生自行对其进行去括号整理,在解题完成后,有的学生答案为:原式=-12x-3y-4x-12y=-16x-15y;有的学生答案为:原式=-12x+3y-4x+12y=-16x+15y;有的学生的答案为:原式=12x-3y+4x-12y=16x-15y;有的学生的答案为:原式=12x+3y-4x-12y=8x-9y等,很明显,由于这一道数学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这些答案中肯定存在错误答案,为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记忆与理解,笔者分别找出了答出不同答案的几名学生,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对自身的答案进行分析,由其他学生对其分析结果进行辨析,通过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错误,加深学生对于去括号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